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年22歲,現在想想其實那時青春期的迷茫其實很簡單: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現實中自我覺醒的反抗。

但那些反抗,所謂的逃課,社會成年化,酷文化或者一切刻意的,都是徒勞的。起碼那還不是屬於青春期時候的我自己。青春期的迷茫很懵懂,屬於朦朧青澀的美,那時候最好開始培養自己屬於自己的氣質,讀書旅行,和朋友同學做傻事。現在青春期的孩子我覺得他們社會化其實不是他們要跟風,是時代的變化,只是跟緊時代的步伐而已,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沒琢磨出也沒認識真正的自己,也沒來得及領悟那些年少輕狂,美且輕盈以及懵懂青澀的青春。

在青春期最希望遇見的貴人應該是見多識廣,有著深沉智慧的人。可以是寬容的父母,鄰居家的哥哥或姐姐,親戚當中的舅舅或者外公外婆。只要他們能寬容,懂得我的敏感迷茫無助,能告誡我什麼屬於這時候的我和什麼不屬於,最好能在我反抗的邪惡力量的種子開始萌發之時抓住我,給我輕柔的一擊。畢竟很多人還是喜歡喫軟不喫硬,喜歡別人慢慢地分析問題好壞然後再講道理的方式,當然前提是,那不是勸導或者人生建議的方式。

青春期的迷茫不可怕,因為可以度過去,生理心理上已經逐漸發展成熟。最可怕的是成年後的迷茫,那種迷茫已經不是來源於內心的健康問題,逃離問題或者身份認知混亂以及學業問題,我發現即使那時成績不好,性格不好,當出來社會後,還是可以找到工作,以我自己的性格為磁場仍然還會吸引一羣性格相似的朋友。所以最可怕的還是來自成年後的人生中所要承擔的責任,更多是關乎面對社會壓力上的心理問題和對生活的態度。不同的階段就有相應的迷茫,如果在成年後迷茫,一直找不到出路,就像一個可以看見陽光的出口被死死地堵上了,暗無天日,也就是遇上了瓶頸。你這個瓶頸走不過去,就會越來越多,解決不了,就很難和自己與社會和解。

這時候最想遇見的人,多希望能夠指點迷津,那個人認可我而我欣賞ta,給我眼界上的開闊,也打開我的人生格局。因為我知道,最後所有的不開心,不順暢的事情都來源於內心格局。

希望那時有一個從容而有情的人,不帶有批判和教育的眼光,只是堅定的站在我身邊,跟我講:現在以為無論如何也過不去的事情,幾年後真的會變為過眼雲煙,甚至在反覆咀嚼後變成精神財富一類的東西。最終,你不會辜負所受的苦難。


最想有一個板著臉的老師或者爺爺奶奶來罵醒我,

告訴我有什麼好擔憂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雖然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相信該來的總會來。


這個時間遇到一個會聽的人

比遇到十個會說的人 更重要


沒有,那時的我一個也不想見到,也不想聽別人對我說任何一句話,厭惡!那時的我的身邊有隻喵喵陪伴我,我很開心,我根本不想和人有任何接觸,管你男的女的都對我來說是妖艷賤貨,沒想那麼多,光顧著自我厭棄去了,還有看小說看動漫腐漫去了,沒想那麼多,整個一個死宅腐,十天半個月出一次門


最想爸爸媽媽能像朋友一樣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聽我訴說我的煩惱並且教會我怎麼做


一定是一位有德之人,善知識朋友!它能夠解開你的心結打開你的思維,讓你看的更加透徹,對人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信心、希望,感恩,與君共勉


別急撒,都會有的。


下一個更好的自己。


當然是知心姐姐(知心大哥哥),她(她)們總是可以用三言兩語把你安慰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