文/諸葛找房

  現如今城市化建設十分迅猛,房子也越建越多,可結婚率和人口出生率卻在逐年下降,讓人不得不擔心未來房屋空置率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雖然從總量上看中國不缺房,但其實好房依然稀缺,並且會越來越缺。如果不想未來10年虧太多的話,大概也就只有選擇各大城市的中心地段才最保險了,可是老百姓中能有幾個人買得起呢?其實,很多樓盤都是隱形的“黃金地段”,未來的保值潛能一點都不必市中心差。那麼究竟什麼纔算好房源呢?官媒給出了評判標準。

  人民日報指出:買房子要因人而異,由於年齡層次和住房需求的不同,選房子也應該存在差異。比如說,家裏有老年人的話,買房子就最好靠近醫院、公園等活動場地。青年人買房就需要靠近城裏交通便利的樞紐站點,方便工作上下班。有孩子的就要選擇靠近學校、便於還在就近入學的地段。另外,最好步行5分鐘能到地鐵和車站、10分鐘以內能到超市和銀行、步行30分鐘內能有醫院和學校。如果周邊有較大型的項目規劃就更好了,這說明房子有潛在的發展預期。

  在很多大城市,同一行政區域內的每個小區價格都不一樣,影響因素除了開發商和住房品質不同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這差距微乎其微的地段。住宅周邊設施的步行距離每相差5分鐘,房價都會相差好幾萬,這就很說明問題了。如果有能力的話,就可以再考慮大區域地段的問題,越靠近市中心越好。但如果能力有限的話,就量力而行,儘量多的滿足上述幾個條件就好。

  在諸葛小編看來,種種因素裏邊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尤其是靠近地鐵的小區。不過地鐵房也分三六九等,很多樓盤打着地鐵房的旗號,實則估值卻比真正的地鐵房差得多。一般來說,地鐵房的評判標準主要還是看房子和地鐵之間的距離有多遠:步行5分鐘內可以到達的叫做"正地鐵房",10分鐘內能到達的叫做"準地鐵房",15分鐘內能到達的叫做"近地鐵房"。位置不同,價格也會不同,如果不幸買到了步行時間超過二三十分鐘的假“地鐵房”,可就真的虧大了。

  除了距離因素外,換乘點的多少也對房源價格有很大影響。在一線城市,地鐵換乘點已經多達5個,因此只有一個換乘點的地鐵線路肯定沒有多個換乘點的地鐵線路方便,價格自然也就拉開了。

  另外,地鐵的走向也很重要,最好是通往市裏或繁華商業區的地方,倘若地鐵沿線的走向是通向郊區、人煙荒涼待開發的地區,或者是你平時根本不會經常去到的地方,也要謹慎購買。

  當然,如果只有地鐵而沒有上述提到的其他基礎設施也是不划算的,買房還是要看綜合性價比再決定。好地段寸土寸金,真正比鄰的樓盤就那麼幾個,未來隨着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好房子還是會很搶手的。現在房產盲買穩賺、保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無論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不挑地段隨便買可能真的會變成高位接盤手,10年之後虧得不只是金錢,還有這些年耽誤在交通路上的時間成本。你買的房子佔了上述幾點優勢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