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超時,重試中

月朗平橋

李景心

羣松掩映夾平橋 夜色清空景倍饒

十塑寒漪通彼岸 一輪冰鑒徹深霄

酒酣耳熱歌慷慨 興盡悲來意寂寥

月水他年知不改 風流數輩任沙淘

月亮河在治城(郎岱)正北,下流居正西,源出張家彎之龍分水(距城三十五里);西流經那備、隴暮、花德,收納各溪澗至泛漲坡下而始大,名月亮河,為岱山十景之一,所謂月朗平橋是也,距城二十五里。由月亮河西流至三岔河,會靛山、二塘諸水,折而西南為撈河。至是伏流,穿天生橋出黃廠,會水城屬之花地河,又西南數裏入北盤江,計長一百二十里。

平橋也叫萬年橋,在城北二十里,跨月亮河,雍正初年建,後圮。道光十三年重修。(《郎岱縣訪稿》雲月亮河之橋,經四次修築,因建築不善,皆不成功,然此橋關係鹽路,一遇水漲,往往有溺人之患,不能不從事修築。)後張瑞卿及其侄兒以鄉賢之態,率眾重修此橋,鄉人得濟。下文為他們修橋的記錄。

重修月亮河天然橋碑序

張瑞卿

蓋聞易佔習坎,知重險之難行,詩詠臨深詎,憑虛而可越。客到回灘之畔,鯨浪頻翻;人來斷岸之前,鼉(音陀,鱷魚一種)梁孰架。是故名山大澤,聖人制舟楫以濟;不通絕澗橫溪,善士設橋樑而資於邁。

況系官塘孔道,來往必由,還憂揭淺厲深,沂沿多阻,人苟蜃懷利濟,橋當早事經營。乃有何渠介乎岱北,名傳月亮,相印月而增輝。裏屬家仁,信仁風之先被。

尋源不遠,由花德分水而來,竟委匪遙,至毛口合流而去,水勢逆行西注,兼匯眾流,山形對峙中分。方逾百里,特以波瀾湍急,石瀨高低,大雨降而忽盈行,潦消而易涸。其涸也,徒行無阻;其盈也,滅頂堪虞。

曩時樂善士民,不惜捐資建造。或高作虹腰之聳,或平如雁齒之排,然需費雖孔多,而閱時每難久。

溯自道光初載,平橋新創,奠安方計以萬年;爰及鹹亂時暴漲異常,衝激忽傾於一旦,從此行由跳磴,跬步維艱。有時雨值滂沱,波濤可畏,就其深亦就其淺,惟是善泅不可泳,而不可方。民多病涉,戒慎者臨河返駕,不甘輕命如鴻毛;昏庸者冒險逐流,可嘆葬身魚腹,箜篌調苦徒悲。公竟渡河匏葉吟,餘寧是昂須我友。

在昔先君良甫公興言及此,矢願彌殷僱匠石以度工,向要津而從事。不料址基初定,物議紛騰,募勸不行,每徘徊而觀望,工資無出,遂中輟以擔延。

念先君有志,莫償詎能瞑目,予小子每懷靡及,竊效仔肩,乃寸念久懸而冗繁難拔,時乎不再疚也實多。茲有胞侄維泰,見義勇為,挺身倡首,彼既殫其財力,予亦樂以贊成。

度地乃原處下流,較為捷直,就中有天然巨石,頗得便宜,扛舁(音餘,共同用手抬)不勞,取攜無盡。於是裹糧集匠,卜吉鴆工,經始於辛丑冬初,蕆(音產)事於壬寅春暮(1901-1902)。計時則方經五六月,費鏹則不過二百金。

石本天生,擬作天然之號,橋因地勢,永無地隔之虞,以茲輿馬暢行,不須褰(音牽,揭起)裳而涉。縱使溪流暴漲,盡可躡屏而遊,鞏固勝徒。槓達郎巖而永濟蕩平,遵坦道歷滇楚以皆通。客有長卿至此,不妨題柱,人非莊子來遊,一任觀濠。

自慚綿力甚微,僅得河梁告竣,尚望資財共助,慨將山路治平。

(註:其後山路也得以修平)

牂牁江

月亮河鄉境內

——————————

weixin.qq.com/r/7ylien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掃碼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多多轉發親友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撰文參考《郎岱縣誌長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