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阿婆的經典之作,在東方快車這個豪華而又充滿神祕的密室中,發生一起兇殺案,大偵探波洛通過層層推理以及對細節的所有勾連,破掉了案件,而12個人作案的動機又引發人們深思,懲惡揚善是否需要以暴制暴纔可以奏效。

正是因為作品背後啟人思考的部分,才讓《東方快車謀殺案》被屢屢改編,其中1974年版的電影更被奉為經典,而此次新版,依然被影迷關注。

經典翻拍,顯然「全明星」陣容是個吸引人的重要因素,看這麼多明星一起飈戲,就算是知道結局,也絲毫不妨礙觀看,就像看金庸劇,小說早已熟記於心,誰會去關心結局呢?大家關心的還是演員表演和拍攝手法,如果完全顛覆原著,勢必會讓粉絲不滿。

也因此,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不會在故事上有所顛覆,可是如何做到新意呢?首先,這是影片的導演兼主演肯尼斯·布萊納的電影,其個人風格是無可替代的。無論是導演,還是主演,肯尼斯都曾獲得過奧斯卡提名,可見其實力,而能拍《雷神》、《灰姑娘》這些商業片的他又是頭號莎劇劇迷,執導過《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因此,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無疑具有強烈的肯尼斯·布萊納風格,風格頗有莎劇範兒,他扮演的波洛雖然和印象中的波洛有偏差,但是特點十足,臺詞功力深厚。加上其他戲骨的配合,整部電影的水準有了保證。

由於時代的不同,新版電影顯然比老版更有發揮,從耶路撒冷雄渾壯麗的哭牆,再到伊斯坦布爾白色穹頂的堡壘映在蔚藍的海面上,整部影片的畫面隨便截一幀出來都是幅賞心悅目的油畫。

新版中,東方快車的魅力被放大,因為肯尼斯·布萊納認為東方快車既奢華、又充滿情感、甚至致命;因為它動得飛快,再加上它非常容易便形成孤立無援的密室,在這麼一個狹小壓抑的空間裏,人們將被測試、他們感到恐懼、也將瀕臨精神崩潰邊緣,如此一來一個好故事所要具備的戲劇張力與衝突便自然而然地跑出來了,「我們能在車廂裏外玩的也就更多元了。」

劇組在郎克羅斯搭建伊斯坦堡車站,並在第拿裏阿爾卑斯山中部建造挪威的車站。所有的乘客都是旅人,都是薩裏郡的居民,假裝成南斯拉夫人。

不像很多國產翻拍作品,都是圈錢之作,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製作精良,也因此,能夠票房和口碑都獲得認可也是自然,算是「成功突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