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作為自媒體來說,我還有很長的荊棘之路要走。

不過作為一名寫手來說,我倒是可以談一點心得。

在寫作的時候,你最終只需要面對兩樣東西。

你的內心和全世界。

無法從內心出發,你很難有最終寫作的動力。

更多是寫作者,在小有成就之後,轉而以純粹的名利為寫作目的。

這樣可能導致自我人格的割裂。你的作品,將不再是你真實的人格的展現。

你作品無法與世界真實連接,那你就無法從寫作中,得到物質回報。

這樣的話,即使你一直堅持寫作,也僅僅是業餘愛好。

所以,寫作是尋找內心和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就現在的自媒體文章來說,應該用簡單邏輯的短句子,這是一種大概率的趨勢。

所以,如果你不是天賦異稟的文學家。

如果你不能寫出非常華麗,卻要受人喜歡的作品,就應該符合這種趨勢 。

所謂寫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人散漫的思維,先整理成網狀。

然後再用線性邏輯的文字,一行一行表達出來。

所以,即使你是中國的村上春樹。

你能寫魔性且華麗的文章,很可能也只是一個小眾作者。

這樣的概率,遠遠大於你用村上式寫法,成為一個在中國廣受歡迎的大眾作家。

在這樣一個快餐時代,任何深邃的內容,如果不能以直白簡單的方式,進入讀者的腦海。

那這個內容的閱讀量,基本了了。

現在公眾號大姐大咪蒙,她所用的文體,其實只是長期演變過來的一種。

而在之前,咪蒙有獨特的個性,以及不錯文學才華。

她其實寫出了很多更好的文體。

至少從作家的角度來說,是這樣的。

當然,這其中有標新立異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種嘗試。比如咪蒙寫的《好疼的金聖嘆》。

根據以上這些,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容會得到持續的發展,

它不像遊戲大量投入之後,只能在短期內有一個較高的回報。

然後人們就去玩下一個遊戲,好的內容和好的IP可以存在更長的時間。

所以,努力吧。


自媒體的種類:

1,自媒體有三種,A流量批發 B意見領袖 C乾貨販賣

2,運營策略要綜合3,A類主要靠運氣,或成本太大,不容易實現。最有可能實現的是B類和C類,C類門檻最高,但商業潛力最大的也是C類4,不論哪一類一開始就必須有付費鏈接或者打賞,培養粉絲的忠誠度和付費意願,讓別人知道你提供的東西是有價值,而不是哪個人過來都可以隨意踩的5,一定要有籠絡粉絲的強關係平臺,而且要敏銳的去主動尋找平臺,目前最好的運營平臺是知乎,變現平臺是公眾號和微博6,一夜爆紅的事情不靠譜,只有長期源源不斷穩定的優質內容輸出,纔是賺大錢的核心之道。

盲目追熱點的壞處:

熱點新聞可以追,但如果發現事情鬧大,涉及到有關政治和宗教民族,哪怕只有一點點,都千萬不要碰

自娛自樂,隨便你怎麼寫,想賺大錢,就必須穩妥,之前有個公眾號,拿了50萬投資,有20萬粉,發了一張+1s的照片,立刻直接封號,跪地無門當年百度那件事,知乎被封的大V也是一長串如何追熱點?1)只追自己擅長寫的熱點,覺得寫不好,可以試試,試完了還是寫不好,那麼就不要寫,免得丟人現眼2)只追和自己招牌主題所在的大範圍框架有關的熱點,比如你寫職場,寫銷售,遇到阿里把員工逼死的事件,可以追一追,你寫英語,遇到教育部改革英語分數的事件,可以追一追,你搞投資,遇到英國脫歐,可以寫下分析文章會對投資有和影響但是如果銷售追脫歐,英語寫阿里,投資寫教育改革,就亂套了絕對不能什麼熱點都追,非常傷粉,會讓人覺得你喫相難看,且毫無寫作能力和乾貨,只能靠蹭熱點來漲粉你打開那種只要有熱點都必然蹭的賬號,都會讓你覺得很噁心,沒有絲毫的討喜人格,只覺得一個猥瑣,浮躁的小人嘴臉躍然紙上。尤其是那種三天小熱點,五天大熱點的號,看著粉絲多,其實沒有任何商業潛力3)追電視或者電影熱點最舒服,因為電視電影會花重金在網上推廣,造成觀眾圍觀的人羣效應,但是你只能追和你有強關係的影視劇,沒多大聯繫的就不要多追4)追相關熱點,也必須遵循基本策略知乎大V被人黑的厲害,主要原因就在於很多大V寫不出乾貨了,拓展不開主題了,只能追熱點,寫歷史,的追王寶強馬蓉,而且還是寫自己對兩性的觀點,哪怕你寫的再有道理,別人也覺得膈應但是如果寫歷史的追馬蓉熱點,寫一寫歷史上著名的綠帽王們的故事,寫點野史,寫點軼事,就很好列個標題:你以為王寶強很慘?歷史上比他慘的綠帽王比比皆是!又是十萬加,而且絕對不會有人罵你,反而覺得你妙趣橫生。每一個人熱點事件新聞,都是你的良好取財庫,首先確定題材是否有強聯繫,然後著手寫,看立意和內容上,能否把自己擅長主題,跟熱點建立出強聯繫以上講了這幾點細分主題寫作,直接解決問題拓展主題,增加副業和綜合能力KOL抒發意見,引導輿論風氣追熱點講究策略,注意風險

無限流寫法的應用:

寫英語方法論,同質化很嚴重,但是學英語的人,要麼有小孩,要麼需要工作,那麼順帶寫職場,寫時間管理,寫親子教育,擴展了一大片

教雅思託福GMAT考試,寫來寫去就那麼些車軲轆話,但是GMAT有嚴密的邏輯和寫作技巧,把這些技巧用在中文上,教別人中文如何演講,口才,說話寫作如何有邏輯有條理,表達清楚,繼而擴展到寫作技能,職場技能(GMAT和商學院,職場直接相通),又擴展了一大片寫泡學,說來說去都是男盜女娼,這時候寫寫紳士禮節,寫寫口才談吐,寫寫職場,寫寫銷售,寫寫投資,寫寫成功學,又能把男屌絲讀者哄的團團轉

寫健身,整天就知道曬腿,方法論gif圖來來回回那麼幾樣沒了,那麼針對職場人健身,寫寫時間管理和健康,寫寫養生,寫寫烹飪,寫寫生活家居指南,又是擴展一大堆。

情感雞湯 → 教人如何泡妞,如何追男,如何改善形象,如何增加魅力,如何提升談吐氣質等等錐子臉網紅 → 教人如何化妝,如何減肥,如何跟男生相處,如何穿搭衣服等成功學雞湯 → 教人簡歷,面試,寫作,職場溝通,演講,口才,投資等等生活雞湯,比如一個人的獨居感悟 → 教人如何收納,如何整理,如何做家務,如何烹飪,如何時間管理,如何自我管理等等女權雞湯 → 教女孩子職場技能,解答職場煩惱,教她們形象打扮,健身,談吐氣質心得,等等所有的雞湯和感悟都能找到直接對應的主題跟方法論,絕對不要再寫雞湯了,同質化太嚴重,沒有任何作用,必須要有明確的主題,幫助讀者直接難題,這樣纔算是真正的有商業潛力。


其實我自己也不太適合大肆討論這個事情,因為我也是初級。但是就個人體驗來說,有想法,還得有其他方面的硬知識,比如基礎的表達能力,流暢的文筆,嚴謹的思維。這些都是寫完整文章的基本條件。其實,關鍵還是要自己用心去創作,目的很單純的想著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不能有太利益,太急功近利的想法摻雜在期中。如果僅僅想著,我的這個想法很好,我要寫出來,然後得到多少的閱讀量,獲得多少關注,得到多少利益。這樣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寫出來的文章也會讓人讀著很彆扭。所以,寫文章的過程中,想著順其自然就好。


我是攪基怪,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首先我們做了自媒體人,我一定要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因為你單單有想法是絕對不夠的,用大白話寫出了,不美,沒有韻味,不能夠吸引讀者。就好比我腦子裡對大象獅子的圖影,並且清晰瞭解細節,那麼我們可以畫出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看書看新聞,看每一個作者文豪他們怎麼運用每一個詞語甚至哪一個字更加合適。還有就是自己的頭腦清晰,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的同時又條理清晰,使人閱讀卻不疲勞,。

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時間沒有效果,需要持之以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也是一個新手,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積累學習的機會,多回答頭條,多看頭條新聞,時間久了肯定會有效果的。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謝謝^ω^


我也是新手,追了熱點話題事件也沒有獲得轉正,從開始到現在停電3次,斷了三次,其他的有零推薦的,也有推薦上萬的,但是,我感覺我們缺乏的不是熱點,而是寫作能力和對網友們的見解,沒有抓住他們的重點,就沒有我們的熱點,

所以我現在不奢求什麼,只是想拓展自己的文筆,不去追求能賺多少錢!平常心對待。


我也是個自媒體新手,說說我的寫文章經歷。希望可以幫到你。

這是剛剛開始的時候,什麼也不會寫,前兩篇是搬運的直接發表。結果顯然沒有人看。註:300多都是我自己看自己點的。

後來第三篇文章,我自己建立了個文檔,一邊寫,一邊改,整整修修改改了一天才發表。

結果頭條給了我一個驚喜。直接推薦了4萬。這就給了我動力。

於是我以後就堅持自己寫文章,雖然很慢。

然而結果卻是有悲有喜,每天最多就幾百人看。圖片我就不發了。

一直堅持一個多月到現在,不知道頭條什麼時候給我轉正。下面是我一個多月的成績。

希望與君共勉!


有好想法和寫出完整的文章是兩碼事。

意淫無罪,強姦是要坐牢的。

所以,它們是轉化的關係,把思想轉化為行動。

思想是虛幻無邊界,拉扯大,易來易去。行動是實體,起伏變化小,而且帶來生理上的痛苦(愛自虐的除外),像身體上的筋絡肌肉一樣,需要常拉伸鍛煉才會張弛有力。或像運動員一樣,靠反覆的重複形成肌體記憶,這樣下筆自有文章。

總的來說就是多寫,多練。待發展到成熟階段時,你會發現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容易,再有現在得意的想法卻是最難的。

創意是需要天分。


我就是一位初級自媒體新寫手,16年10月28曰開始寫;在『』頭條問答寫『√』一些問題,由於本人文化不高;剛開始寫的時候,有錯別字;語句不太連貫。

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和磨練,現在基本上能掌握一些技巧;對一個題目的含義,聯繫到社會和本人幾十年工作經驗;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

到今曰,己在頭條寫了四百多篇了;謝謝廣大網友的閱讀和點評,聲明一下:不會打字,全部在用手在手機上.一筆一劃寫的;難免出現錯誤,望請包涵。

三個多月來,我所寫「問題」回答;共計四百多篇,閱讀量達4千萬人次,點贊達2萬8千人次;有近2千名粉絲。首先表示感謝網友支持和關愛,今後加倍學習;把社會和生活中的知識經驗,和正能量的好人好事,用簡要的文字寫出來;分享給大家閱讀,共同探討學習。


寫你熟悉的領域和身邊人身邊事,即使你沒受過髙等教育,只要循序漸進把心裡所想的表述出來,水到渠成是不成問題的。

說真,我自個兒寫出的文字用詞意境確實不怎麼樣,但關鍵在於用身臨其境的心態去描述。就算你的文筆再流暢,所寫文體內容脫離實際誇誇其談有前呼沒後應也是白費勁,就更別想指望閱讀量多了。

寫文章跟種萊摘萊是一樣一樣的(自定義),那顆菜又嫩又綠當然先下手為快,而每顆菜的色澤健康度完全是取決於自己平日澆灌「肥尿水」時的均勻合適度如何~如何~~

看了這個問題,想起了上學的時候,那時候喜歡文學,想寫點東西,可是提筆就寫不出。看了看作文書,覺得這個寫得好,我也會寫,然後關上作文書就寫不出了。什麼原因呢,我自己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讀書少。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書讀得多了,就能夠引經據典,寫月亮,我們可以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不是「啊!月亮,啊!酒」。上學時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多讀書,父母從小也教育我們好好學習,讀書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然後才能厚積薄發。

建議想寫哪方面的東西,先到網上找一找類似的讀一讀,可以臨時學一學寫作手法,寫作技巧。當然,平時也要多看點書,積累積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