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一段好的斷奏(點舌,Staccato),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顆粒性美感,總令人覺得心曠神怡。相對於弦樂的跳弓或撥奏,單簧管的斷奏其清潔度、穩定度、精確度,都是衡量演奏者實力的指標之一,諸如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的詼諧曲(Mendelssohn/ Mid Summer night dream, Scherzo),或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的詼諧曲(Sibelius/ Symphony no.1, Scherzo),都是考樂團、考學校的必考樂團片段。那種高下立判的壓力,幾乎每個考者面對這個考題,莫不使出渾身解數,調整到自己的最佳狀況纔能夠完美地演奏出來。

IMG_6361  

接下來我要開始說明,我自己所認為的,單簧管演奏者舌頭的奧祕。

前提:你必須要相信/瞭解,吹奏單簧管時,舌頭的位置/形狀/動作會影響聲音。

1. 舌頭在口腔內的整體位置:當你不說話、沒喫東西、嘴巴是閉上的,此時舌頭在口腔內的位置,幾乎就是你含了吹嘴並送氣時,舌頭該在的位置。

2. 舌頭分前段、中段、後段:前段就是舌尖以及周圍的舌緣,專門負責執行觸碰/抽離竹片尖端的動作;中段必須維持上述提到的舌頭位置,些微靠近上顎但依然放鬆;後段也就是舌根的部位,這個部分經常牽引到喉嚨,負責協助控制各個不同的泛音域以及共鳴點。

 

聊聊我們在學生時期,上過許多課、聽過許多大師班、看過很多文章,索曾經見聞關於點舌的基本觀念,舉例如下:

1. Tip to Tip,舌尖碰簧片尖端。

2. 用子音提醒:ㄊㄊㄊㄊ、TeeTeeTeeTee、ㄉㄉㄉㄉ、DeeDeeDeeDee、ㄋㄋㄋㄋ、NeeNeeNeeNee......等等。

3. 舌頭越放鬆越好。

4. 舌頭離開簧片的動作要像是"抽離"般彈回來。

5. 舌頭尖端比較尖的人比較喫香。

6. 舌頭總長度比較短的人比較喫香。

7. 大聲的斷奏舌頭要用力點。

8. 口腔/喉嚨要打開,(點舌的)音色才會圓潤飽滿

 

我暫時還沒想到其他的觀念,就先以以上八點來各自說分明。

1. 舌尖碰簧片尖端算是挺主流的說法,但是如果我沒記錯,也是有些出名的音樂家,他們點舌的動作是,用舌尖觸碰簧片尖端下方約0.4公分左右的腹地,所以看你決定要跟從主流、跟隨你的老師、還是順應自己的習慣。

2. 這些透過子音模擬出點舌動作的方式,有些小小的陷阱,最明顯的就是前一段落我所提到,舌中的位置有沒有被影響,因為當我不特別注意的時候,我唸ㄊ,舌頭中段其實已經或多或少遠離了上顎、凹了下來。此時,音色就會變得不好而不自知。同理,如果我唸的是Tee,舌頭就不會發生上述的缺失,如果你更要求完美,唸Thee是我目前聽到最理想的子音。

3. 這句話的盲點是,舌頭的哪裡要放鬆?點舌擺明是肌肉運動的結果,所以我相信這裡指的,舌尖(執行的點舌動作)以外的部分(還確實是大部分呢!)。

4. 這個抽回來的動作,主要在強調舌頭動作必須要俐落、迅速,然而過度解讀刻意使得舌頭用力抽回,便是過猶不及。

5. 我在矯正點舌的時候動作,剛抓到要領的時候發現到,其實我非只用舌頭最尖端去碰簧片,而是一整面前緣的肉去觸碰簧片,所以後來我就不再介意自己舌型夠不夠尖了。也許尖更好吧?但是圓的也很夠用了。

6. 舌頭長度確實會影響到口腔內的空間佈局,所以完全要看每個各案的情形,我並不認為短或長一定是優點或缺點。

7. 這句話本身就是個謬誤,聲音大,那是氣要管的事情不是舌頭。除非譜上(或指揮)本來就要求你吹出如擊樂般(percussive)的效果,否則連重音(Accent)一樣都跟舌頭的動作是毫無關聯的。

8. 口腔為何要打開?如果你希望水管的出水是強力快速的,不是應該把壓扁水管才能提高水壓嗎?同理,口腔打開你的氣壓就變低了,點舌就已經很辛苦了氣壓還變低,徒增困擾。喉嚨是引導空氣從肺部進入口腔的部位,如前所述他,舌根跟喉嚨的肌肉有關聯,而他們是控制不同泛音域的微調部位,所以在此也沒有特別要強調的必要。氣、嘴型、以及舌尖的動作,纔是點舌音色圓潤飽滿與否的關鍵。

 

如果已經讀過我的之前的文章,我有提過,資訊的正確性是很重要的,錯誤的資訊經常使得還沒有開竅的人,最後甘願當個沒天份的人,甚至就否定了自己進步的可能。

比方,我以前(現在也)常說:我點舌本來就超弱的像殘廢一樣。

既然自知殘廢,那找到復健的方法並持之以恆,不就有轉機可以改善了嗎?

 

關於點舌的練習法,在我的認知裡,我還沒有真正遇到最主流、或是被實驗證實最有效率的方法,有人會出版點舌的教本、有人(我)會買來練,有人認為只要練音階的時候順便加點舌進去就好了。事實上,練習有效的關鍵根本也不在於,你是配合了很難的指法還是很快的速度來練點舌,而是你要真的確定你點舌的動作,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是最健康最放鬆最有效率簡諧運動般的動作。光是放慢速度全身放鬆,嚴格地檢查並確認點舌動作的正確與否,就已經是相當困難的課題,而持之不變地吹奏練習曲,也是相當考驗學習者的耐心和自我控制力。當你終於意識到,你埋頭苦練吹了100個點音,都是用不正確的動作,那這段練習的努力不只全部白費,壞習慣還被你培養得根深蒂固、想改還要花更多倍的時間,你的人生還想花多少時間走錯路、然後纔要砸大錢來復健、矯正呢?


舌頭的奧祕還有很多,但是正確的位置和點舌動作,都是基本的基本,如果你基本還沒有顧好,建議不需要多花心思在什麼喉嚨、共鳴點、音色等議題上。因為,如果我身邊的朋友們有發現到我的音色比以前出國前、更溫暖更飽滿更有共鳴些,老實說我可都沒有練什麼音色,我只是把舌頭位置調好並且練了很多點舌,音色自然就改變了,變成最自然最普通的那種,注意,我不是說這音色很好,而是最自然、最普通。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馬步有練穩什麼武功學起來都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