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結構的改變動力源自外部市場。

機器替代藍領,軟體替代白領!

智能化會倒逼公共網路出現,也就是全民持股的公共網路平臺。這種全民持股的公共網路平臺是私有化與公有制的融合點。你可以說它是絕對私有化,因為每個人直接持有,股權屬於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你也可以說它是絕對公有制,因為全民都持有股權。在公共網路之上,每個人可以以股權為抵押,發行提貨權。提貨權是公共網路的負債,提貨權的發行量由社會生產效率決定,從工業化到所有領域實現智能化,每個人可以發行提貨權的數量會不斷提升。社會的包容度和幸福指數也會隨著提貨權的發行量的提升而不斷提升。

量化來看,假設中國人創建了一個在支付寶功能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公共網路。這個公共網路有56億股原始股權,被註冊人、創新者、傳統企業、投資人四方按照某種標準演算法瓜分,持股人可以以1股為抵押發行1000USDT提貨權,這個系統會內生56000億UDST提貨權,這些提貨權投向創新項目,會產生更多提貨權......傳統金融系統的債務會因提貨權規模的增加而被對衝掉,所有智能化創新領域會獲得充足資金,全面智能化的實現將只是時間問題。當中國全民智能化實現,中國人的人均工作時間降至1人1生只需工作4年時間,那麼,社會矛盾會因社會效率的飛躍而逐漸消失。彼時,《1984》結構的國家很容易發現身邊的老大哥的聚變,只要其引入這一公共網路,其傳統權利結構會快速瓦解。對統治者而言,他們會發現壟斷權利已經失去意義;對被統治者而言,他們可以通過公共網路打破信息與技術的封鎖,獲得思維上的解放。

因此,我個人認為:《1984》結構在崩塌之前,外部市場的創新已經完成,外部市場願意真誠的幫助《1984》結構,而《1984》結構亦會發現:外部市場根本沒有剝削與壓迫他們的主觀意圖(智能機器已經完成了幾乎全部的價值創造),統治階層將失去愚昧公眾的假想敵。沒有假想敵的《1984》結構會快速投向自由市場懷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