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這個演講或許刷新了我們對愛情的認知。


來自Mandy Len Catron,15分鐘的演講和分析,讓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愛情沒有那麼美好,愛情也是需要經營,需要雙方的合作的。

一直以來,愛情被認為是人間美好的感情,當然有時也令人痛苦,因此我們習慣了用一切感性的詞來描述愛情:墜入愛河、神魂顛倒、茶不思飯不想、情難自已、痛並快樂著等等。

也就是說,愛情被認為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我們以為有了感性的「愛情」,就可以享受幸福,就可以忘掉那些理性的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朋友之間的恰當距離等。

但是我們錯了,正是因為我們的「得愛忘形」,才會在愛情中飽受痛苦。


她繼續說到,

Mark Johnson和 George Lakoff建議給愛情一個新的比喻:愛是合作的藝術。

他們認為合作的藝術包括:付出,妥協,耐心,共享彼此的目標。這些新思想可以讓我們的文化跟愛情中的浪漫達成長期的承諾。

這種新的思想可以讓我們對愛的體驗發生複雜的變化。

愛是一種合作的藝術,是一種美的享受,愛是不可預期的,創造性的,需要交流和原則,有時令人沮喪,也是情感上的要求。愛中有苦有甜,最終,每一段愛情都與眾不同。

愛不是獲取某人的芳心,或失去某人的感情,相反,它需要我們相信自己的伴侶,並在出現信任困難的時候及時溝通,聽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這是因為你開始停止思考你自己在感情中獲得了什麼,或失去了什麼。開始思考你給予了什麼。

關於合作的藝術,其中最美好的部分就是愛情的樣子不再由它本身來描繪,而是我們決定了它的樣子。


這段演講跟其他的TED演講一樣,如果我們只看演講,不去結合自己的真實經歷去總結和反思,那就沒有收穫,也談不上「有用」,如果我們能真正地體會到其思想和道理,並在實踐中做出來,那麼或許稱得上「有用」吧。


謝謝閱讀。


《博物館為什麼要歸還文物》這個演講,是我近期看完,感觸和收穫最大的。

帶給我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浩瀚如海的豐盛文化(博物館等),其背後的成因、發展的歷程有著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讓我不再做一個走馬觀花、僅于欣賞表面的人,能更深入地看待問題,思考的深度也有進一步提升。

兩句話,打開博物館背後的世界

有一位考古學家兼博物館館長,名叫奇普·科威爾(Chip Colwell),簡直就是業界奇葩。身為博物館的館長,他日常的工作,除了為博物館收藏文物外,就是忙著聯繫文物原主,歸還文物。這位不走尋常路的博物館長,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

當我聽完科威爾短短13分鐘的演講後,馬上就被他深深吸引,被他拉入了博物館的世界,確切的說是館藏文物背後的世界。科威爾的話讓我驚奇、讓我震撼,讓我激動、讓我沉思。

科威爾說:博物館不僅要收藏文物,歸還文物也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責。通過文物的歸還,來修繕和文物原主的關係,進而促成新的文化交流。

博物館不僅收藏過去,更要著眼現在和未來。

這好像和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正好相反,博物館難道不是應該源源不斷收藏文物,館藏越豐富越好,從未聽過主動歸還的道理啊?

科威爾這麼做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帕特農神廟雕塑博物館不為人知的一面,文化掠奪

作為博物館長的科威爾,娓娓道出緣由:

的確,博物館是為我們社會大眾,提供良好文化熏陶的場所,具有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當人們參觀博物館時,那些遠古時期石器、蘊含部落文明的圖騰石刻、許多各有風格的繪畫作品等等,吸引人們駐足、觀看,帶人們深思遐想……博物館是有責任,把這些各具特色的藝術介紹給世人的。

但是,除去這些正面的文化教育意義、社會價值之外,博物館還有著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文化暴力,或者說是文化掠奪和侵佔。在博物館豐富的館藏文物背後,往往隱含著對其他國家的侵佔和掠奪。

比如說大英博物館內,希臘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像;現存於德國的埃及文物;各地博物館內,紐西蘭毛利人、刻有紋身的祖先頭顱……

印第安文化

觸目驚心,文物主人深沉的無奈

科威爾舉了許多例子,其中最令我觸目驚心的,是關於對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掠奪:各大博物館收集的祖尼人聖物戰神,和美洲印第安人成千上萬具的遺骸。

先來說說戰神。

戰神是新墨西哥州、祖尼人所做的木頭雕刻,他們主主要將戰神用於祭祀,向上蒼祈福。在19世紀80年代,人類學家開始大量收集戰神,用來證明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戰神鵰刻非常精美,有獨特的藝術美感,它啟發了畢加索、保羅克里在內的許多藝術家,影響並且推動了現代藝術的發展。

然而對於納尼族人來說,戰神不是藝術品、甚至也不能說是物品,戰神是有生命的,它凝結著祖尼人的精神內核。每年,祖尼的牧師都會將新刻的戰神,放到神廟裡,讓生生不息之氣吹到戰神身上,用以乞求和平,維護宇宙的平衡。對於祖尼人來說,戰神不屬於任何人、不能被販賣,它只屬於大地之母。所以他們要求拿回戰神,放回到神廟裡,用於履行他們的精神使命。

接著的,還有美洲印第安人成千上萬具的骨骸。

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美洲印第安人的骨骸,成了科學研究的工具,研究人員大批量收集美洲印第安人的骨骸,用來證明新社會和種族階級的理論。為了收集骨骸,甚至有人把美洲印第安人的遺體,強行從墳墓里挖出來;更有甚者,從戰場上收集,當挖到白人時就埋回去,挖到印第安人時,就會做成標本,放到博物館的展室櫃展覽,數量竟有近5萬具之多。

這讓當時還是學生的科威爾迷惑了,這些關於博物館的陰暗另外一面,關於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掠奪:

為什麼印第安人要把文物,從保護文物的地方拿回來?

為什麼科學家窮盡一生研究室過去的人,不關心現在活生生的人?

於是科威爾開始了旅行。最後,他到了南非島上,看到曾經關押過曼德拉的監獄時,他恍然大悟:這裡關過的人可是曼德拉啊,曼德拉一生都致力於幫助國家消除分歧,尋求和解,為此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雖然自己不是曼德拉,但叩問內心,我是否也能同曼德拉一樣,在曾經的廢墟之上播種希望?

虛擬博物館歸還不是結束,是建立新聯繫的開始

在2007年的時候,科威爾出任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館長。他與同事們達成共識,從自己的博物館開始,主動歸還對原主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物。他們從自己館藏的100具美洲印第安人的骨骸,和祖尼人聖物做起。歸還文物的工作很艱難:應該由誰來接受?怎樣做才能顯得尊重他們?怎麼送回?送到哪裡?……很多問題需要不斷地溝通、解決。

科威爾的這一舉動,和世界上大多數知名考古學家的行為大相徑庭。科學家們也同樣不解,怎麼可以將科學研究的珍貴標本,追溯人類基因DNA的樣本,就這樣還回去?有科學家說:「我們手頭在做的事情對全人類而言意義非凡,我們不會將任何一件物品、還給任何一個人」。

其實,科威爾作出這個決定,並不不輕鬆。但這是他根據自己的經歷,深思熟慮後決定的。科威爾說,當我們觀眾平日里參觀博物館時,所看到的展出文物,很可能僅僅只佔該館收藏文物的1%,而剩下的99%都在館藏室里。就拿他所在的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來說,在歸還了100具美洲印第安人的骨骸和祖尼人聖物後,他們館裡還有99.99%的豐厚館藏。

對於博物館浩如煙海的藏品來說,印第安人骨骸可能只是存量渺小的0.01%,然而對於印第安本民族來說,這些是他們的全部,裡面包含著他們的過去,蘊含著他們的精神和尊嚴。

在科威爾歸還了骨骸和聖物後,他們博物館和印第安人建立了新的連繫,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現在博物館還多了祖尼族的陶器、珠寶、工具,衣物等其他更多更豐富的藝術文物。

之後,科威爾去看了祖尼人的戰神廟,歸還的戰勝被敬重地安放在廟裡。戰神廟坐落在一座平緩的山丘上,好像俯瞰與守護著山下祖尼人的家園。神廟外圍上了帶刺的鐵絲網,防止戰神再次被盜。在廟裡,戰神周圍堆滿了祭品:松綠石、玉米粉、貝殼,甚至還有T恤,這些都是祖尼人送給他們先祖的現代禮物,他們的文化沒有消失,並且會一直延續下去。

當科威爾走出神廟,沐浴著夏日溫暖的陽光,看到天空中高高飛過的一隻雄鷹時,他說,這應該是戰神最好歸宿之地。

博物館不應僅是收藏過去的珍貴文物,與多個國家民族建立聯繫,促進文化交流,

收藏現代的優秀文物,也是博物館與時俱進的應取之道。

蘇州博物館延展思考,我們何去何從

這不禁讓我想起祖國的敦煌莫高窟,那延續千年營造的洞窟壁畫,各類敦煌遺書,記錄描繪了中國千年的悠悠歷史。各個朝代風雲變幻,興亡更替所留下的斑斑印證,敦煌文物對我們中國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敦煌精美壁畫

當踏上黃沙紛揚的莫高窟,看到洞穴里那些震撼人心的精美壁畫,受到的心靈撞擊;當觀看大敦煌紀錄片時,看到法國英國那些所謂探險家,從不知敦煌價值的王道士手中、騙取珍貴文物的極度憤怒;當聽到那段:「藏經洞文物,藏於英國者最多,藏於法國者最精,藏於俄國者最雜,藏於日本者最隱最秘,藏於中國者最散最亂」時的心意難平……

我認為,收藏文物固然是博物館的職責,但對於文物原主極富意義的藏品來說,應審視具體情況,酌情歸還。

尤其應該歸我們中國珍貴的敦煌遺書。

敦煌精美壁畫

敦煌遺書、壁畫對於這些博物館也許是重要藏品,但對於中國來說,是更為珍貴的精神文物,是中華文明最為精華的凝練和沉澱。中國可以用其他文物,與那些博物館交換,同樣能夠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歷史文化。

與此同時,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同時,也應該思考引進來的問題。我們中國同樣需要引進其他國家、民族的優秀文化和當代文化。

博物館不應僅是回望過去,更要著眼現在當下,以及展望未來。

歡迎關注@默默看藝術,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給你的生活加點料~

參考資料:

《為什麼博物館要歸還文物》TED演講,奇普·科威爾

《敦煌》紀錄片

《展畫倫敦斷想》吳冠中


本答案也許會持續更新,也許我懶就忘記了。

我挺喜歡看TED,但是一直堅持不住,於是在4月底的時候我發起了一個每日一個TED打卡的活動,為期3個月,每天一個TED視頻,無任何利用請假,一天沒打卡,第二天就踢出群。所以到現在為止能堅持下去的不多,超過一個月的只有3個人,到現在為止已經堅持49天了,我在第一個30天,對30個視頻進行總結,覺得有14個視頻不錯,值得看。

30天每日一個Ted視頻內容統計,我是很誠實,以圖為證。

1.《你是給予著還是索取者》

作者把人際關係分為三類:給予者,索取者還有適應者。

給予者: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嗎?

索取者:你能為我做點什麼嗎?

適應者:兩者之間,隨緣。

絕大數人認為適應者會在這個社會活的好,給予者活的很累。事實上,最差的是給予者,最好的也是給予者。關鍵是如何創造一種有利於給予者的企業氛圍和文化?

1.承認給予者的價值,鼓勵給予文化

2.其次是在招聘的時候並不是只招給予者,而是避免招聘索取者;

但是怎麼樣的人才是給予者呢?隨和的人就是給予者嗎?給予者分為四種類型的人:

第一種是什麼都會答應的隨和的人

第二種是表面很隨和背地捅刀的偽隨和的人

第三種是什麼都會拒絕的索取者

第四種是表面很苛刻不容易親近但是內心會為他人著想的人,這兩種類型會被劃為索取者中。

實際上第一種和第四種才是真正的給予者,第二種和第三種是索取者。

判斷一個是否成功,應該關注這個人是做出什麼貢獻,而不是關注輸贏競爭。

2.《怎樣才能不畏懼將來》

其實這個演講是從哲學角度來講的,可能是年齡的問題,閱歷不夠深刻,我個人還不能完全理解。個人感覺是:作者提出的想法,有點難實現。

關注"我"比關注"我們"要多。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我們的關係,我們的認同,我們的責任

怎樣才能不畏將來?

1.我們的關係(接觸不同的人,幫助他人,可以使我們變得不那麼極端)

2.我們的身份(美國的華盛頓,猶太人的身份認同,身份認同越強,我們講故事,我們靠什麼理念而活?)

3.我們的責任(我們為共同的未來,有共同的責任,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拯救我們自己,關心弱者,我們也會變強)

把我們心目中的我,替換為他人;幫助我自己,變為幫助他人,個人價值的實現,改為他人價值的實現;

3.《如何找到鍾愛的工作?》

你看完不可能能立馬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所以你急的求醫,還是算了吧。

作者只是提供一個正確的思路,整個演講提供的方法是可以操作的。

第一步:做自己的專家找到自己的優勢

弄清楚做某件事,或者某個工作的根源,也就是你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

你的經驗 記錄自己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

第二步:做不可能的事情

人們總是相信自己不可以,或者別人說自己不行,覺得這麼想了,那就是不可以。儘可能去嘗試。

4.《愛情應該有的樣子》

《女人有話說》最新一期邀請了蘇芒,劉嘉玲。幾個女孩在討論婚姻問題,奚夢瑤說自己不知道該找一個什麼樣的人結婚,她喜歡別人按照她想要的方式來愛她,但找不到這樣的人。

蘇芒和劉嘉玲都說,當你遇到對的人,你就會發現,他給你的就是你想要的。

然後奚夢瑤還是很迷惑地問:怎麼可能做到百分百呢?

蘇芒很犀利地問:你為什麼要求百分百,為什麼不自己做到百分之五十?

這跟作者的觀點一致:我們對於愛情有過高的期待,希望愛情帶給我們瘋狂,激情,但是又希望能夠一直保持這種瘋狂和激情。

怎麼辦?

我們要麼改變一個社會的文化,要麼改變對愛情的期待。慢慢步入愛河,而不是墜入愛河。真正的愛情應該是兩個人合作的藝術。

反正我們上學教了一些數理化,那先死板的東西,但是個人成長,啥也沒教。只有你自己發現,然後一邊撞牆一邊學。

5.《提升自信的技巧》

自信是指相信自己能做到。

提升自信的方法:

1.重複重複再重複。這個方法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是因為有多少人在第一次失敗後就選擇放棄?在遇到瓶頸時選擇停止。

我們需要不斷的練習,練習對失敗說不

2.自我激勵。意識影響行為。遠離那些拖你後腿的人

3.寫下值得自己驕傲的事情:這是對自己的表揚

4.關注別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恰當稱讚。吸取別人好的地方

5.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別人怎麼相信你。

自信與其說是一種品質,不如說是一種技能。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人會相信你能做什麼?因為沒有人會算命,除非你做到了。

6.《是什麼讓事情像病毒一樣傳播》

如果你看過《羅輯思維》張泉靈那期演講,她裡邊提到國外有一個直播平台,直播了一場:用橡皮筋切西瓜,看什麼時候西瓜爆開。這個視頻到現在為止國外網上上點擊量最高。

當時張泉靈問了一個問題:就一個橡皮筋切西瓜,這麼無聊的事情,居然還有這麼多人看,為什麼呢?

回答我已經忘記了,但沒有完全說服我。我把這個問題留在心裡。直到我看了這個視頻,才發現上面說的橡皮筋切西瓜的遊戲,居然是演講者團隊專門策劃研究的。

為什麼直播受歡迎?只不過是吃個飯,跳舞,展現一下玩遊戲,為什的參與度如此高?因為大家直播在看,代表你與主人公一起參與,有一個共享期待,期待事情的發生。這一刻他們是整體的一部分。

就像2008年北京申奧,你不是楊瀾,沒有上台演講,但是在等消息的那一刻,你也是緊張的。當最終確定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開,你也很激動,因為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7.《請求的藝術》

現在很多公眾號文章告訴你:不麻煩別人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以前我也這麼認為,覺得少打擾別人,能自己解決盡量自己解決。但是,我現在對於不麻煩有點動搖了。

因為在工作當中,其實我們講究的是團隊作戰,而不是個人英雄,你不可能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能搞定,你需要學會開口尋求幫助。

請求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請求是一種互動,正如嘉賓提到的,請求的前提是:與人進行聯繫互動。人跟人之間怎麼相互熟悉,產生信任,不就是你來我往,相互麻煩起來嗎?

8.《如何養育一個成功的孩子》

我們絕大數的家長培養孩子,採用的是清單式教育。家長現在腦子裡列好清單,孩子什麼時候要要上什麼大學,成績多少分,要參加什麼社團。完成一項劃掉一項,如果有一項沒有做到,那就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完成。

我們打著:「我是為你好」旗號告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其實不是,你只是在要求孩子們的完美,而這種完美我們都從未要求自己做到過。

作者認為:我們過度幫忙,過度保護和引導,我們的關懷備至,剝奪孩子們建立「自我效能(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的機會,而這才是人類精神的基本,遠比自尊重要。

自我效能是在看到自己的行為收穫好的結果過程中逐步建立的,是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父母的行為。

如果孩子想發展「自我效能「,他們必須自己獨立思考,自己做計劃和決定,自己去行動,模仿,實驗,犯錯等,自己去經歷生活並建立自己的夢想。

9.《我們都是外向的孤獨者》

現在社會摧毀一個人只要一部手機就夠了,在網上可以點贊,聊的很High,面對面交流時,社交障礙出現了。

為什麼隔著一個顯示器,差距就這麼大?

作者給了答案。

因為面對面交談,是實時發生的,你沒法控制你要說什麼。而發簡訊,寫郵件這些都能讓我們向別人呈現出我們想變成的樣子。

社交工具,可以讓我們在不需要真正友情的情況下,體驗到被陪伴,產生一種被關心的錯覺,我們藉助技術找到和別人聯繫,並且可以舒服地控制這種聯繫。

我們缺乏安全感,對無法控制的東西產生恐懼,但我們又渴望親密關係,所以我們依靠科技並依賴它。

我們屈服於無生命的挂念,又害怕與人交往的風險和失望。我們更依賴於技術而非彼此。

抖音,直播,快手這些社交軟體,他們的出現是必然的,滿足現代社會的孤獨感。它就像你的「小三」,可以讓你在沉悶的現實生活中,稍微可以喘氣,體會一下快感。

10.《重新認識出軌》

這個TED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在王寶強和馬蓉事情發生的時候,看到TED視頻頭條欄目上有這個視頻,蹭著熱點去看了。當時也沒特別仔細聽。

第二遍又聽了一遍,發現作者把出軌這事科學化分析,有點意思。

人為什麼會出軌?

作者對外遇做了一個很新穎的定義:外遇,它是三個關鍵要素構成的:外遇的主要架構是一段秘密的關係,和他人某種程度上的情緒連結,最後是性愛的化學作用。

化學作用是這裡的關鍵詞,一個充滿性慾和顫慄的吻可以很有力量,且令人著迷,如同實際做愛幾小時。

普魯斯特說過:要對愛情負責的不是另一半,是想像力。

好的關係有多種形式,但是始終如一,那就是愛TA。

一段壞的關係,彼此之間一定有不滿的地方,這些地方無法從另一半身上得到滿足,只能依靠外界。就像小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喜歡跟父母對著干,或者大聲哭,尋求關注一樣。

當一段關係出現出軌,除了愧疚,後悔,更重要的是重新梳理你們之間的關係。

作者說,曾經有一個婚外情的夫妻暴露之後來找她。她問這對夫妻:現今在西方國家,大部分的人都有過兩到三段感情或婚姻。有時候我們可以和同一個人經歷這些,你們第一個婚姻已經是過去式了,你們願意一起展開第二個嶄新的婚姻嗎?

11.《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使命感》

B站把這個TED視頻翻譯成這個標題,差評!

這個標題跟演講內容不搭,典型的標題黨。

對於現在絕大數厭惡標題黨的人來講,這個標題確實很失望。

我更喜歡這個標題:《什麼有些人總是找不到命中注定的職業》

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找到命中注定的職業,這一生ONLY ONE,為了這個職業而奮鬥。太過於理想化和浪漫化。

對於有好奇心的人來講,你可能這輩子都找不到命中注定的職業,一輩子就干一份工作。這很正常,我認為也是一種趨勢。

作者把擁有好奇心,對很多事情都有興趣,願意嘗試的人,稱為「多重潛力者「,它三種超能力:創意,快速學習力和適應力。

為什麼現在跨界這麼流行,央視的主播好端端不做,要麼跳槽做投資人,要麼變成製作人。好端端的本職工作做完,業餘時間還會倒騰,出一個「斜杠青年」,除去社會帶來的壓力,不安全感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沒想在一家公司干到老,也沒有把所有的一切都壓在公司身上。

12.《共情不是同情,如何有效安慰人》

同理心跟同情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同情心事用仰視的態度,同理心是平等的態度。

擁有同理心才能有效安穩別人,這就意味著你能接受別人不同的觀點,願意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不會妄加主觀評判。

選擇用同理心與人溝通,就是選擇你願意與對方一起感受脆弱。即便當你聽了對方的困惑,你不知道如何幫助他。

你也可以說:很高興你能對我說這些話。這就代表他是信任你的。

能讓事情變好,是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13.《自戀心理學》

現在的公眾號,營銷文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之一:你要好好愛自己。問題是愛自己的度在哪裡。愛自己變成了一種自戀,就成了一種心理學問題。

自戀的人,他們過分張揚,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而是為了掌握權利。自戀的人通過自我反省還有同理心訓練,可以治療。但是自戀的人往往不願意對自己自我反省,最後越陷越深。

14.《姿勢,對人體的危害和益處》

人的姿勢決定了這個人有沒有精氣神。

如果你看過知乎上關於體態方面的科普,你會發現僅僅是嘴巴呼吸和鼻子呼吸,這兩種呼吸方式都會造成人的體態出現變化,更不要說走姿,坐姿。

不要覺得姿勢沒什麼,佝僂著一個背,猥瑣頸這些不良的姿勢,都會讓你老好幾歲。

最重要的是真的很醜。

你畫了精緻的妝,最終敗在體態上。


在我的演講課上,每次第一個問題總是會讓學員回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演講是哪一個。於是也收集到了不少信息,現在把一些高票推薦的演講分享給大家。

TED篇:

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交談者?

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好為人師,使用開放性的問題,順其自然……一個11分鐘的演講,聽聽Celeste Headlee給我們的十條建議吧。

學校扼殺創造力

各個國家都採用這類似的教育體系,數理語言永遠排在藝術人文之前,許多人的天賦都被扼殺了。如何培養出好學生?如何讓自己不受限制?肯羅賓遜分享了三個原則……

20歲的光陰不再來。

20歲意味著什麼?學會主動選擇你的生活。

你有拖延症嗎?

Tim Urban先生用詼諧的語言和有趣的圖畫分享了自己的拖延症經歷。在這個人人都或多或少有著拖延症的時代,我們怎麼樣才能最小化拖延症的弊端?

非TED篇:

喬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

講述了自己的三個故事,由淺入深,不失幽默。最後一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成為金句,將演講推向了高潮。

扎克伯格2017哈佛畢業演講

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如何創造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演講中是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億萬富豪對哈佛畢業生的寄語。

羅振宇跨年演講

《羅輯思維》的主講人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已經連續開展了三年了,主題是《時間的朋友》。關於創業、關於市場、關於用戶、關於未來,資深媒體人、傳播人是怎麼看的?抽幾個小時,來聽聽大家都喜歡的跨年演講都在講什麼吧。


作者簡介:賀嘉老師,長江商學院CEO班演講教練,教過1000+高管的演講,現在想帶你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人。


我看過無數個TED演講,在這些演講裡面,有一個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個演講的題目是:《為什麼30歲不是新的20歲》。

我當時看的時候,做了一下筆記,把它分享給你們,希望對你們也有啟發。

30歲會是新的20歲嗎?在傳統的觀念中,確實是的,婚姻,工作,人生道路統統都可以遲一點再做打算。

但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神 經學家等都宣傳,20多歲的時候,正是人生的黃金階段,這個階段,很有可能決定你將來的收入水平,這個階段,也是大腦發育的最後黃金階段,同時,女性的生育也在這個階段達到頂峰。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當你把職業方向、婚姻選擇、興趣發展、城市選擇這些重要決定統統遲到到30多歲再做決定的話,那你不一定能夠處理的了,很多人高估了自己將來會有更多的時間,也是,樂觀主義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避免我們遭受到抑鬱的侵害。

但你的時間真的不多,時間多的,只是你的一廂情願的幻覺。

在演講的最後,Meg Jay給迷茫的20多歲年輕三個建議:

1,即時積累所謂的「身份資本」;

2,善於留意並利用身邊的弱關係;

3,慎重選擇好自己的家庭。

對於一些重大的事情,持慎重的選擇,可以讓你在將來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我的啟發和感觸:

對於演講者提出的三個人生建議,個人覺得還是非常靠譜的。

首先是積累自己的「身份資本」,其實就是發掘自己特有的長處或者優點,並不斷加以培養;其次是利用周圍存在的弱關係,雖然現在我們經常叫喊這個世界是平的,世界的信息是透明的。

但實際上,真正有用的信息,從來都沒有透明過,而且隨著認知壁壘的不斷延續,有用的信息只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所以將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有可能體現在如何找到並利用有效信息這個點之上;

而最後就是婚姻了,其實對於婚姻,很多人都太樂觀了,美國現在的離婚率已經高達50%,也就是說,此時此刻正信誓旦旦說要和你白頭到老的人,很有可能中途就會出局,不論是主動抑或是被動。

但就是因為離婚率過高,婚前謹慎的選擇和考慮,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少將來遇到的各種麻煩。


TED演講《如何培養創造力和自信心》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20a00005484d54b8260", "vname": "TEDu6f14u8bb2u300au5982u4f55u57f9u517bu521bu9020u529bu548cu81eau4fe1u5fc3u300b.mp4", "vid": "a0de59525c50407c814f5658f18ffb81",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20a00005484d54b8260", "thumb_width": 640, "vu": "a0de59525c50407c814f5658f18ffb81", "duration": 703, "neardup_id": 13793613155276785978, "hash_id": 17710700083638493403, "md5": "1d5fafcb0356c47b96e6f351f6261293",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25923939},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7540834}}} --}


對我影響深遠的是未來學家馬丁.福德提出一個我一直挺焦慮的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正在邁進一個沒有工作的未來?如今我們目睹了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餐廳、大型的港口幾乎實現無人化管理等技術的顯著進步。我們對此問題的關注日益激增。

他指出:這一問題在過去人們就已經多次提及,也許我們真正應當擔心的是這次的情況是否跟以往的有所不同。人類一直擔憂,自動化會取代工人進而導致大量的失業,從二百多年前的英國盧德運動開始,這種擔憂至今沒有停止過。猜在座各位,多數沒有聽說過「三次革命報告」,這是一個傑出的報告,出自一群優秀人才只手,其中包括兩名諾貝爾獎得主。報告指出,世界正處在經濟和社會動蕩的邊緣,因為工業自動化將會導致大量工人廈工失業,會激化社會矛盾。這份報告就在1964年3月。現在五十多年過去了,世界並沒有大規模出現這樣的情況。

新技術勢必席捲整個工業世界,並取代所有的崗位。但但與此同時,科技進步也將帶來全新的變化。在未來,新興工業將會興起,勢必產生新的用人需求。未來會出現全新的工作,有的甚至今天我們根本無法想像,這邊是迄今為止的故事,一直都是樂觀的。事實也證明,新的工作通常遠勝於舊的工作,更有吸引力,工作環境更為安全舒適,掙得更多。

但是,未來的人會分為兩個比較極端的人群,聰明的人更聰明,不聰明的人更不聰明,因為設計科技人不斷升級打怪,讓事物操控變得簡單。知識產出的更聰明,因為事物操作傻瓜化,兩類人就分化出來了。所以不聰明的人群,他們的職業可能將受到極大的打擊。這不單單會影響藍領的工作,還會進一步影響到白領的工作。

但是在未來學家馬丁·福德看來,以後可能建立制定全民基本收入標準。但無論如何,對於未來人工智慧化時代的來臨沒有必要太過焦慮,但建議,我們要終身學習,不斷地適應社會,對未來保持樂觀的心態。

我覺得對於未來帶來的人口無用化,這個Ted視頻非常有用,它對於警醒我們非常有用。我想說一句話,對於未來,識時務者為俊傑,蘇格拉底也亦言關注現實,才能幸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