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研究孫正義,真的是十分佩服。

很多人說孫正義是賭徒,說其投資為高風險,高回報。高回報是絕對的,孫正義過去的年均回報是45%,而他確實在2000年的時候,虧過700億美金,堪稱世界之最,但我並不認為這是高風險,因為孫正義是足夠深入地思考,是足夠努力工作,並且聰明地做出選擇。

孫正義19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做「信息產業」,而這是他在調查完了40個行業,花了1年半的時間完成的。而他這一專註,便做了近40年。

如果我們去看孫正義這40年來的投資,我覺得可以叫做是完美:

在最早的PC時代,孫正義成立了軟銀,從事電腦軟體的銷售工作,即做渠道。

在第二波,互聯網的浪潮裏,孫正義投資了雅虎和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抓住了千倍股。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孫正義投資了移動運營商,vodofone和sprint。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插曲,便是iPhone的構想,孫正義也是很早就有了,他是在2003年的時候找到喬布斯,甚至還拿出來自己的手稿,與喬布斯一起暢想藍圖,而這是因為,孫正義強烈的感受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一個新的載體,而不是傳統的手機。

而現在,孫正義正又再一次all in IOT,即物聯網。在孫正義的眼裡,未來,是萬物互聯。我也深深贊同這樣的看法。而這一次,孫正義的出手是ARM,即移動端晶元的壟斷者。他在2016年花了320億美金,溢價40%收購了這家公司,而他自己說,這將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收購,他稱之為IOT的皇冠。

同時,孫正義還成立了千億美金的Vision Fund (願景基金),投資於物聯網與AI,他目前投資了滴滴,英偉達等很多新興的企業。

當我自己看完孫正義的佈局,真的是自愧不如。他的眼光,視角確實是高於我看到的所有投資人。我想,未來的某一天,我肯定會看到孫正義變成世界首富,雖然他在2000年的時候,曾經當過3天。

而作為普通人,我想,如果你錯過了PC,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你一定就不能再錯過物聯網了!這將是一個比移動互聯網大10倍的市場!裡面,將充滿了機會!


你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是一個日本人喚醒日本人。

最近10年來,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寬頻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並逐漸向工業領域滲透,與之融合,掀起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但日本卻在關鍵時點都錯過了,日本除了維持自己在晶元生產上的優勢,幾乎喪失了所有陣地,中國已經成為了亞洲首屈一指的互聯網輸出國。

日本人最引以為豪的機器人產業中核心技術和軟體編程都落後於美國。這也與日本IT產業尤其是軟體產業十分落後有關。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為中國的大數據、社交、電商平臺、共享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撐,且不斷向世界各地輻射。

曾經的科技大國日本,彷彿沉沉睡去。

然鵝......日本只是假裝睡去,而有一個日本人正在用他低沉的聲音,將這個小巨人喚醒。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150年前,明治天皇時期,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也是日本的重要轉折點。這就是著名的明治維新。

明治政府在1889年2月11日頒布憲法,並決定自1890年開始實施。這部憲法是以《夏島草案》為基礎,而伊藤博文就是主要起草者,他是不折不扣的「《明治憲法》之父」。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成為亞洲強豪,伊藤博文在日本崛起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伊藤博文是喚醒日本的那個人。

如今又一個日本人佔了出來,他就是網閥宗師孫正義。孫正義以成功投資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傳奇故事為大眾所知曉,而近年孫正義的消息非常稀少。2017年7月20日,孫正義帶全世界帶來資金總額1000億美元的軟銀願景基金,一個資本巨獸。

孫正義的龐大項目,包括ARM處理器、OneWeb「互聯網星座計劃」、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這些公司都將協同實現他對信息革命的期待。每一部分都是重磅炸彈。

ARM處理在移動設備的佔有率超過90%;

OneWeb在全球低軌道上空密佈衛星,將網路帶寬提升無數倍無死角;

軟銀遠景基金金額史無前例,其中有著阿拉伯土豪的石油美元,意味著後續依然還會有儲備;

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則是目前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

四把飛刀,刀刀要人命!

科技界、投資界、互聯網界目瞪口呆,很多大佬都在驚呼:孫正義的大計劃,由無數個小計劃組成,且都已經在路上。

這個小個子網閥突然迸發的想像力,足以震驚全世界,物聯網的所有基礎設施,都被他卡位了。

這幾年,中國科技界、互聯網界、投資界一致認為中國已經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站在世界前沿,並將在物聯網時代繼續領先。這種盲目的樂觀情緒,讓各類媒體都忽視了近在咫尺的日本。

孫正義在此時突然發聲,顯然是有備而來,到了需要造勢的時候。而我們的媒體還在自我陶醉地為共享經濟喝彩,甚至網路上傳播說孫正義要投資共享單車。依照尋虎的淺見,孫正義鋪設的面向五年後的未來,對於具體的某個領域的數據並不感興趣,他打造好了基礎,留下介面,他不可能去抓取小數據——對於萬物互聯而言,無論什麼子系統的數據都是微不足道的螺絲釘。

日本人的國民性是善於學習,善於突然換軌(換軌思維,尋虎會單獨寫一篇來解釋)。我們的BAT、TMD們不可忽視最新的變化,我們的國家也需要對物聯網的戰略佈局重新審視,看看我們還有什麼入口可以趕緊卡位。

查詢了一下各大自媒體平臺,尋虎發現各個大佬對孫正義此舉並無評論,無數網友嗤之以鼻,倒是雷軍很激動地說需要想一想——孫正義的「感覺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

小心日本人!小心日本人!小心日本人!


孫正義此前籌建的願景基金規模高達千億美元,最近表示已經投入了650億至700億美元,這其中有約70筆投資集中在人工智慧領域,孫正義表示,人工智慧是他唯一關注的事,在他看來,人工智慧奇點即將到來,而願景基金則希望投入更多資金投向代表未來科技趨勢,而以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將是未來二三十年科技趨勢,為此孫正義大肆投資。

因1956年一場Dartmouth會議上,首次提出人工智慧這一概念後,經過幾輪起伏後,如今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技術掀起新一輪信息革命。不僅科技巨頭紛紛向AI轉型,傳統企業紛紛利用AI技術來推動其智能化轉型升級,甚至城市管理者,利用物聯網和AI技術來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各界積極擁抱並推動AI技術在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促使整個社會智能化變革。

在日本軟銀孫正義眼裡,IoT和AI技術將會引爆下一次技術大爆炸,而具有千億美元規模的願景基金則將是未來十年內科技領域最大投資機構。除願景基金外,孫正義還計劃每隔幾年籌集一個新的千億美元基金,並每年以500億美元投向創業公司。對於他來說要做的是引領信息革命,讓日本軟銀成為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企業。截至目前,願景基金投向科技領域的投資逾700億美元。

但對於軟銀願景面向科技領域龐大投資,特別人工智慧來勢洶洶,作為下一個科技浪潮,孫正義規模超前的投資有望在未來十年打造出人工智慧商業帝國,不過甩賣英偉達後也引發熱議,其中豪賭AI是否夢碎備受爭議,AI晶元是搶奪人工智慧制高點,意味著孫正義寄望於英偉達打造人工智慧帝國夢想破碎,而英偉達也陷入困境,他的人工智慧神話面臨終結。


世界級「網紅」孫正義正在醞釀一場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事件。

  2月7日,路透社報道稱,日本軟銀集團宣佈旗下移動通信部門2018年將上市,目前已展開上市的準備工作。早前,日本經濟新聞就透露,軟銀計劃融資約2萬億日元(摺合約180億美元),將在東京、倫敦和其他海外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

  IPO融資後,30%的資金將交給移動通訊部門,剩餘70%由軟銀公司持有。即便在IPO成功後,軟銀依然控股移動通訊部門,而將會有大筆流動資金可用於向國外其他IT公司投資。

  從資金的分配比例,可以預料軟銀此舉目的——剝離盈利最高的核心業務上市,實際是為了繼續擴大投資版圖。明確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業務責任,這或許是軟銀徹底蛻變成為「國際科技投資者」角色走得最後一步。

長期以來,軟銀都很依賴國內通信事業。但對未來的軟銀和孫正義而言,科技投資纔是重點。

  2017年軟銀世界大會上,孫正義把軟銀在21世紀信息革命中扮演的角色,類比為那些為18~19世紀產業革命積累資本的歐洲貴族。在新時代,風險投資與新技術的重疊處就會迎來變革。他篤信「買買買」的巨大潛力。

  他還公開披露了一組數字:在過去18年裏,軟銀的投資額累計達到110億美元,回報金額累計在1750億美元以上。也就是說,整體投資回報率高達16倍。如果看一個投資人單一標的的投資回報率,16倍不算什麼,但一想到軟銀在全世界近300家IT、互聯網公司中都持有股份,這個數字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然而,要複製軟銀過往的成功並非易事。2017年,孫正義親自掌舵發起成立1000億美元願景基金(Vision Fund),這是軟銀「持續增長300年」計劃的一部分,能夠驅動下一代創新的公司和平臺都是它的「獵物」。

  根據軟銀最新披露的財報,正式成立還不到一年的Vision Fund,目前的投資已超過了350億美元,其參與投資的公司已超過20家,大量資金投向網約車領域。

  投資界統計發現,從投資領域來看,孫正義最看好的領域包括網約車、人工智慧、生物醫療、電商、無人駕駛等,都是當下熱門行業。

  目前已進行的投資中,近期最大的一筆是近90億美元投資Uber獲得17.5%的股權。對軟銀而言,這筆大額交易代表其徹底All in全球大出行領域。軟銀目前已持有Uber幾個全球競爭對手的大量股份。2017年4月、12月,軟銀連續兩輪投資滴滴出行,最新一輪領投40億美元。

  此外,軟銀還連續投資了Uber在印度的競爭對手Ola。在東南亞市場上,軟銀先後於2016年9月和2017年4月對Grab進行了兩筆投資,前者是由其領投的7.5億美元融資,後者是聯合滴滴投資的20億美元融資。

  從投資金額來看,也是相當大手筆。投資界統計發現,目前為止,願景基金單筆投資額全部在1億美元以上,約50%的案例單筆投資額在10億美元以上。

  軟銀願景基金不差錢。據此前矽谷密探的一篇報道,願景基金的管理合夥人、總經理 Jeffrey Housenbold曾在2017年底一場跨境投資峯會上毫不避諱地說,願景基金的投資策略就是「製造王者」,對於他們看準的公司和領域,會毫不猶豫地出手,且每次出手就是1億美元以上的投資額。

  且正如孫正義所說,「軟銀出手項目的規模都遠超一般VC投資的數額」。

  毫無疑問,這位願景基金的核心人物,正在試圖通過遠景基金,創造自其投資阿里巴巴、雅虎日本和Sprint以來的下一個輝煌。

投資界 查看官方網站 投資界官網

對於孫正義這種級別的人,我們與其去探討他如何佈局未來,不如看看他出身微末時做過哪些,更有現實意義。他怎麼佈局,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啥關係。資金,投資標的物,掌握的資訊都不一樣。如果覺得他做了啥,我們也找個近似概念的去學習投資,那就大錯特錯了。

孫正義在回日創業的初期,曾經寫過一人多高的商業計劃書,仔細研究過各種可能的項目。他發明的駕駛艙管理,讓管理數據可視化。多重視人性與數字,多研究研究行業與特定企業,比探討他未來怎麼佈局有更多的價值。


孫正義有眼光 不代表他的思路和投資在日本就能生根發芽 茁壯成長 日本在各關鍵要素已經無法實現自我突破和超越 這個話題 我有機會將 做詳細的展開。先說結論吧 日本跟中國捆綁 跟著中國混 能保持一流半的國家 比二流稍強 跟中國關係搞不好 最多混個二流 甚至可能掉到二流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