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Moment of the Sea Battle in North Africa

"火炬"燃盡時

——北非海戰的最後時刻

文/玉 成

隨着盟軍在北非實施大舉登陸的"火炬"行動,同盟國和軸心國在地中海所進行的漫長而艱苦的鬥爭也隨之轉入新的階段。嚴重準備不足的軸心國既沒有料到北非登陸的規模,也沒有料到北非登陸的速度,結果其海空軍力量在這場兩棲作戰的最初也是最關鍵的時刻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應。

而從那時起直到突尼斯戰役的最後時刻,在盟軍地面部隊逐漸把軸心國軍隊擠壓到最後幾處據點的同時,在北非海岸線附近的水域亦發生了一連串激烈的交戰。當這場以破交和保交爲主要內容的海上爭奪塵埃落定時,盟軍大可以比照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內湖"說,把地中海稱作"盟軍的內湖"了。

新的海上角力場

在規模浩大的"火炬"行動正式打響之前,爲此而集結的多達445艘各類艦船中,僅僅只有1艘軍艦遭到了水上敵人的攻擊。指向阿爾及爾艦羣中的美國攻擊運輸艦"託馬斯·斯通"號(USS Thomas Stone),於1942年11月7日——計劃登陸的前一天——清晨5時35分在距阿爾及爾135海里處被不明敵艇發出的1條魚雷擊中左舷,她的船殼和螺旋槳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雖不致於馬上沉沒,卻也立即癱在水面上無法行動。

參加"火炬"行動的盟軍登陸艦隊

登陸艦隊繼續前進,不過留下了英國護衛艦"斯佩"號(HMS Spey)來保護這艘受創的運輸艦,以及其上運載着的1400名盟軍士兵。"斯通"號上登陸部隊的指揮官堅持自己的人不應該就這樣被留在海上而錯過登陸作戰,他下令"斯通"號放下所載的全部登陸艇,讓士兵們就坐着這些艇趕到阿爾及爾去。

這些登陸艇雖不是爲複雜的外海行駛而設計的,但它們卻安全地完成了前往阿爾及爾的航程。當然,這1400名士兵比別的登陸部隊晚到了24小時。"斯通"號此後也被拖到了阿爾及爾港,檢查結果表明其受創過重,已經沒有繼續修理或服役的價值了。

對盟軍來說,"火炬"行動所受到來自空中和海上的阻礙之少,可謂是一大幸事。事實上,直到登陸的第二天即11月8日的6時30分,設於巴黎協和廣場的德國U艇司令部在早飯時間之前才知道在北非水域發生了什麼事。鄧尼茨將軍當即向多達15艘U艇發出急電,要求她們儘快向位於摩洛哥海岸線上的集合點會合。然而,這些令人畏懼的水下殺手趕到指定巡航區域時爲時已晚,她們沒能攻擊滿載兵員和作戰物資的運輸船和補給船,U艇艇長們的第一批獵物只能是空載而回的歸航船隻了。

其實之前對局面有所預見的鄧尼茨已經向非洲水域投送了U艇力量,並要求其做好應對危局的準備。多艘U艇集結在盟軍登陸場附近,卻未能及時發動大規模進攻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她們從10月末開始正忙於圍攻一支從塞拉利昂的弗里敦(Freetown)返回的盟軍護航船隊。這次海上獵殺堪稱成功,一共有12艘商船遭了U艇的毒手,可算是同盟國的巨大損失。可是,假若設想一下這些U艇直接攻擊"火炬"行動護航船隊的可能後果,那麼弗里敦外海的人員和物資損失似乎又不算什麼了。

而當德國"狼羣"終於趕到盟軍的登陸水域後,果然馬上亮出獠牙,開始對盟軍的運輸船和補給船痛下殺手。11月10日,U艇擊沉了1艘運煤船和1艘驅逐艦,次日擊沉英國彈藥運輸船、美國運輸船、荷蘭運輸船和英國補給船各1艘。12日,U艇把3艘美國運輸船和1艘英國補給艦送入了地中海海底。13日,"狼羣"的戰果是1艘荷蘭驅逐艦和1艘英國護衛艦。14日,多艘U艇圍攻一支英國護航隊,把2艘大型運輸船"納昆達"號(Narkunda)和"沃威克城堡"號(Warwick Castle)打入了海底。最後,11月15日和16日,德方又擊沉了4艘英國艦船:1艘護航航母、1艘運輸船、1艘貨輪、1艘掃雷艦。

"火炬"行動開始前的盟軍"納昆達"號大型運輸船

在德國U艇大開殺戒之際,另一個讓盟軍擔憂的對手也已經到場,那就是德國空軍。德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曾經在地中海戰事中讓英軍大喫苦頭,不過德國在1941年入侵蘇聯的行動就像是不斷吞噬自己有生力量的無底洞,以致於其空軍在1942年年底於地中海空域的存在感已經顯著下降。

第一批德國飛機是在11月9日初抵達突尼斯的,也就是盟軍實施北非登陸之後24小時多一點的時間。2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大隊和1個戰鬥機大隊進駐突尼斯港城比塞大(Bizerta)和突尼斯港(Tunise)附近的機場,並立即對登陸艦隊發動了反擊。

德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對盟軍艦船來說是巨大的威脅

在阿爾及利亞的布日伊港(Bougie)上空突然現身的"斯圖卡"炸沉了停泊着的4艘運輸船中的3艘,"契丹"號(Cathay)、"阿瓦迪"號(Awatea)和"卡蘭賈"號(Karanja),以及2300噸的防空艦"廷瓦爾德"號(HMS Tynwald),還重創了淺水重炮艦"羅伯茨"號(HMS Roberts)。

對於同盟國的海軍和商船隊來說,U艇和"斯圖卡"的到場自然造成了極其艱難的一週,而且對北非地面戰事帶來了顯著的影響。

登陸場之爭

就在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抵達突尼斯的同一天,德國空軍的Ju 52運輸機羣也開始把作戰部隊投送到這個被軸心國視作"北非最後堡壘"的國家,到11月13日傍晚,德軍運輸機已經向突尼斯投入了4000餘名士兵和大批作戰裝備。

同時,軸心軍還儘量發揮西西里島的跳板作用,動用意大利的軍艦和商船向突尼斯大舉增兵,抓住盟軍在"火炬"行動後正忙於鞏固所得陣地的寶貴時機,從西西里前往突尼斯的護航船隊在11月裏一共運入了大量作戰物資和13300名士兵。

由意大利空軍戰機護航的軸心國海上運輸隊

德意軍隊在盟軍登陸後的迅速行動,尤其是德軍的大舉到場,動搖了維希法國突尼斯總督埃斯特瓦(Esteva)海軍上將的決心,他同意向德軍開放當地的法國軍事基地,而他麾下至少12個營的法軍部隊,則將退到尚未被盟軍或德軍佔領的中間地帶。

法國解放後,埃斯特瓦被戴高樂將軍的政府認定犯下叛國罪並判處終身監禁,引發一些英美人士對他頗爲同情,他們認爲,這個殖民地將軍在維希政府諸要員裏面的"親德"程度應該算是最輕的,倘若盟軍在登陸後能夠隨即向突尼斯進軍,埃斯特瓦的個人悲劇或許本可避免。

在北非登陸後,盟軍自然也想盡快進軍突尼斯,但事與願違。11月9日,"火炬"行動的第2天,尚不等與維希法國達成停火協定以保障自己側後的安全,英美軍隊便立即展開了戰役的第二階段行動,也就是朝東面挺進800千米,沿着阿拉特斯山脈山腳下那條狹長的海岸通道衝向比塞大和突尼斯港。對於行軍隊列中的英國人來說,這段距離就相當於要從吹拂着海風的樸利茅斯走到風笛飄揚的蘇格蘭高地去。

所謂的濱海公路遠沒有想象的那樣平坦可人,本就崎嶇難行,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更是受到沿着山脈各條山溪席捲而下的泥流影響而處處中斷。在對比塞大和突尼斯這兩座天然良港的爭奪中,天公的態度對戰事進程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而看起來這種影響暫時應該對同盟國更爲不利。

在阿拉曼戰役後,德國非洲軍團的指揮官隆美爾就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突尼斯,在不得不放棄利比亞之後,他認爲那裏就是最重要的據點,或許是重振"沙漠之狐"傳奇的地方。就像英國人在1941年的託布魯克做到的那樣,隆美爾堅信只要能夠通過狹窄的西西里海峽獲得海上和空中補給,自己就至少可以在突尼斯守上好幾個月。而如果這樣,地中海就無法真正向同盟國護航船隊敞開航路,更重要的是,還將阻礙盟軍在第三帝國"柔軟的下腹部",也即從法國的裏維埃拉(Riviera)到希臘的愛琴海沿岸地帶的任何地點展開對歐洲大陸的登陸作戰。

"火炬"行動的籌劃者們對比塞大和突尼斯港極端重要性的認知一點也不比"沙漠之狐"少。實際上,在北非登陸的計劃階段,包括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安德魯·坎寧安爵士(Sir Andrew Cunningham)在內的多位高級將領就曾建議在既定於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奧蘭(Oran)和阿爾及爾(Algier)的登陸之外,也同時在突尼斯的伯尼(Bone)和比塞大實施登陸。

安德魯·坎寧安(1883年1月7日-1963年6月12日)

但這一動議經討論後被否決,因爲更多人認定向那麼遠的地方派出另一支兩棲部隊的風險太大,還有人擔心西班牙統治者佛朗哥將軍可能會在盟軍冒險深入後封閉直布羅陀海峽,從而斷其歸路。

對於後一種擔憂,坎寧安認爲這完全是瞎操心。他指出,假如西班牙人想要加入這場戰爭,那麼他們在1940年英國勢單力孤時就該這麼做了,爲什麼要等到1942年來與英國、美國、蘇聯共同爲敵呢?更何況,西班牙的一些海岸重要城市都處在盟軍的艦炮打擊範圍內,佛朗哥也賭不起。經過坎寧安的力爭,盟軍最高統帥部做出一個"讓步"安排:在安全實施主要登陸行動後,將對位於阿爾及爾和比塞大之間的伯尼和布吉耶(Bougie)實施二次登陸。

於是在11月9日,在主登陸場的盟軍部隊開始向東面進發之際,1支由4艘英國運輸船和護航軍艦組成的船隊從阿爾及爾出發,駛往東面160千米開外的伯尼,準備向那裏投入兩棲兵力。與此同時,另一支規模稍小的船隊駛向東面更遠些的傑迪爾(Djedjill),其所運送的部隊將配合一支傘兵部隊對當地機場發動奇襲。一旦奪下這座機場,盟軍戰鬥機便能夠立即有效覆蓋突尼斯上空。

然而,那年冬天格外惡劣的天氣嚴重影響了上述行動,伯尼護航隊延遲2天才出發,傑迪爾船隊乾脆整個掉頭返航了。掉頭的運輸船上載有提供給英軍"噴火"式戰鬥機的航空燃料,這就意味着即使傘兵能夠按計劃奪取機場,入駐的飛機也只能趴在地面上。

完美夜襲

在突尼斯11月的悽風苦雨中,交戰雙方正在展開一場向關鍵地域投入兵力和物資的賽跑。英軍在盟軍登陸部隊中走在前面,這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處境險象環生,深知此前在屬於維希法國領地的奧蘭、達喀爾、敘利亞以及馬達加斯加的一系列行動一再刺痛了法國,自然心中惴惴。部署在阿爾及爾和突尼斯之間的法軍態度不明,有時英法兩軍近距離相遇,彼此都覺得交戰一觸即發,所幸最終平安無事。

當德國拼命從意大利南部基地向突尼斯調入增援兵力之際,英國第1集團軍正全力向突尼斯邊境進發,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有着堂皇之名的第1集團軍當時可用兵力只有第78師的2個旅、1個團級坦克戰鬥羣和1個規模更小的美軍支隊而已。

看起來這支部隊搶先攻下伯尼的希望不大,但是一支奇兵卻做到了這一點。11月12日凌晨3時過後,在戰時享有盛譽的英國突擊隊由驅逐艦"惠特蘭"號(HMS Wheatland)和"拉默頓"號(HMS Lamerton)運送上岸,一舉佔領了伯尼城區。直到5天后,第一支英軍地面部隊,也即皇家西肯特團的1個營纔開抵伯尼。

英軍"惠特蘭"號驅逐艦側後視

在第1集團軍的部隊陸續到達後,盟軍於11月28日攻至位於突尼斯港以西僅19千米的傑代伊達(Djedeida),英軍的炮兵從那裏已經可以向突尼斯港城發炮了。但很快,軸心軍增援力量的到來改變了戰事進程,在惡劣天氣下的一番交戰後,盟軍被擊退至梅傑茲埃爾巴博(Medjez El Bab)。鑑於對峙的德意軍隊已增至2.6萬餘人、159輛坦克和127門大炮,英美軍隊不得不承認自己在"火炬"行動後從阿爾及爾一口氣向東衝刺的行動暫告一段落了,現在盟軍地面部隊必須停頓、整補、調整,才能視情況重新恢復攻勢。美國海軍的官方戰史撰稿人莫里森(Morison)將軍就此評論道,"德國人和意大利人贏得了向突尼斯進軍的比賽。"

在這種情況下,阻止軸心軍從西西里島通過西西里海峽向突尼斯調兵遣將就顯得更爲至關重要,這一責任落到了長期作戰在這一水域作戰的英國地中海艦隊上。自北非登陸以來,地中海艦隊在德國U艇和轟炸機的打壓下似乎失去了生機。美國對此也很不滿,他們指出,"出於對敵人空中力量的敬畏,皇家海軍尚沒有做好挑戰敵人控制下的西西里海峽的準備。"

不過形勢正在發生變化。一段時間以來全力攻擊的U艇已是強弩之末,必須返回基地整補,而德國空軍在遠離基地的地方作戰也遠沒那麼得心應手。事實上,接下來北非海域的主動權即將轉回到同盟國海軍手中,地中海艦隊也已經做好了展開下一階段行動的準備,按照坎寧安上將的說法,"我們將全力以赴幫助盟軍的地面部隊重煥攻擊的活力。"

坎寧安下令麾下的7艘輕巡洋艦及隨行的驅逐艦組成Q艦隊,以新奪取的伯尼和久經考驗的馬耳它爲基地,全力搜索軸心國的護航船隊並發動攻擊。第一次這樣的海上攻擊在12月2日到來。

12月1日晚間,1艘英國潛艇發現了一支包括4艘運輸船、3艘驅逐艦和2艘魚雷艇在內的意大利護航隊,雖然水下攻擊未能奏效,但潛艇及時通報了自己的發現,於是英軍海空力量聞風而動。

英國飛機率先發現目標,開始不斷打出照明彈爲Q艦隊指示敵蹤。12月2日零時過後,Q艦隊向自己的飛機發出電信,"停止對船隊照明",這就意味着英國軍艦已經在雷達上鎖定了目標,即將以黑暗爲掩護髮動襲擊了。

趕來的Q艦隊由3艘輕巡洋艦"奧蘿拉"號(HMS Aurora)、"亞爾古水手"號(HMS Argonaut)、"天狼星"號(HMS Sirius),驅逐艦"昆廷"號(HMS Quentin)及澳大利亞驅逐艦"基伯龍"號(HMAS Quiberon)組成,而在她們即將打擊的對象中,有2艘運輸船載運着2000名德意軍士兵,另外2艘運着包括坦克在內的大量裝備。

英軍"奧蘿拉"號輕巡洋艦

0時30分左右,正當外圈位置上的意大利驅逐艦依稀看到敵艦的輪廓之際,Q艦隊就發出了猛烈而準確的炮火。意軍的護衛艦隻一度進行了抵抗,據稱"2艘驅逐艦上的水兵目睹了本艦至少各有1條魚雷擊中英方巡洋艦的場景",但Q艦隊的3艘輕巡洋艦佔有壓倒性火力優勢,一舉擊沉了意軍旗艦"霹靂"號(Folgore)驅逐艦,並導致另一艘受重創喪失交戰能力,只剩1艘驅逐艦在夜暗中逃走。

意大利海軍"霹靂"號驅逐艦

然後,在短短幾分鐘內,海面戰場進一步被運輸船爆炸起火的光芒點亮,1艘彈藥船最先被打中而從水面消失,1艘運兵船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告沉沒,另1艘運兵船拖着火光駛離現場,後於天亮後沉沒。載有坦克的那艘運輸船打算趁暗溜走,卻很快就被英國驅逐艦追及,於凌晨2時過後在英艦發出的炮火中沉沒,在她傾斜時,"拉斷了固定索的坦克紛紛從甲板滑入水中。"

Q艦隊在這場夜戰中大獲全勝,且毫髮無損。不過在天亮後返回伯尼的途中,英國軍艦遭到了德國空軍的襲擊。驅逐艦"昆廷"號成爲這輪空襲唯一的受害者,給12月2日凌晨完美的夜襲打上了一點折扣。幾天後,德國飛機又實施了一次類似的空中襲擊,這一次輕巡洋艦"亞爾古"號的艦首和艦尾都被魚雷打中而受損嚴重,即便如此,這艘頑強的軍艦還是能夠前往美國實施修理。

"咆哮着的熔爐"

Q艦隊的夜襲不僅在物質上、更在精神上沉重打擊了軸心國的地中海運輸事業。意大利海軍立即向北面收縮自己的主力艦,2艘處於戰備狀態的戰列艦"利托裏奧"號(Littorio)和"維託裏奧·維內託"號(Vittorio Veneto)從塔蘭託港移駐那不勒斯港,剛剛成軍尚不具備出戰能力的嶄新的"羅馬"號(Roma)戰列艦也移入那不勒斯。對於這樣的調動,意大利海軍司令部美其名曰是"把艦隊主力從愛奧尼亞海移防到第勒尼安海",還聲稱光是這些鉅艦的存在就"至少也能對敵人構成一種潛在的威脅"。然而這種"威脅"自身很快就受到了威脅。爲了進一步打壓意大利海軍,美國陸航的B-24"解放者"式轟炸機羣於12月4日從埃及出發,集中轟炸了那不勒斯軍港,一舉炸沉輕巡洋艦"姆茲奧·阿登多羅"號(Muzio Attendolo),重創輕巡"尤吉尼奧·迪·薩伏伊"號(Eugenio Di Savoia)和"萊蒙多·蒙特庫科利"號(Raimondo Montecuccoli),還炸傷了4艘驅逐艦,令整個第7巡洋艦分隊一下子就失去了戰鬥力。

意大利海軍"維託裏奧·維內託"號戰列艦

意大利海軍"萊蒙多·蒙特庫科利"號輕巡洋艦

結果,意大利的艦隊主力又進一步從那不勒斯退到北面很遠處的拉斯佩齊亞(La Spezia)去了,也就是從第勒尼安海躲進了熱那亞灣。那時意大利海軍唯一留在南部水域的兵力就只有以西西里的墨西拿港爲基地的第8巡洋艦分隊了,而這個分隊也很快就會因爲盟軍的持續空襲而逃離那裏。

主力艦的不斷北逃意味着意大利在地中海戰爭中的"中流砥柱"退出了戰鬥,於是對突尼斯海上補給船隊提供保護的重任自然落到驅逐艦和魚雷艇這樣的小型艦隻肩上,而那一時期適合執行這一任務的驅逐艦總數實際上不超過10艘。

此消則彼長,奪取了地中海制空權的盟軍空中武力不僅打擊和嚇阻了意軍的主力艦隊,而且以密集的行動沉重打擊從意大利發往突尼斯的護航船隊。在敵機肆虐的情況下,原本對軸心國來說是海上便捷通道的西西里海峽,反倒因爲距離過短而變得對軸心國的運輸船極爲不利。意大利人哀嘆道,"想象一下吧,在橫渡西西里海峽的'衚衕'上空至少隨時有50架美國重型轟炸機在窺伺着,真的是夠嗆啊!"

美軍B-24轟炸機編隊飛行

和英國空軍的戰鬥轟炸機或魚雷轟炸機所奉行的精準打擊不同,美國轟炸機對於最小的海上目標也不放過,往往不惜以數十架重型轟炸機來圍攻1艘駁船或者機帆船,這種令人瞠目的戰法開始讓突尼斯的軸心軍很難獲得有效的補給。

英國人則對這種"浪費"戰術表示讚賞,地中海艦隊這一時期的官方戰史記載道:"由美國轟炸機實施的針對航運的高空轟炸被證明相當有效,計算表明每炸沉1艘中等規格運輸船的耗彈量爲28噸,而通常情況下一個由18架重型轟炸機所組成的航空編隊的載彈量至少是這個數字的2倍。每擊沉1艘3000登記噸的貨輪,就意味着北非軸心軍失去了兩日的所需定量。這種空中打擊給敵人造成的重創,再具才華的指揮官也無法有效制訂作戰計劃,因爲他不知道自己的部隊何時纔能夠獲得進攻或者防禦所必不可少的物資。"

除了轟炸機,英國的潛艇也對軸心國的海上交通線痛下殺手。之前差不多近2年時間裏,由於馬耳它受到德意空軍持續的圍攻,英國潛艇不得不放棄其在馬耳它拉扎雷託(Lazaretto)設備完備的基地,這讓她們幾乎缺席了那一時期的地中海破交戰。現在,隨着馬耳它圍困的結束和"火炬"行動的成功實施,英國潛艇重新煥發了活力。

英軍潛艇在地中海對德意軍隊的破交作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儘管和之前相比,英國潛艇在地中海面臨更大的挑戰,在諸如配備了更好反潛手段的敵軍輕快艦隻等的打擊下,從"火炬"行動開始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期間一共有13艘英國潛艇在地中海沉沒,但是"成功"仍然是英國潛艇的主旋律。僅僅在1942年的最後幾個月,英國潛艇就在地中海擊沉了56艘軸心國的輪船,而同一時期盟軍的飛機炸沉了另外63艘,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在港口停泊區取得的戰果。加起來,從1942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軸心國在地中海損失了116艘各類運輸船和補給船,其中66艘的排水量在500噸以上。

意大利海軍的戰時統計清楚地表明瞭這種打擊的後果。數據表明,僅在1942年的最後一個月,從意大利發往利比亞的航運物資就損失了52%,發往突尼斯的物資損失了23%,結論是"套在海上補給線上的繩索在1942-1943年冬天越收越緊了"……

假如軸心國想改變這種被動捱打的局面,就得投入"比德意空軍所擁有的戰鬥機爲數多得多的作戰飛機",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對突尼斯的海上補給又不能中途而廢,意大利的小型軍艦和商船隊還得繼續冒着重重風險穿行於西西里海峽中,繼續招致慘重的損失。這條海上補給線很快就獲得了各式別稱,意大利水兵稱之爲"死亡之路"和"世界上最危險的海道",德國人則說那是一座"咆哮着的熔爐"。

"我們是北非海岸線的主人"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意大利海軍在這一階段的海上運補中效率極低,但是其輕型艦隻的表現卻當得起"勇敢"二字。在那些老邁、破舊的運輸船、機帆船、駁船越來越不能勝任向突尼斯運送兵員和物資的任務時,意大利驅逐艦直接客串起了運兵船。

前面說過,這一時期意軍可用的驅逐艦數量從來不超過10艘,而每艘驅逐艦每次航程只能搭載300~400名士兵,這種客串任務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不過意大利驅逐艦最終將近4.5萬名德意士兵送入了突尼斯,確實也令人稱奇。

意大利海軍的驅逐艦在向北非運送增援兵力方面表現出色

面對意大利海軍的這種表現,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上將評價道,"他們在努力補給突尼斯部隊時確實不遺餘力。看到意大利水兵們在險境中繼續作戰的那種勁頭,總使我大喫一驚。在他們從西西里島出航的全程中,始終受到來自水面、水下和空中的立體攻擊,然而他們卻始終堅持到底,這一事實足應載入其國家海軍的史冊。"

但是當燃料告急時,意大利驅逐艦的堅持也就"到底"了。1943年2月2日,英國潛艇"洶湧"號(HMS Turbulent)在巴勒莫外海擊沉了大型油輪"功利"號(Utilitas),與船同沉的5000噸燃料乃是那時意大利海軍最後的應急儲備燃料,這次打擊幾乎叫停了意大利海軍的任何行動。當時派駐在西西里島的德國武官觀察道,"燃料庫乾涸見底了,本應擔負護航重任的意大利軍艦經常在港內等待燃油,而這種等待往往毫無結果。已經很久了,我們在西西里島上連1噸燃料也找不到。"

英國皇家海軍"洶湧"號潛艇

1943年的頭兩個月,得以送到突尼斯軸心軍手中的軍需物資和燃料不超過7萬噸,而同盟國的海上運輸在其中一個月內向作戰部隊輸送的物資和燃料就數倍於此。在"火炬"行動中登陸的英美軍隊向突尼斯進攻的同時,在另一個方向上的英國第8集團軍也已經從阿拉曼橫掃利比亞全境,由東向西攻入了突尼斯。爲了對第8集團軍實施運補,英國海軍出動近岸分隊的海岸巡航艦、炮艇、魚雷艇等,向位於班加西(Benghazi)和的黎波里(Tripoli)之間的多個小港投入了15.7萬噸物資,有力保障了英軍的推進。

儘管在突尼斯的盟軍部隊仍然受到天氣困擾而不能發揮全部的兵力優勢,但是在東西對進的態勢已成的情況下,突尼斯的易手看來只是時間問題。在利比亞,盟軍正全力恢復的黎波里港的正常運作,德國人在撤離前佈下了6艘阻塞船和大量灌入了混凝土的沉艇,並佈下大片雷網,希望以此將的黎波里變成一座死港。在這座受到大規模破壞的天然良港恢復狀態後,第8集團軍的推進就將全面提速。

英軍的莫里斯C8野戰炮牽引車(FAT)牽引着6磅反坦克炮在突尼斯行軍

在對戰役前景的良好預期下,當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於此期間在卡薩布蘭卡會晤時,眼光已經放到了下一階段的行動,兩人一致決定在解決北非問題後,將於7月對西西里島動手。另一方面,軸心國的兩個大獨裁者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於4月7日在奧地利薩爾茨堡(Salzburg)附近會面,會談的一項內容就是"北非要塞"必須堅守到最後一刻。希特勒相信比塞大和突尼斯港至少能守過整個夏天,這樣當秋季天氣開始變壞時,盟軍的任何在歐洲海岸線登陸的計劃就都要泡湯了。

這真正是"紙上談兵"了。1943年的3、4月間,盟軍對地中海軸心國海上通道的空襲已經"達到了殘忍的高度",突尼斯守軍在3月份只獲得了4.3萬噸補給,4月份更只有2.9萬噸,而這一期間被擊沉在海上的補給物資佔到總運輸量的60%~70%。而據計算,軸心軍在突尼斯每月所需的最低補給量也在15萬噸至20萬噸之間,這種"倒掛"的後果可想而知。對此,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提出派更多的德國飛機赴北非和地中海蔘戰,對於剛剛在斯大林格勒被打斷了"脊樑骨"的德軍來說,這一要求提得真的太不是時候了。

3月末,持續得到增補的兩路盟軍部隊正式展開東西對進的大攻勢,差不多一個月後,軸心國的地面部隊已經被打壓得退守突尼斯的東北一角了。巨大壓力下的意大利海軍再度出動,目的是"爲了鼓舞士氣",結果運有900名士兵的3艘驅逐艦在4月30日全部被擊沉。

作爲突尼斯爭奪戰勝負象徵的突尼斯港和比塞大在5月7日終告陷落,同一天,最後3艘德國補給船,連同那時"可以出海的一切東西",包括1艘意大利魚雷艇和數艘意大利潛艇,試圖向退踞邦角半島(Cap Bon Peninsula)的德意軍隊做最後的補給。這支船隊於次日到達突尼斯水域,但卻苦於找不到可以卸下物資的合適地方,水兵們把油桶推到水裏,希望能被浪頭帶到岸上去,這一期望最終落空。

5月9日一大早,此行的全部3艘補給船都沉入了地中海。其中的2艘被3艘英國驅逐艦聯手擊沉,另1艘被英國和美國的飛機炸沉。與此同時,突尼斯的德軍部隊報告稱,他們再也沒有燃料可用了。

雖然看來北非戰役大局已定,但是盟軍擔心德軍上演突尼斯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於是坎寧安上將啓動了全面封鎖突尼斯海岸的"懲罰"行動,他發出一道著名的命令:"擊沉、燃燒和摧毀目標。不要讓任何東西通過。"

在盟軍優勢海軍以及空中力量的打擊下,德意軍隊已經沒有從北非撤退的可能。

英國輕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魚雷艇大舉出動,分佈在仍由軸心軍佔據的海岸線附近,這些軍艦的上層建築全部特意刷成紅色,以提醒在他們頭上大規模飛行編隊中的飛行員們加以區別。不過,"懲罰"行動過高估計了軸心國的海上運輸水平,德國和意大利根本沒有能力實施類似敦刻爾克那樣的海上突圍。

坎寧安不知道,意大利海軍司令部早已決定不會作把地面部隊從突尼斯撤出來這種無謂的嘗試,他們覺得這纔是"英明的決定"。所以,當多達25萬人的德意部隊在突尼斯放下武器的同時,大約只有800名幸運兒得以從海上逃出。

塵埃終於落定後,北非盟軍司令部向邱吉爾發去喜訊:"我們是北非海岸線的主人了。"確實如此,地中海就此成了"盟軍的內湖",盟軍以兩棲作戰反攻歐洲大陸的大戲,也即將次第上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