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據《證券日報》獨家披露,截至4月7日,銀保監會以及地方銀監局針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違規行為,已開具並披露了548張罰單。罰沒金額近2.5億元。考慮到“在途罰單”今年以來的月均罰單應超過200張,處罰力度與去年相比應該基本持平。

從媒體披露的數據看,商業銀行在不到100天時間裏就收到銀保監會開出的548張罰單,平均每天高達5張之多,實在令人驚訝。雖然罰單劍指商業銀行違規經營行為並不都是今年發生的違規問題,可能包括了以前年度存在的違規行為,但無論如何都反映了商業銀行違規經營行為依然處於高發期,且也相當嚴重,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高度關注並擔憂的問題。

商業銀行經營違規似乎成了一大頑疾,一直是監管部門致力整治的重點,經過2017年、2018年銀保監會颳起的金融整肅“風暴”推出的“三三四十”市場亂象整治措施以來,商業銀行違規經營行為大為收斂,一些亂象也得到了有效整治。

百天收548張罰單!銀行收罰單又破新紀錄,違規放貸的病該咋治? 新聞 第1張

然而,我們也應看到,全國範圍寬了,銀行金融機構多了,各銀行內控能力與執行監管政策的能力不一致;且一些基層行處受到不良利益動機的驅使,難以自持,在高利誘惑面前不惜大打監管“擦邊球”,在違規經營上鋌而走險;加上監管機構力量有限,或者監管機構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受到某些因素的幹擾,使得商業銀行經營違規行為屢禁不絕,難以根治。比如,信貸業務違規、票據違規、違反審慎經營違規銷售、違規流入股市、資金被挪用、違規收費存貸掛鉤、違反國家宏觀調控、違規保管、信披違規等問題,久治不癒。

我們也要看到,商業銀行違規經營原因也有其客觀性,一些貸款放出之後確實不是商業銀行自身力量能夠實現全程監控的,比如監管部門要求嚴查消費貸流向,禁止消費貸以首付貸形式進入樓市和股市,由於參與套現者較多、產業鏈成熟而隱蔽,銀行很難最終核實消費貸的最終去向,導致大量消費貸被挪用和轉移用途,導致我國消費零售總額與短期消費貸款增速出現明顯的背離。另據媒體披露,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銀監系統對資金違規流入“兩市”的罰單已經開了近20張,涉及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罰款共計930億元。可見,貸款繞道違規流入樓市、股市因為樓市、股市轉暖而更加嚴重,往後的罰單也將增多。

而且,商業銀行違規放貸也有其主觀的無奈性,在當前實體企業普遍不景氣態勢下,加上一些中小企業本身擔保缺乏抵押物少、信用觀念不強、轉移貸款用途手段多、財務管理信息不對稱等因素,也讓商業銀行怕貸、畏貸,與其對他們放貸陷入風險,不如自己搞違規經營多賺點利潤更實惠。在這種經營理念驅使下,致使商業信貸違規行為屢整屢犯,難以窮盡:比如以貸轉存等方式虛增存款、違規授信、貸款五級分類違規、通過各種暗道將信貸資金違規注入樓市和股市領域等等,成為商業銀行市場亂象的重點,也是被處罰的重要領域。

顯然,遏制商業銀行經營市場亂象,從根本上斬斷信貸違規行為的依賴路徑,嚴厲整治違規放貸應是當前金融監管的重中之重,也是值得各級監管部門思考的重大現實金融問題。就目前而言,解決商業銀行的信貸違規經營問題需全面權衡、綜合施策:

百天收548張罰單!銀行收罰單又破新紀錄,違規放貸的病該咋治? 新聞 第2張

首先:正視商業銀行已存在的問題,採取疏者結合、新老劃斷的方式對已有違規行為進行處置,明確監管時間表,嚴防新的違規經營問題發生。就是將已發生的問題按照違規發生時間實行靈活處罰和區別對待,從有利於商業銀行搞活經營的原則出發,對以往已發生的違規經營問題從輕處罰。規定之後發生的問題毫不留情,除給予機構和當事人嚴厲經濟處罰外,將銀行高管金融從業資格一律取消,違法的交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其次,建立靈敏有效的金融監管機制和社會立體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的靈敏性、及時必和有效性,消除監管滯後現象,做到商業銀行違規經營行為露頭就打,防微杜漸,將一切違規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就是銀行監管機構將現有的監管機構、監管力量進行重組,將監管機制的漏洞進行填補和完善,實現銀行經營行為監管全覆蓋,消除監管真空。

而且,在監管體繫上應構建大社會監管機制,在當地建立有各行各業人員參加的監管組織體系,實行專業機構監管、商業銀行自律監管、社會團體監管相結合的有機監管體系,使商業銀行經營行為始終處於全社會有效監管之下,讓商業銀行不敢信貸違規和不能信貸違規。

再次,各級政府切實為商業銀行營造有利的信貸環境,消除商業銀行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一切後顧之憂或政策障礙,激發商業銀行信貸熱情和活力,將信貸資金真正全部投放到實體企業身上。

百天收548張罰單!銀行收罰單又破新紀錄,違規放貸的病該咋治? 新聞 第3張

事實上,商業銀行信貸經營違規行為也有很多的無奈,比如對中小實體企業貸款風險大,還要遭受信用違約的威脅,信貸經營環境不佳。由此,針對商業銀行的這些擔憂或顧慮,各級政府應建立政府擔保基金和商業銀行呆壞賬風險損失基金,為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提供有效擔保及對其信貸風險損失進行及時彌補,分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為商業銀行信貸經營行為真正回歸本源奠定堅實基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