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抗战研讨会闭幕。(图/记者陈政录摄)

▲广西南宁抗战研讨会21日闭幕。(图/记者陈政录摄,下同)

记者陈政录/广西南宁报导

第三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昨(21日)在广西南宁闭幕,由两岸退将、学者研讨抗战历史,并邀两岸青年与会。政大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在受访时指出,借由让年轻人了解抗战的历史,以及抗战的意义,有助于创造两岸合作的契机。

事实上,「两岸共修抗战史」,是近年陆方推动两岸民众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举措;台湾方面,由于反对民进党在教科书等领域,推动「去中国化」,亦有蓝营人士和文史学者提出相同看法。

▲▼广西南宁抗战研讨会闭幕。(图/记者陈政录摄)

▲政大教授周惠民。

周惠民在参会期间受访坦言,研讨会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因为他们离战争太远,对抗战没有任何记忆,如果青年能了解抗战和背后的意义,将是创造两岸合作的重要契机。「不然离大陆越来越远,记忆越来越模糊不是好事情。」

周惠民也提到,澄清历史两岸都有责任,譬如陆方也有不少所谓的「抗日神剧」,内容还包括日军跟国民党军队合作对抗共军,这很奇怪。同时,除了史实要客观,老师的讲解、辅助教材,怎么让年轻人感兴趣也相当重要,更要赋予这段历史意义,才能够传承,有新的解释跟连结。

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室主任李细珠说,从参与学习,青年们能够了解到两岸中华民族,以整体力量抗战的经历,并珍惜共同付出代价而获得的结果,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他进一步表示,台青借由多来大陆交流,看到与「去中国化」教科书不一样的内容,心里就会有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与判断。

▲▼广西南宁抗战研讨会闭幕。(图/记者陈政录摄)

▲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室主任李细珠。

本次研讨会上,共有约30位两岸专家学者发言,内容涉及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正面和敌后战场、广西昆仑关战役内容、西方世界对抗战的认知、日本对华战略的研讨,以及抗战与台湾等。其中,多位学者还提到,抗战不应该分系由国共哪一党主导,而是在于中华民族共同打倒外来势力入侵,都是「中国军队打的」,显然呼应陆方力推在抗战史实中求同存异、届精神传承促进两岸团结的主张。

研讨会本届是自2017年在南京首次举办后,于2018年前往武汉,今年第三届按抗战历史脉络,移师广西南宁举行,并在20到21日研讨会举办前,邀两岸参访团赴昆仑关战役遗址祭奠先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台湾方面包括王文燮、季麟连、高安国、黄炳麟等退役将领与会,陆方则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和前南京军区政委、解放军上将方祖岐,以及国台办主任龙明彪出席,加上两岸学者、台湾青年学子和大陆青年,共500余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