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6/01 00:07 【本報訊】

「聽覺」是上天為我們量身訂做,用來接收環境回應的一個重要感官功能。有時我們總是需要調高音量才能與身邊的長輩交談,甚至產生會錯意而發生言語爭執的溝通問題,而聽覺是會隨著年齡逐漸流失,因此,隨時注意自己現階段聽力程度,如有明顯或嚴重的聽力損傷問題,建議諮詢耳科醫師及聽力師相關助聽輔具的使用,以提高生活與溝通品質。

 

臺灣聽力語言學會葉文英理事長表示,許多人可能不瞭解聽力損傷的重要性,她舉自小因病奪走視力及聽力的海倫凱勒說過的一段話,「若我能恢復視力或聽力,我願能聽見,因為看不見使我與事物隔絕,聽不見卻與人隔絕」。多數人都認為失去視力會造成自身安全上的隱憂,但其實失去聽力除了直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外,亦會造成個人安全的盲點,甚至可能提早引發老年失智症。

 

葉理事長表示,自己曾遇過年逾70的老翁欲強行穿越馬路,未聞身旁呼嘯而過且狂鳴喇叭的汽車,所幸一輛小客車駕駛緊急減速後輕微撞上,老翁因飽受驚嚇而送院,醫師檢查後發現該老翁雙耳聽力損傷嚴重,卻因不願意使用助聽器而險釀生命意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聽力損傷是老人失智症引發因子最關鍵的因子之一,如能及早使用助聽輔具不僅提升溝通品質及安全考量,更可持續提供大腦中樞語言區的刺激,延緩失智症發生時間。

 

葉理事長強調,目前對成年人因外力或年齡老化所引起的聽力損害,仍須仰賴民眾自身察覺就醫,若對自身聽力有疑慮者不妨主動上網,請上中華民國慢性病患關懷協會主辦的「聽力保健專案」,做線上聽力問卷評估,如有疑慮還是建議民眾諮詢耳科醫師,不要忽視重要的感官功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