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籤王,

對一個教學僅四年的老師,

會不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那一年,我初任高年級導師,

教學年資才剛要進入第五年,

全年級有十八個班,

我是最年輕的老師。

 

分班時,

一如往昔採S型編班,

特殊學生會另外再抽籤。

 

當年度,

有個學生在四年級時,

其威名已全校老師盡知!

 

他會在打掃時因一時興起,

拿起整桶水往黑板潑,

結果

遭殃的是第一、二列同學的座位及簿本。

 

曾不止一次拿起長柄桿

(類似今日的長柄刮刀,但當時那是布做的),

跟同學互相對打,

結果

打下的是教室的日光燈管。

 

最嚴重的一次是和同學發生爭執,

結果「高」人一等的他竟抓著對方往窗戶玻璃撞,

玻璃碎了,同學的頭也血流如注,

緊急送醫縫了好幾針。

 

其他如掀女生的裙子、口出髒字等,

就更不用提了,

那是稀鬆平常的事。

 

這樣一個孩子要升五年級了,

誰是那個跟他有緣的老師呢?

讀到這裡 聰明的您當然知道,

那就是我啦!

 

S型編班的程序完成之後,

輔導室拿著「籤筒」走來,

所有老師都面色凝重,

當我抽到這支「籤王」時,

 

瞬間,

許多老師(特別是女老師)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不約而同望向我的神情,

雖至今已過二十五年,

仍歷歷在目。

 

或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也或許是從小好勝心使然吧!

我相信

我一定可以影響這個孩子!

 

開學第一天,

我拿著一張白紙,

對著全班學生說:

踏入五年十三班,

你們在老師的心目中就如這張白紙,

過去的你老師不在意,也不想知道,

老師在乎的是未來這兩年,

你們點點滴滴的表現。

 

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

問題在於,

你是否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

並期許自己更好!

 

若能如此,那麼,

兩年後你就還是像老師手中的這張白紙一樣!

~潔白~(完美)

 

十八個班級,

以當年度一個班級四十八個孩子來看,

中年級有機會跟他同班的同學最多兩到三人。

 

也許

過了兩個月的暑假,

他長大了;

 

也或許

升上高年級,

換了一個班級,

他想重新開始!

 

總之,

開學兩週一切平安!

 

上課時,

他沉默的時間多,

從不曾主動舉手發言。

 

可 有一次,

我問了一個問題(事隔二十多年,我已忘了當年問了什麼問題)

一瞥見他舉了一半的手,

趕緊叫他回答。

 

他停頓了一會兒,

斷斷續續的、

也不是很完整的,

把可能的答案說出來,

我大肆(其實是很感動啦)的讚美了他,

全班同學給了他極熱烈的掌聲,

他帶著靦腆的表情坐了下來。

 

那次之後,

他參與發表的機率提高了!(跟過去的他相比較)

 

第一次月考後(當時一個學期要考三次)

他的國語考卷考了五十八分,

我在他的考卷分數旁寫著:

你進步了,老師很高興!(與他四年級的國語成績比)

 

從我手中接過考卷的當時,

他不斷的看著我,

直到帶著考卷走回座位坐下來,

那眼神我至今無法忘懷!

 

下課時,

我問了曾經和他中年段同班的同學。

 

學生告訴我:

以前老師很在乎分數,

而「他」每次都考不及格,

老師很生氣,

叫到他的時候,

考卷也甩得很用力,

就甩到了地上,

所以,他都是在地上撿考卷,

不曾從老師手中接過考卷。

 

難怪

他剛纔看我的眼神,

是那麼的奇怪!

 

但自此之後 直到畢業,

他的國語考試成績再也不曾低於六十分,

甚至,

可以到達七十幾分。 

 

在第一次月考之後的一個下午, 

打掃過後, 

教室還有一大桶垃圾未倒,

我問 

誰可以去幫老師倒垃圾?

 

他說: 

他可以去。 

 

我看著他 說: 

謝謝你! 

 

他望向我, 

臉上閃過一抹淡淡的笑!

 

運動會

高年級有三千公尺大隊接力賽,

每個學生跑一百公尺,

需要三十名選手。

 

當時,

高年級導師是要負責上體育課的。

 

雖然我是女老師,

也不是體育出身,

但 我以為

只要教學方法得當,

就可以訓練出優秀的學生。

 

為此,

我開始對學生的階段訓練計畫。

 

為了提供班上每個孩子公平的機會,

我一一測速、記錄,

經過指導與練習之後,

再二度測秒速。

 

那天,

我發現「他」跑得好快,

從後操場回教室的途中,

我搭著他的肩,

對他說:

你跑得這麼快,

中年級時一定為你們班上爭取過不少榮譽吧!

 

他低下了頭,

以極小的聲音回我:

「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大隊接力。」

「怎麼會?你跑得這麼快!」

「因為我成績不好,老師不在乎體育,大隊接力需要三十個人,她就派前三十名,需要二十個人,她就派前二十名,我是最後一名,永遠輪不到我。」

「喔!那你是我發現的一匹黑馬哦!」(其實對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很痛!)

 

沒想到,

自隔天起,

他每天七點不到,

就在後操場練跑步!(事實上,我跟孩子們約定的時間是七點)

 

後來

我們以預賽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決賽!

 

決賽當天,

六個班級競爭激烈,

前幾棒因為與其他班級發生擦撞、絆腳,倒地,滾了一圈爬起再跑,

我們從第一、落到第二、第三、四、五、六,

再從第六,追到第五、第四、第三、第二,

最後以領先第二名近半圈的距離拿下第一名。

 

全班欣喜若狂,

而「他」就是那最後一棒的跑者。

 

一場大隊接力,

凝聚了全班的向心力,

也讓他找到在班上的定位。

 

漸漸的,

他不再是那個沉默不言的孩子,

對於班務,

他有較多的參與!

 

五年級下學期,

他還曾獲選為班上當月「最熱心服務獎」得主。

 

想當然爾,

這是他小學五年來的第一張獎狀。

 

一段日子後,

我安排了時間到他家進行家庭訪問。

 

他的父母對於老師的到訪似乎不很熱絡,

我開口對他們述說著孩子在學校的種種優秀表現,

他們滿臉疑惑,

似乎我說的是一個與他們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在他們口中,

姐姐、妹妹很貼心,弟弟成績很好...

(奇怪,那時候他弟弟應該年紀很小吧!還不知道讀小學了沒呢?怎麼會有成績好不好的問題...)?

 

總之,

我每說一項他的好,

他的父母就說一項他的差,

...

 

最後,我告訴他們,

不管他在你們眼中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在我心裡,

「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哈!哈!

這下子可能連你們都覺得我是否太過了?

一點也不!

 

孝順一詞,怎麼會由老師口中說出呢?

老師怎麼可能比父母親瞭解孩子是否孝順?

 

原因是

他家就住在我當時住家隔壁的一條街上,

父母親做小喫攤生意,

晚上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是常有的事!

 

曾經 好幾次,

在十一點過後從他們家對面經過時,

還看到這個他們口中最不中用、一天到晚惹禍的孩子,

蹲在攤子旁幫忙洗客人用過的碗盤。

 

如果,這不是貼心、這不是孝順,

那麼,什麼纔是?

 

至少

我從來沒見過他的其他姐弟妹們像他這樣幫父母親的忙,

特別是在隔天還得上課的日子裡。

 

我沒有修過特教學分,

甚至,

也沒上過什麼輔導學分班。

 

但我知道這孩子缺愛,

缺少大人對他的信任。

而我,可以做到!

 

雖然,

當年的我也是挺嚴格的老師!

 

兩年的日子很快就過去!

畢業前,

雖然這孩子沒有得到什麼獎,

因為他還是倒數幾名(那時候沒有什麼領域獎,只有依成績給獎)

 

可是,我知道,

他將帶著我對他滿滿的愛離開小學!

 

我相信他的人生路會愈走愈寬、愈來愈好!

 

孩子升上國中之後,

每一年教師節前夕,

我的桌上總會擱著一張他託妹妹送來的卡片

(我猜的啦!因為從來都是隻見卡片,不見郵差!)

 

打開卡片,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

「老師,祝您教師節快樂! ○○敬上

 

讀來卻倍感辛酸,

讀完他的卡片,

我早已淚流滿面!

 

這孩子,

在智育掛帥的升學制度下,

他需要多強的自我心理建設,

纔能夠漠視他人看不起他學科成績低落的神情?

他需要比同年齡的孩子多多少倍的努力,

纔能夠被師長肯定?

 

但因知道他是帶著我對他的愛畢業的,

所以 深信他不會走偏!

 

三年後,

他國中畢業了。

 

同一年,

同學們相約到老師家來過教師節。

 

他沒有到,

卻打了電話給我,

告訴我 教師節晚上他會來家裡陪我喫晩餐。

 

因為

他讀高職汽修科夜校,

白天在汽車修理廠工作,

無法跟同學們一起來看我。

  

此後,

 

每一年教師節的晚上他都會陪我一起過。

 

就這樣 到了第四年,

我突然想到問他:

咦!你今年要畢業了吧!

 

「是呀!」

「到時候看畢業典禮哪一天,記得告訴老師,我要去參加你的畢業典禮!」

他驚訝的瞪大眼睛:

「老師,你說真的嗎?你要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

我肯定的對他說:

不只老師,連師丈、尊璞、喬彥我們全家通通都去參加你的畢業典禮。

再提醒他一次,日期確定後,記得告知!

 

一段日子後,

我接到了他的電話。

 

電話中除了確定畢業的日期,

他還告訴我一個訊息:

他將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在學校畢業典禮前,

第一名的學生要先到臺北市政府接受市長的頒獎。

 

我說:

我們全家兩次都會出席。

 

接著,我問:

爸媽會參加你的畢業典禮嗎?

 

他說

父母從來沒有參加過我的畢業典禮。

 

我問

要不要我打電話邀請他們?

如果有需要,

我們可以開車載他們去。

 

後來,

在市府接受市長頒獎的那天,

他父親去參加了,

母親還是沒有出席。

 

學校畢業典禮當天,

他的家人就是我們一家四人。

 

當他的同學得知,

出席他畢業典禮的竟是他的小學老師一家人時,

無不感到驚訝,

直呼不可思議!

 

放眼望去,

我幾乎也看不到什麼大人出席這學校的畢業典禮!

 

心想:

如果這是建中、北一女的畢業典禮,

現場一定擠滿了前來觀禮的孩子們的父母親吧!

因為孩子是他們的驕傲嘛!

 

可是

這羣在課業表現不盡理想的孩子,

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呀!

誰說學業成績不好,

就沒有好的未來?

 

如果說

社會變了,

變得現實;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不該也變得如此功利吧!

 

畢業典禮後,

不只是教師節,

連母親節,

這孩子也會來陪我!

 

後來他一邊工作,

一邊進入專科學校進修,

再利用機會考取各種專業證照!

 

幾年過去,

當年他父母最不看中的兒子,

卻成了家中最重要的支柱。

 

八十九年舉家東遷後,

這孩子在我生日或是母親節前夕,

總是不忘捎來一份祝福,

甚至,

有一年還特地到花蓮來陪我。

 

現在,他喊我「媽咪」,

我叫他「兒子」!

 

這份師生情緣也好、母子情緣也罷,

從當年抽中的那支籤開始,

延續至今達二十五年,

而且

持續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