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歐洲算是個另類國家,他們始終認爲自己有獨特的文化,與歐洲大陸不屬一個系統。在很多大事上,英國總是脫離歐洲單幹,英國人認爲這種“不合羣”的行爲是守護獨一無二的英國文化。

不過,要真的細說起來,其實我們今天所講的英國,甚至英國人的概念,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歷過多次重大的歷史變化,才逐漸形成。要想對英國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必須從他們的國名入手。

我們口中的“英國”,其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簡稱。從國名而言,它頂多簡稱成“聯合王國”(UK),但中文卻出人意料地翻譯出了全稱上根本沒有的“英”字。要了解這個有趣的譯法,得從其國名中的“不列顛”講起。

不列顛,英語是“British”,來源於“Briton”或“Britain”(威爾士語稱爲Prydain)。其語源估計來自於凱爾特語,意即“有紋身的人”。這也許是因爲當地的居民,尤其是男性武士,都喜歡以靛藍染料塗抹身體的緣故。比如在著名遊戲《帝國時代2》中,凱爾特人的特殊兵種就是靛藍武士。

靛藍武士

不列顛這個叫法,早在希臘文獻中就已存在,是對整個不列顛羣島的總稱,常常以複數形式出現。不列顛除了可以表示地理概念外,也可以作爲對羣島上所有族羣的統稱,中文寫作“大不列顛”。歐洲上古時代(公元476年之前),羅馬渡海入侵不列顛島,建立不列顛行省(不列顛尼亞Britannia),從此之後成爲定稱。

由於不列顛羣島主要由兩大一小,三個島嶼組成,所以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出於方便,曾稱最大的島爲“大不列顛”,次大的島爲“小不列顛”。所以“大不列顛”漸漸成爲主島的名稱。

既然從羅馬時代起,這些島嶼已被稱爲不列顛,那麼“英國”這個名稱又從何而來呢?這得從英國極其混亂的移民潮說起。公元2世紀開始,原居於歐洲大陸中東部的日耳曼諸族,由於氣候和匈人入侵,開始大舉向西歐移民,這就是歐洲史上的民族大遷移。

對不列顛影響最大的民族有兩支,分別是居住於今德國北部及丹麥一帶的的盎格魯族(Angles),以及德國的薩克遜族(Saxons),他們聯合一些較小的日耳曼部落,從大陸渡海前往不列顛島。

這些尚武的日耳曼人驅逐了土著凱爾特人,佔領了大不列顛島的中南部大片平原。盎格魯人主要定居於東部,後來英國國內的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便得名於此;薩克遜人主要居於南部,今日英國中南部的“Middlesex”“Essex”“Sussex”“Wessex”等地名,便因此得名(意思分別是中、東、南、西薩克遜)。

所有這些遷徙到不列顛的日耳曼人,後來被統稱爲“盎格魯薩克遜人”(Anglo-Saxons),他們佔領的地區則用盎格魯人的名字命名爲“盎格魯蘭”(Englaland),後來進一步簡化成爲我們今天所說的“英格蘭”(England)。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

日耳曼人並沒有能力對凱爾特人趕盡殺絕,那些被趕走的凱爾特人佔領了愛爾蘭島,而留在大不列顛島的,逐漸分成兩個部分——即西邊的威爾士和北邊的蘇格蘭。威爾士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蘇格蘭後來成功統一,成爲了蘇格蘭王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這三個政權互不統屬,聯合組成了今天的英國。

12世紀之後,英格蘭逐漸控制愛爾蘭,緊接着13世紀時,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征服威爾士,威爾士淪爲英國蘭附庸親王國,並由英格蘭國王派王儲管理。直到亨利八世通過《威爾士法律法令》(Laws in Wales Act 1535 and 1542),威爾士成爲了英格蘭的一部分,但威爾士人一直有着強烈的本國歸屬感,不喜歡被認爲是英格蘭的一部分。

愛德華一世

蘇格蘭與英格蘭長期分庭抗禮,要到17世紀初,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變成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英、蘇兩國才進入共主時代,雖然有共同的領主,但國家依舊分治。1707年,英、蘇聯合簽署《聯合法令》,兩國正式成爲“大不列顛王國”。

亨利八世

然而,由於英格蘭國力強於蘇格蘭,所以在結合後,英格蘭在統一國家中仍占主導地位。雖然已經改名爲大不列顛王國,但英國人在初訪清朝時,仍舊自報家門爲“English”(英吉利),受此影響,中國才習慣將大不列顛王國簡稱爲“英國”。

從左至右,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

當然,此時的大不列顛王國還不是完全體,要等北愛爾蘭加入,纔算是最終成型。不過,愛爾蘭比蘇格蘭要倔強多了,一直跟英格蘭不對付。雖然17世紀初,大量英格蘭和蘇格蘭人移居北愛爾蘭,但當地人始終沒有接納這些“外來戶”,雙方的明爭暗鬥持續到1801年,愛爾蘭被迫併入大不列顛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爾蘭與不列顛王國開戰,1921年,英國和愛爾蘭停戰,雙方商定,愛爾蘭北部的六郡屬於英國,其他愛爾蘭地區自成一國。也就是從那時起,英國獲得了最終的名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複雜的歷史還產生了一個有趣現象。在英語中,大部分國家的“人民”與其“語言”都使用同一詞根。然而,英國人和英語則爲完全不同的字眼,英國人多稱作“British”,而英語則表示爲“English”。

而且如果要表示中世紀的英國,則不能用“British”,最好使用“English”或是“Englishmen”。畢竟當時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還沒有聯合起來,英格蘭人無法獨享不列顛的名頭。

你對英國國名的歷史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