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媽媽的同情心,女子FB販售奶粉行騙遭桃警查獲。(圖/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提供)

▲利用媽媽的同情心,女子FB販售奶粉行騙遭桃警查獲。(圖/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陳姓女子去年12月起於「媽媽寶貝」等臉書社團,以暱稱張貼低於市價的奶粉、尿布等嬰兒用品等訊息,並佯稱需扶養兩名幼子,急需用錢,利用同情心誘騙被害人上門,卻於收受款項後,謊稱為團購需湊足人數等藉口拖延,但卻未出貨且拒絕接聽被害人電話、訊息,案經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科技犯罪偵查隊19日偵破,將陳女送辦。

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科技犯罪偵查隊21日呼籲民眾,由於本案尚有被害人未報案,若曾遭陳姓女子詐騙,請主動與承辦單位聯繫03-3699918。科技犯罪偵查隊指出,涉嫌網拍詐欺的陳姓女子,是在去年12月起於「媽媽寶貝」等臉書社團,以暱稱「陳○璇」張貼低於市價之奶粉、尿布等嬰兒用品等訊息。▲利用媽媽的同情心,女子FB販售奶粉行騙遭桃警查獲。(圖/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提供)

▲▼警方指出,社群軟體並非購物平台,無交易保障機制,容易成為詐騙集團之目標。(圖/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提供)
▲利用媽媽的同情心,女子FB販售奶粉行騙遭桃警查獲。(圖/桃園市警察局刑警大隊提供)

陳女並佯稱需扶養兩名幼子,急需用錢,利用同情心誘騙被害人上門,卻於收受款項後謊稱為團購方式壓低販賣價格需湊足人數等藉口拖延,最後卻未出貨且拒絕接聽被害人電話、訊息。

科技犯罪偵查隊指出,近來民眾喜歡透過臉書等社群軟體購物,但社群軟體並非購物平台,無交易保障機制,容易成為詐騙集團之目標,如果不幸遇到消費糾紛、要求賠償或退貨都相當麻煩,對方只要簡單的一個封鎖動作或是將網站關閉,受害者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他。

因此,建議民眾從事網路購物行為時,應盡量避免用臉書等社群軟體購物,若有賣家要求加LINE詳談、不提供實體聯絡電話地址(如有提供,應先查證資料是否正確)或商品價格遠低於市價等情形,更是詐騙高風險,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