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姓王名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諱,後人稱之為明君或者明妃。杜甫的詠懷古迹·其三第一句便是: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這裡的明妃即是王昭君。

漢元帝不可能寵幸所有剛剛入宮的宮女,於是把畫像作為選擇標準。當時被選入宮的宮女紛紛賄賂畫師毛延壽,只有王昭君,或自恃清高,或自恃美貌,不屑於這種勾當,於是畫師毛延壽對王昭君不滿,故意醜化王昭君。

關於昭君出塞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這裡介紹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漢元帝看了毛延壽給宮女畫的畫像,未見真人,自然不會看上王昭君。於是王昭君長期不能得寵,久之便心生獨守空房的怨意。竟寧元年,匈奴親求和親,王昭君主動請纓遠嫁塞外。

第二種說法:匈奴入朝請求和親,漢元帝自然不願意把喜歡的給匈奴,於是把根據畫像沒選上的遠嫁匈奴,匈奴一看王昭君貌似天仙,果斷選擇王昭君,對漢元帝是感激涕零,漢元帝見王昭君傾國傾城,腸子都悔青了,但是君無戲言,不得不忍痛割愛。

我們回頭看看杜工部《詠懷古迹》全詩: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第二聯,朔漠、獨留、青冢、黃昏等詞有凄涼悲慘之意,不像是王昭君主動和親,第三聯說畫像怎麼能看出美醜,一是說漢元帝眼瞎,不識昭君美冒,暗指當朝統治者眼瞎,不識杜甫大才。可見杜甫認為王昭君遠嫁匈奴並非自願,乃漢元帝所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