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割了一年韭菜後,周鴻禕又將目光回到了美股市場。

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晚間,也就是幾個小時後,周鴻禕的360金融將登陸美股市場。

360金融更新赴美上市招股說明書,股票代碼為「QFIN」。招股書顯示,360金融的IPO每股定價區間為16.5-18.5美元,計劃發行310萬ADS(美國存託憑證)。360金融原本披露計劃登陸紐交所,日前卻又轉投納斯達克的懷抱,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360金融募資金額從最高2億美元,大幅縮水至最高5735萬美元,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集團公司從美股退市後,旗下的360金融卻又急匆匆赴美上市,周鴻禕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一、規模再縮水,募到的也是美元和其他互聯網金融巨頭相比,360金融的先天劣勢,是持有的金融牌照太少了。沒辦法,周鴻禕2013年時還在說,不打算涉足互聯網金融。由於起步慢了半拍,360金融目前僅有網路小貸和保險經紀兩塊牌照,沒拿到最重要的銀行牌照不說,連門檻比較低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沒有。

360金融要想奮起直追,首先得增強自身的資金實力。但2018年上半年,360金融凈虧損5.72億元,不滿足A股上市的硬性條件,而美股的上市門檻相對寬鬆,集團公司又曾掛牌多年,熟門熟路。今年中概互金股確實不再受美股追捧,宜人貸、樂信、拍拍貸等公司大多跌破了發行價,而今年上市的品鈦、小贏科技等,股價表現也不那麼理想,360金融主動大幅縮減募資規模,恐怕也是順應市場的無奈之舉。

但規模再縮水,募到的也是美元。

而且股東結構表明,周鴻禕家族將是此次360金融上市的最大受益者。周鴻禕身為360金融董事長,並不直接持有股權,而是讓其家族通過Aerovane Company Limited間接持有14.1%的股權,系360金融的第一大股東。二、資金方太集中,急需拓展新來源

360金融的核心產品是360借條,另兩大產品360分期和360小微貸,直到今年9月才剛剛推出。

和螞蟻借唄類似,360借條即現金貸業務,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撮合批准信用額度用戶數量達960萬,累計放貸量為944億元的貸款,貸款餘額為347億元。這項業務的收入佔比,在360金融的總營收中約為68%,即撮合貸款服務和貸後服務。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凈營收為13.86億元。

對於風險偏好不合適的借款人,360金融也會將其介紹給其他資金方,收取介紹費。顯然,要想擴大上述業務規模,360金融需要擴大自己的資金來源。而招股書披露,360金融資金方集中,截至2018年9月30日,其前五大合作金融機構提供了約50%的貸款資金。若資金端合作夥伴出現問題,平臺會受影響。收割美股韭菜,補充360金融的發展資金,順便讓自己的家族大賺一筆,這或許就是「紅衣主教」周鴻禕的如意算盤。瞭解更多消費金融內容,歡迎關注「消金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