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的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孩子:他們任性、自私、刁蠻、霸道、冷漠、沒有責任感、沒有同情心……

  而造成這些不良表現的背後,我們發現了“罪魁禍首”,原來是父母對孩子的縱容、寬恕、視而不見。在這些父母看來,孩子小不懂事,長大後就好了,現在根本不用管。

  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孩子的成長,就像是一顆小樹。小的時候,你發現它長歪了,趕緊去修剪、扶正,還是有機會變好的;如果對它愛理不理,或者想等以後再去修理,等到那一天,你會發現改變現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渾身“毛病”的孩子,今後成才的可能性非常小。

  正是因爲這樣,我們才提倡父母使用“獎罰分明”的教育方式。孩子做得好了,可以給予獎賞,孩子犯錯了,必須要接受懲罰,這樣才能讓孩子心裏有“是非觀念”,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

  睿睿小時候非常霸道,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經常會特別強勢,甚至欺負小朋友,導致小朋友哭鼻子。如果是一些熊家長,或者是對孩子嬌生慣養的家長,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們之間玩耍,鬧點矛盾、磕磕碰碰都是很正常的,也不會怎麼樣,而且他們還覺得自己孩子有本事、挺勇敢。

  但睿睿的媽媽不這麼認爲,她認爲這種行爲如果不趕緊糾正,長大後不僅會遇到很多麻煩,更容易喫大虧。爲了孩子的以後,每次睿睿欺負了別人,媽媽都會要求他給別人道歉,而且回家後還要接受“面壁思過”十分鐘。當然了,當睿睿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媽媽也會給睿睿一個很大的擁抱,誇獎他知錯能改,是個男子漢。

  雖然睿睿比較霸道,但是內心特別的善良。每次遇到了一些有困難的人,睿睿總會主動提出幫助別人,而且特別的有擔當。也正是因爲媽媽的“賞罰分明”態度,讓睿睿認識到了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錯的事情能及時糾正。

  現在睿睿已經考上了重點高中,有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學習成績中上等,性格非常開朗,一直是父母的驕傲。

  “懲罰孩子”一定要注意這兩個關鍵因素

  1、重視孩子第一次犯錯

  孩子有壞習慣,都是日積月累的一個結果。當孩子第一次犯錯時,很多家長並不重視,等時間久了,發現問題嚴重了,纔開始去管,這時候孩子會很難改正,甚至會因爲你的約束,而更加叛逆。比如孩子說話囂張、目無尊長、小偷小竊、趾高氣昂……

  家長若是在孩子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就果斷出手,去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爲,效果會非常好,等於把孩子的“惡念”扼殺在了搖籃裏。比如孩子第一次出現說髒話、打人時,家長們能嚴肅的批評,並且告訴孩子這種行爲是不對的,在孩子心裏,就會把這些行爲歸納到壞事情行列。

  2、賞罰要合理,以愛的角度出發

  懲罰孩子不是目的,也不是結果,更不是爲了發泄憤怒的情緒。我們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了哪裏,爲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以後應該如何改變。

  大學同學小趙回憶起過去,他說,小時候自己特別的調皮搗蛋,經常闖禍。每次媽媽知道後,都會把自己狠狠的揍一頓,可每次媽媽揍完自己,又會抱着自己偷偷的流眼淚。那時候雖然自己小,但是也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和無奈,所以自己想要犯錯的時候,就會想到媽媽傷心的一幕,然後就會收斂許多。直到現在,自己從來沒有恨過媽媽,因爲知道媽媽是爲自己好。

  不管你是採用什麼懲罰的方法,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是有愛的,正是因爲你愛他,纔會去管他、教育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