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走之路 

                              佛洛斯特1874-1963

兩條路岔開在黃樹林裡,
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走,
為過客,我久久佇立,

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彎進灌木叢裡頭; 

我選了另一條,同樣不差,
並且說不定更值得一試,
因為它綠草蔓生,乏人踩踏;
雖然論旅人足跡的多寡,
兩條路委實難分軒輊,

 
而且那天早上它們同樣滿覆
尚未被腳步踩黑的葉片。
啊,我把第一條留待他日!
但我明白路與路綿延無數,
我恐怕難有機會重返原點。 

我會長嘆一聲將此事述說,
在很久很久以後的某地:
兩條路岔開在樹林裡,而我——
我選擇人跡較少的那條走過,

竟讓眼前的一切有如此差異。

 

        這首詩選自陳黎/張芬齡編著的「詩樂園  現代詩 120 首賞析」,看完這首詩後深深觸動著我的心,因為回想起自己的人生,每一條岔路都代表著人生的選擇,選擇了其中一條,勢必得放棄另一條未知的路,人生風景也大不同。

        我年輕時只唸國中一學期便沒再唸書了,後來出社會打零工賺錢,做了一段時間後便到成衣工廠當小妹,當時老闆有承諾大家,凡是做完一年後,表現不錯者可開始學習平車、拷克等較難的技術;但經過一年後,身邊同事有些都升職了,唯我沒升,我自認平日工作認真,難道還要繼續當小妹嗎?愈想愈氣,於是我拿把剪刀朝衣服剪去,結果被領班發現,他問我為何把衣服剪破?我說了大家都升職為何我沒升之類的氣話,結果他說要帶我去見老闆。

       老闆看到我也明瞭我的決心後,反而下令也讓我升職學習更深層的車衣服技術。隨著老闆與日的對我更加器重,我卻做到二十歲與現在的先生結婚,工作也辭職了。陸續生了三個小孩,我邊帶小孩邊在家接案車衣服,人生整個青春期都在帶小孩及辛苦賺錢中度過。我那時的想法只想賺更多錢,讓生活好過些,每天沒日沒夜的車衣服,先生也同樣為家計在外奔波。一直到我三十九歲,日子好過些,心中竟浮起想繼續唸書的念頭。

        有唸書的決心後,我在南港國中唸夜補校,因為對自我要求高,及與人為善的態度,我當了二年的副班長,畢業時得到議長奬的殊榮。四十九歲唸汐止秀峯高中,我當了二年半的班長,畢業時亦得到議長奬的殊榮。高中畢業後,有考上德明技術學院的專科進修學校(二專) 財務金融科,但去唸了幾天發現自己沒有商科背景,唸起來很喫力。後來辦休學,另外考上康寧護專二年制夜間部高齡社會健康管理科。

        年輕時中斷學業,使得我的人生大為轉變,二十歲花樣年華的青春,正是年輕人到處玩樂的時期,我卻選擇進入婚姻並連生三個小孩,往後十多年的人生走得格外辛苦。到了中年時期,本是生活穩定之時,雖身體視力都大不如前,但我依然選擇為理想奮鬥,進入了長達八年的求學生涯。一路走來,我對自己所走的每一條路盡心盡力,扮演好人生每個階段的角色;人生沒有對或錯的抉擇,只有看你會不會佇足欣賞自己所創造的每幅人生風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