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存在电影「海王」的部分内容剧透,尽管个人认为并不影响观影体验,但还是请读者慎重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若具备对最终幻想15的初步了解,本文的阅读趣味将更为独特


哈姆雷特一直是被电影界广为使用的剧本原型,上一世纪末迪士尼靠著一部动物版哈姆雷特「狮子王」正式宣告了自己重振旗鼓杀入屈指可数的影视公司王者宝座,而本世纪同样是以哈姆雷特为原型的「十年磨一剑」之作「最终幻想15」则落得与之完全相反的境地,FF15凭借其「出色」的项目管理水平和「天马行空」的剧本改编质量成功逼得制作人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引咎辞职。

恰巧,前段时间上映的「海王」也是这种王子复仇记式的剧本,其剧情深度(不考虑整个DC宇宙的交互,只谈影片本身所呈现的剧情)相比于FF15隐藏在背后经过新水晶神话阉割而成的庞大世界观实在不值一提,但本片却凭借著看菜碟吃饭的剧情驾驭能力使得这一略显俗套的王子复仇记在电影语言中焕发出了应有的生机,以致于本人观影期间一边频频感叹导演为完全可一笔带过简略交代的剧情专门拍了大场景的烧钱行为,一边不由得把剧情框架大致相符的FF15和本片进行对比,哀叹FF15空有角色、场景和世界观而呈现效果反不如后者。接下来本人将尝试对两者的异同进行列举,并以海王的剧本结构为标杆对FF15提出十分马后炮的改进方案。在这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并非DC粉,就连漫威系列电影也只是随大流地胡乱看过几部,对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并无深入研究,因此下文中针对「海王」电影的讨厌仅限于电影作品本身,不涉及漫画原作与DC宇宙,若有事实性错误还望粉丝谅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海王」与FF15在宏观剧情框架设置上的相同点:

  • 均为王子复仇式电影,讲述了一个生世悲惨(从小「以为自己」没了娘)或是遭遇丧亲之痛(从小「真」没了娘再加上爹地在自己游山玩水的时候突然驾崩)的王子历经艰险获取法宝(btw,在同为王子复仇记电影的「狮子王」中辛巴不需要神兽和法宝的协助,只靠和女主合鸣一首世界名曲就徒爪打败了刀疤——啊……爱和音乐的力量啊)后击败伪王重登真王宝座的故事
  • 女主均为与男主结为连理的邻国公主,并在主角寻得法宝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 均涉及到与义大利相关的场景(FF15水都原型为威尼斯)
  • 所要找的法宝不是先王的武器就是跟水有关的神兽
  • 剧情发展过程中涉及多个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频繁变更
  • 反派动机看似邪恶,但实则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海王」中向人类复仇,FF15中反抗当前王族对自己多年前的打压)
  • 男主均自带蠢萌属性

通过上述的比对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一个故事的主要角色关系、角色动机、故事背景拟定后,整个剧情发展套路已呼之欲出。但两部作品在剧情的呈现效果上可谓是天差地别。基于大家已知FF15的剧情演出效果一塌糊涂,因而我此番比较并非是对「海王」剧本的吹捧——这部电影只是以高于及格线的水平讲顺了一个基本的王子复仇记故事并成功在观众心中立住了部分配角的形象而已。正因如此,温子仁导演将一个平淡无奇的套路化剧本打造成一部质量尚佳且十分卖座的爆米花电影所使用的技巧正是值得手握庞大世界观和纷繁混杂原始剧本却搞砸了有关剧情的一切的最终幻想15团队应该学习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单独分析「海王」的剧情实则乏善可陈,只有在与FF15进行比较时才能发现剧情设置上的闪光点,因此我们先来看看FF15的剧本到底搞砸了哪些东西。当然,考虑到游戏的交互性要求和担任社内看门大作所必须具有的紧跟时代的内容(此处特指开放世界),FF15剧本毕竟要为游戏性作出诸多妥协,可供作出建设性修改的余地已所剩不多,我们作为粉丝也可以谅解现在的剧本实则已是制作团队在当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作出的最优方案,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这些真爱粉在时隔两年连官方都已对游戏的死亡盖棺定论(两周年葬礼纪念活动)的情况下,在看到一部剧情框架与之类似的爆米花电影后,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感情对FF15进行这番马后炮式的评头论足

1.「FF15」我们真没时间做反派线了 VS 「海王」我甚至可以给你设置双反派

如上所述,两部作品中的反派看似邪恶,动机却都存在一定的正当性易于让观众产生共情,如果刻画得当很容易让反派形象立体化甚至使观众不知不觉代入到反派身份中,唤起对正邪双方的道德思辨。但FF15在反派刻画上显然是站在一座值得深挖的矿藏上刨了两爪子土便撂挑子走人:在实际故事中缺少对亚丁行为动机的展现与故事线的描述,他总是在剧情需要一个推动点或是一场与反派势力战斗的情境下被匆忙地推到玩家面前,给予玩家一点旅途上的帮助或是阻碍,甚至是通过在玩家游戏过程中提供台词念白然后最终被粗暴打倒来起到一个反派在故事中所应发挥的基本作用。就连官方在决定对后续dlc计划停止输血、大幅删减原先安排的内容时都仍然保留了亚丁篇,足以见得官方都认为反派形象的单薄化是一个比游戏中女性角色存在感严重缺失更为影响游戏体验的部分

相比之下,「海王」对反派的处理则要老套成熟许多,得益于两个半小时的片长,导演可以拨出充裕的镜头来刻画伪王的行动方案,以致于让本片的反派都能收获一堆迷妹;本片的第二反派黑人佣兵甚至也都拥有足够的镜头告知观众其处处与男主针锋相对的心理动机,从而避免了沦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忠狗式打手角色。相比于反派的刻画,「海王」对男主的描写反倒不足,除了影片刚开始由于父亲遭劫怒而下海以外,大多节骨眼上的战略选择往往都还是依赖于足智多谋的女主的抉择,男主只是在小的战术层面负责提供奇技淫巧(比如模仿匹诺曹钻进鲸鱼肚子)以及进行尴尬的卖萌以缓解女主苦大仇深的严肃气场。这点上倒是与FF15的男主刻画颇为相似,但男主不够出彩,总得有别的地方来填补填补吧?「海王」选择了双反派配置,而FF15这边干脆安排了一套四人主角团。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说,诚然这一设计对战斗机制的创新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并且还通过一路上同伴的絮絮叨叨填补了前期开放世界期间主线剧情的薄弱,但对于游戏本身而言,或者说对于FF15这一个本应通过正反方对立烘托出世界观宏伟氛围的3A项目而言,这一设计完全不能弥补反派形象的缺失对世界观塑造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

作为游戏而言,我们固然不能期望FF15与「海王」一样花大量的篇幅描绘亚丁和帝国国王这两个反派的行动线索,但以影像片段的形式在开放世界的主线流程之间进行回顾恐怕未尝不可吧。在前期的开放世界部分的主线剧情中,很大的任务重心放在了前往历代路西斯王陵墓获取先王武器上,既然艾丁与路西斯亡国的爱恨情仇早已产生,何不在每次主角一行获得先王武器后便以影像的方式通过先王视角叙述艾丁的故事?当然,这一设定可能会与现有剧本中主角在初期并不知道艾丁是帝国宰相的设定有所冲突,但这一矛盾是可以通过类似于柯南中的黑衣人影像的处理方式进行解决,并且这一段剧情重在描述角色背景而不需要实际的角色形象,因此在现有设定上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考虑到FF15发售后还要通过首日补丁来抠抠索索地填补主线剧情中的过场动画,给当时的项目组增加制作用于描述反派的过场动画的负担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一建议仅仅是从「应为」的角度上考虑FF15应如何最小成本地丰富对反派的描绘(毕竟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再出一个dlc了),而对当时的开发团队来说并无值得采纳的实践意义。

2.「FF15」我们真没时间做女主线了 VS 「海王」壮哉我大女主

说完了必不可少的反派我们再来说说同样必不可少的女主,FF15被广为诟病的缺点中若说初版的13章可以排第一,那么女主的全程酱油加莫名其妙的中途便当绝对是稳稳的第二了。按理来说,这一王子复仇记式的剧本中,女主的基本作用是——担当男主的青梅竹马,先在故事前期刷个脸熟,然后在后半段王子在关键的宿命对决中落败/自我迷茫忘记背负的使命时提点王子、找回勇气,最终跟王子一同打败伪王,陪王子一同登上真王宝座。而「海王」的女主凭借其爱丽儿式的足智多谋(红发绿衣的搭配实在是让人以为自己在看小美人鱼真人版,总感觉下一秒就要在水中高歌一曲Part of Your World),不仅超额完成上述任务,还分别解锁以下成就:

  • 救男主老爸一命(辛巴真后悔当年出去淘的时候没有带上娜娜,要不然说不定娜娜也能突发能力救老爸一命)
  • 在男主第一次宿命对决失败的危机时刻助男主逃出生天
  • 教育男主各种亚特兰蒂斯历史知识以寻找先王的三叉戟
  • 协助男主寻找神兽
  • 协助男主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
  • 协助男主参加最终对决

我们再反过来看看FF15这边女主都干了些什么(此处仅考虑游戏部分,不考虑电影「王者之剑」中露娜的戏份):

  • 与男主通信(全程未与男主见面且镜头少得可怜)
  • 在水都召唤利维坦然后惨遭亚丁毒手直接便当
  • 在结局中的梦中/平行世界婚礼中与男主完婚

over。

简而言之就是电影里那个欧美脸露娜都比你戏份多啊喂!

然而,就算我再怎么能理解制作团队当时由于工期原因或是一开始制作的女主太过依赖男性可能会遭遇女权主义者反对以致于掀桌重做了女主部分,这少到可怜的女主戏份也根本就不是一开始说好的哈姆雷特式故事的基本配置。其实只要制作团队稍微换一个脑筋,或者说田畑端不沉溺于通过给角色疯狂发便当来让玩家形成剧情精彩感人的错觉的坏习惯(没错我说的就是「最终幻想7核心危机」和「最终幻想:零式」,前期摸鱼划水后期剧情急转直下开始狂发便当是不是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露娜要牺牲也完全可以在剧情进阶到更为关键的时刻牺牲。

依我的个人观点,可以如下这般修改水都之后的剧情——水都一战中露娜大可不必直接牺牲,将伊格尼斯眼睛失明的配置转移至露娜身上,然后露娜入队陪伴玩家前往帝都,在接下来的几章中让玩家通过共同战斗培养对露娜的感情;在关键的十三章中,安排露娜在男主与亚丁之间的宿命对决中为拯救男主而牺牲,以便为平淡冗长的这一章制造戏剧冲突,并正式宣告整个艾欧斯星球步入长达十年的黄昏;待男主再度醒来之时便是顺理成章的复仇之战。如此一来剧情冲突和人物动机岂不是水到渠成得多?

虽然不知道制作团队是出于不敢反驳田畑端对女主命运只手遮天的安排(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用露娜来代替史黛拉真的那么有必要么?),还是认为在中途通过补丁更新大幅修改人物命运会让首发通关玩家精神分裂,亦或是出于后期贩卖dlc的需求,现在FF15的后续更新计划基本上已彻底凉凉,露娜在FF史上最低存在感女主的地位基本也已盖棺定论,希望未来以哈姆雷特为原型的游戏/影视作品能好好以「海王」为楷模塑造更多不仅仅是以道具保管者身份而存在的精彩女主。

3.「FF15」我们在游戏发售前三个月还在改剧本 VS 「海王」哈姆雷特裹上鸡蛋液,隔壁小孩馋哭啦

说完两个关键的角色戏份,我们再来看看两个作品的剧本结构所产生的戏剧张力。 作为老生常谈的王子复仇记剧情,这一类型作品的戏剧张力其实早已内化在约定俗成的剧情结构中,大的戏剧冲突点包括——男主父亲遭遇劫难从而接受命运的召唤重回海底、男主与反派的第一次命运对决、反派通过合纵连横成为海底领主、真王与伪王的最终决战等,幕与幕之间松弛有度、有起有伏。除此之外「海王」在剧情上做的两件加法——为女主增加戏份,增加对次反派的展现——更是为简单却百看不厌的剧情锦上添花了一把,再加上大手笔的场景堆砌在视觉上喂饱观众,这一连串操作引得大家连呼「真香」。

而对比FF15这边:在前人已打好大纲相当于白送了一个基础分的情况下,剧情却因为野心太大但又实力欠缺,从而导致原有的计划来回删减又修修补补弄得个千疮百孔,更可怕的是后续更新的诸多dlc打一开始就只是向群众邀功以表示自己有努力修补的意愿,但压根就没指望靠这几个支线dlc好好讲圆主线故事,要不然最初的dlc就应该是露娜dlc而不是壮壮,以致于就算加上两年的各种补丁和dlc,整个剧情依旧是一盘散沙。

在这个情况下,FF15除了后期的强行便当强行十年后感叹兄弟情以外基本没有任何剧情张力可言,而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要由占据了太多开发资源但却未能对剧情推进上有所裨益的前期开放世界背锅。既然后期有女主便当、团队内部反目、反派交代身世及世界观、十年后世界剧变等这么重要的情节,为什么不能匀出来一点到前半部分一个个慢慢抛出来而是要像一列失控的过山车一路带著玩家满头黑人问号地狂奔至结局。

在我看来,前期完全可以用开放世界的主线流程承载更多重要剧情(而不是从最终幻想:零式中拉过来凑数的帝国军事基地RAID)。例如,收复泰坦召唤兽一战中,亚丁便可与主角进行第一次宿命对决并以主角的落败而告终,在此基础中亚丁告知主角一行自己的真实身份(结合前文中在寻找先王武器的过程中逐步透露亚丁的历史背景的设计),从而让玩家在这一阶段对反派的概念更为清晰,从而强化代入游戏的使命感;接著在水都的剧情便如上述第二点所提到的一般让露娜从此一战后加入战斗,但在十三章的第二次宿命对决中惨烈牺牲,从而便又形成了两个剧情高潮;十年后的世界加入现在皇家版中的新王都地图使用小范围的开放世界形式延长流程,并为最终的第三次宿命对决提供前戏铺垫。如此一来整个剧情都能保有一定的剧情张力,不至于如现在一般四分五裂。


综上所述,「海王」便是这样一部在王子复仇记结构上把诸多要素做到了工作水准上的极致让人观感良好,以致于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两年前以同一题材扑街的FF15并为之掬上一把辛酸泪。

但还是之前提到的老话:考虑到FFV13经过主创变更和诸多早期开发人员流失之劫,再加上后期赶工严重,作为粉丝可以谅解现在的FF15剧本实则已是制作团队在当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作出的最优方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看到其他相似作品后不禁还为当初那个自以为是惊世神作的阿斗扼腕叹息,并以自己的方式提出马后炮式的改进建议。但愿就如FF15结局中的梦中婚礼一样,在某个平行世界中,有一群人会像如此吹捧荒野之息/奥德赛/大表哥2一般吹捧著那个世界中的神作——Final Fantasy Versus 13

谨以此文庆祝/哀悼最终幻想15两周年,愿未来还能有最终幻想16。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