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奧數的討論,已經形成了風暴,我前面寫了《正本清源奧數的似是而非》,對奧數的認識,很多是突破普通人常識的,這裡我們要寫的,就是奧數提供的頂尖區分度。

《奧數的區分度到底有多大》

奧數對孩子的選拔,區分度巨大,而且是客觀數據,不好造假。這也是因此被淘汰孩子血淚控訴的原因。而有的無良教練要配合禁學部的政治正確,非要說全民奧數選不出真正的天才,你要看了奧數帶給孩子的區分度,他在圈內肯定也是明知的,就知道他是怎麼樣的胡說了。

其實為啥很多名校選擇奧數作為選拔的補充,除了奧數是某種智商的反應之外,還有就是區分度極大,只要加大一點難度,大批的孩子就要下來,就算是頂尖的孩子之間,也會被拉大很多,根本不是沒有區分度,你可以看看每一次最後的高聯決賽,分數的差別有多大就可以了。奧數的選拔偶然性很小,客觀性很強,至於泄題作弊啥的,高考還有作弊呢,比起文科評分,強太多了。

因此某個奧數教練說全民奧數導致選拔不出來真正的牛娃,就是胡說。他這樣說既可以不得罪那些禁奧的禁學部領導,同時也可以推卸自己帶隊成績不佳的責任。業內人士這樣的昧著良心說話,為了自己的私利說假話,導致全社會輿論的錯誤判斷。類似的現象在中國社會很普遍。

一、奧數到底區分度有多麼大?超過外面人的想像!可以從奧數某機構一個年級的分班層級看出來:

大家可以看看學而思在當年沒有被嚴查下的分班。現在嚴查後改了各種只有內部人才搞得清楚的序列,打亂了原來的層級,讓你看不懂,同時教學已經嚴重扁平化了。在兩年前,學而思在北京是有十二個級別的,每一個級別的的前三名到另外一個級別就變成後三名,如此級數累進,你可以知道差別多大了嗎?當時的級別是:基礎班、啟航班、提高班、尖子班、尖子A班、尖子A+班、超常班、超三班、超二班、超一班、目標班、集訓隊!這些班次你到前台測評最多是能夠上尖子A+班,往上叫做超常體系,是只有杯賽和特別選拔你到了級別才可以在家長的APP上可以報名。牛娃是山外有山,對此十二個級別之高山,如果你覺得集訓隊就到頂了么?集訓隊是分A隊B隊的,更進一步是集訓隊裡面,還有多個是跨級的低年級孩子呢!人家是比你晚一年的,甚至晚兩年的在頂級班的都有。所以有句話叫做「比奧數要往上看三年往下看三年,牛娃都不在本年級。」小女兒當年是北京學前杯賽的第二名,結果發現同班也是學前的孩子,是跳了兩個年級的全北京杯賽第一名。6歲的時候跳兩級比你十幾歲的時候跳五級都厲害,越小越難。

機構的分班級別裡面只有基礎班是真的給數學課內補課的,知道補課的也是有概念的,到啟航班就是普通學校班內優秀的孩子了,到提高班就是可以普通小學班級的班內前三沒問題的孩子了。小學數學課內考試,經常半個班以上滿分,他們都是課內滿分的孩子哦!到尖子班、尖子A班、尖子A+班,則是普通小學校內優秀到重點小學校內優秀的水平了。最高到尖子A+班,是可以前台測評進入的,後面的超常系列,則是必須杯賽才可能,而且進入超常的孩子,就超過了小學的數學老師水平了,在弱區可以區內前列,這些孩子都是各種奧數杯賽一等獎的實力了。而目標班則是全市的前幾十名的孩子,集訓隊是另外選拔出來的競爭全國總決賽獎項的孩子。只有取得了奧數杯賽的北京市一等獎,才有資格去參加集訓隊的選拔。

學而思的各個班型的測評和教育,是非常智能化的,而且有深入研究的課件,是所有學校都不可比的,我對此曾專門寫過文章《教育產業的未來是智能公司》,學而思每年研發投入10億元,研究人員5000人以上,以後還計划到萬人,與世界和國內頂級機構合作,還有博士後工作站,這個層次,比禁學部的研究機構不知道強了多少。這樣的研究,就是對每一個層級,選擇出最好的教學方式,學而思已經積累了多少萬個學生的案例,這個大數據的支持下,一般的名師也比不了,因此在這個角度說,全民奧數真的是一個總體的提高,而我的立場,一直認為中國教育的核心,不該在這樣VIE結構的美國上市公司控制,應當國家來控制,但反對他們控制,不能以禁止奧數傷害根本的方式進行。

奧數等級其實是孩子努力的成績,所有的孩子都從幾歲測評。開始的是尖子班、提高班,孩子一級一級的考上去的。同時每年的考試也降級,降級的孩子也很多,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大的壓力。更進一步的就是孩子和家長在一起聊天幾句,只要問問你家孩子學而思上的是什麼班型,立即就可以知道你孩子在北京每年30萬小學生裡面的位置是啥位置。如果你沒有上過奧數,是鄙視鏈的最底層,那麼在基礎班的孩子水平,都要比你家孩子高得多!只不過在教委的嚴查下,學而思現在班型混亂,同時學而思走向去名師化,學而思的名師到了摩比,另外還有一些精品機構比如傑睿起來了,原來的高思優才也是高端路線,牛娃後來就分散了。

二、對奧數的區分度和選拔,進一步的數據,我們還可以用著名的奧數杯賽——迎春杯賽的各級成績情況說明一下:

在北京現在算上非京籍的孩子,每個年級大約是有30萬小學生,參賽的大約一萬多個孩子,平均下來3%,都是每個班裡的第一名的樣子。孩子們平時在學校考試,半個班的滿分,所有的參賽孩子都可以在班內輕鬆次次滿分的。所以對此不知道的家長,都滿懷希望的參賽,對孩子參賽可能會不及格乃至於得零分,是沒有半點心理準備的。

迎春杯的初賽複賽杯賽為了沒有太多的零分,採取了特殊政策。迎春杯是有一道送分題的,送12分呢!這個送分的題目是對這個考試的調查問卷,只要答了就有12分,而且第一題肯定是一個課內知識水平的計算題。即使是這樣,初賽的平均分也只有30多分,作對3道題目,就有機會進入複賽了。華羅庚杯賽也有送分題,做法是一道事先公開的題目,大家事先做會,考試答上即可。這些都是組委會為了分數不要太低,不要零分太多的用心良苦。不過只得到送分題的也有30%左右,那就是課內的計算題,計算量大複雜一點,孩子也算錯了。

進入複賽,只要作對一道題,不得零分,就是三等獎!而且複賽也是第一題是課內計算題,也就是算對三等獎到手。三等獎得獎的是2、3000人,大約與北京的重點中學的招生人數相當,但得到零分的也很多,也有30%的孩子。要等到一等獎,只要做對5道題目左右就很有希望,而整個複賽不算送分的題目總計11題。總計一等獎大約500-700人,與北京頂尖的人大附早培、清華附優才和八中的少年班素質班的招生相當。

迎春杯複賽得到省級一等獎的只有少部分能夠進入全國總決賽。在北京要進入全國總決賽,也就是大師賽,是複賽前50名可以進入大師賽個人賽(基本是各個機構選走當代表隊了,個人很少),每個機構選自己隊里的前幾名組成機構隊參賽;每一個地級市的單位,可以組織一個參賽隊。大師賽只要是不得零分,就是銅獎,要得到銀獎則總計十道題需要做對6、7道題才可以,金獎銀獎則是幾分的差別,第一名可以接近滿分。金獎銀獎是全國選拔出來的,一個年級組(兩個年級)就30個孩子左右,而銅獎就有幾百個孩子了。所以奧數成績的區分度極大。

在大師賽上,也是大約30%的孩子是得零分的。在外地迎春杯的參賽標準是一個地級市才一個隊,每個隊六人分三個年齡段六個年級,這些都是來自一個地級市最頂尖的選手,一個年級是全市1-3名的孩子。結果就是曾經有過一個市來的所有孩子,都是零分的。很多地市級第一名孩子,來參賽的目標也就是不得零分。如此多零分的殘酷性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對總是全市第一的孩子也得零分,這是多大的打擊,尤其是他可以看到優勝者是接近滿分的時候,差距是杠杠的。但人生總是要面對失敗的,這失敗的經歷也是教育。

大師賽那麼優秀的孩子為何會得零分?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題目,其實成人絕大多數也是零分的:

(2018年給小學三四年級9-10歲孩子的奧數,迎春杯全國總決賽)

孩子搞奧數,參加奧數競賽,從小就要有得零分的準備。就是最優秀的孩子,一樣可以得零分!在某些機構的頂級班裡面,得到零分的情況很容易發生的。預期說是對孩子的摧殘,不如說是對孩子成長重要的心理素質訓練。學過奧數的孩子,得過了零分,以後面對各種打擊,就不那麼脆弱了。

對奧數甚至還有一個黃庄的段子:兩群家長爭論誰的孩子優秀,關鍵問題是考滿分的是天天校內考滿分,喝雞湯不參加奧數;經常不及格甚至零分的,是在機構奧數集訓隊考零分,校內成績根本不關心時常小粗心;雙方對誰的孩子優秀有了分歧,都希望在自己的考試平台下比較。

奧數的淘汰,關鍵是被淘汰的很多是權貴子弟,還有實際操控各種權力的文科學霸秘書子弟。然後就是被淘汰的這些零分的家長們,就要說他們的孩子,班裡怎麼考滿分,怎麼素質高,奧數怎麼摧殘人性,一篇篇的血淚控訴。其目的就是為了他們的孩子不被淘汰。但資源有限,這個淘汰是殘酷的。奧數的差別就是你靠錢和靠關係都沒有用,靠棍棒也不管用,這個對有錢有權有話語權的人也是同等的,他們的不滿,才是輿論的關鍵。

三、如果奧數的區分度與語文和英語以及藝術欣賞對比一下,則更可以理解奧數的區分度了:

語文學科現在說要大力加大區分度,其實在你不能超綱的情況下,主要的區分度是在作文,但作文非常主觀,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更大的問題是作文是可以套用背誦的範文的,現在大量的偷雞式教育,就是讓學生準備多篇範文到時候考試套用,對這些作文閱卷老師時間有限,而幾十萬人寫同一個題目肯定雷同的很多,你不能像科學論文那樣查重複,結果就是偷雞套用範文的,比考場自己現場寫的,作文分數要高很多,作文偷雞得到了高分,但文章依然不會寫。語文要是你允許超綱,各種冷僻內容都上,與出題老師的知識結構有關,誰出題差別巨大,主觀性就太大了。奧數就算超綱,數學知識是明確的,不容易是冷僻的,情況完全不同。而同時語文的競賽,各種評比的主觀因素極大,結果就呵呵了!

而英語的問題,則是與你花時間很有關係,語言到了高端的部分,差別是很小的,就如英語你要求到了同聲傳譯,水平不會有奧數那樣的差距,對頂尖學生,是拉不開距離的,區分度不足。英語的區分度是在你是否足夠努力、是否投入足夠學習資源上畫出了一個分水嶺,有天分的差別是不大的。就如大家考各種英語水平考試一樣,如果你足夠努力,都可以考到不錯的高分的,絕不會在頂尖水平上,還有奧數那樣的從接近零分到接近滿分的差距。

而現在很多人搞藝術,藝術的區分度,我們要說的是需要極高的鑒賞水平才可以看出來,不像學科成績,分數是容易看到的,或者對錯起碼好判斷。藝術要論美醜,審美本身就是主觀的和變化的。搞藝術的門檻最高,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支持,同時也最容易各種潛規則操作,現在老百姓基本也明白,藝術的升學門道和區分度,就是給特定人群的通道,這裡與奧數的通道作用正好相反,因此有話語權的人群評價也是不同的。全民鋼琴就是可以的,全民奧數是不行的。鋼琴的區分度是圍觀者看

更關鍵的區分度問題是現在課內數學。在過於簡單化的情況下,要產生區分度,甚至產生了逆選擇。簡單的題目,又不能有太多的滿分,那麼我就要各種小陷阱不斷了,比如說,正常說一雙鞋的,不會單只賣也不會單只報價,但出題我偏偏要寫一隻鞋的價格,讓你一不留神就錯誤了!這個已經不是在考數學考知識,就是當年主席說的在「與學生為敵人」了,這樣的結果就是仔細的女生成績很好,現在中國升學陰盛陽衰,已經成為了巨大的問題了。

(看看北京2018年的中考,居然讓你認哪一個是圓柱體,與10歲孩子奧數雲泥之別)

如果考試要選拔,考試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要考出來區分度么?各種不要區分度的做法,實際上就是降低了考試的權威性!比如搞高考賦分,前1%的都是滿分,而要上C9名校,就是1%以內的差距,這一下全部給掩蓋了。而賦分原來從0-100分101個區分度,變成了40-100分三分一個檔,變成了21個區分度,實際是區分度大幅度降低,結果就是高考的重要性權威性下降!這裡賦分制下零分也是40分,想想就不會有翟博士的19分的故事了。

看到如此巨大的奧數區分度,那個說奧數搞全民運動選不出人才的,怎樣胡說就很清楚了。當年乒乓球就是全民運動舉國體制,選不出人才嗎?為何一些反邏輯反常識的言論可以得到輿論場的散布?除了背後的推手,還有就是一些人的立場,被奧數碾壓的人,都心理上希望奧數是一個妖魔,給自己被碾壓找到心理安慰和精神勝利法。

後面我們會講奧數區分度這麼大的意義!為何學校如此青睞奧數,這個青睞是頂住壓力屢禁不止的。

未完待續……,後面會講這個奧數區分度下的利益輸送和博弈,很多也是超過大家常識的,培訓機構雖然大,但背後的資本,其實是趕不上更大的利益集團,教育領域的莆田系——高考工廠的。

奧數的區分度,就如這個陰陽蝴蝶一樣的巨大!

歡迎專註本公眾號: digview,名稱的含義是挖掘dig和視角view的組合。主要是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題,關注教育,關注各種社會問題,主張孩子應當奮鬥,探索未知是快樂的!快樂教育不是好吃懶做的不學!請大家關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