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還無法拍攝銀河系全景照片 現有的網絡圖片都是藝術品 科技 第1張

有人一項天開的認為,銀河系既然是一個扁平的盤狀,人類為何就不能垂直這個盤子飛到銀河繫上面,拍攝銀河系全景圖呢?明確告訴你,人類目前還沒有這個能耐。因為人類現在還在銀河系的“孃胎”裏。一個在媽媽肚子裏的嬰兒能夠拍攝到媽媽的全貌嗎?

要拍攝銀河系全貌,就必須飛出銀河系的肚子,飛到銀河系以外去。銀河系是一個有20萬光年的大盤子,像個漩渦,因此叫做漩渦星系;但後來人類發現銀心中間有一個棒狀光柱,這個巨大的棒狀光柱帶着我們這個星系旋轉,甩出了兩條巨大的旋臂,所以又叫棒旋星系。

銀河系就是這樣一個盤狀,有兩條巨大旋臂和兩條較小旋臂,四條懸臂組成的旋渦狀星系。這個盤子直徑有20萬光年,但很薄,中間像鐵餅一樣凸起,有1.6~2萬光年厚度。我們太陽系就在銀河系一條叫獵戶座的支臂上,距離銀心約2.6萬光年。

人類目前還無法拍攝銀河系全景照片 現有的網絡圖片都是藝術品 科技 第2張

這樣如果要拍到銀河系全貌,就必須飛出銀河系,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人不出去,起碼得派個探測器出去。

飛出銀河系的盤子邊,不穿過中心,而是往邊上飛,也至少要飛7.4萬光年。如果垂直往上飛,只要飛出銀河系1.6萬光年的厚度。即使我們沒在中心,要拍攝照片,至少1萬光年是要飛的。

況且,如果只是飛出邊緣,是拍不到全貌的。就像你在一棟大樓的外面,貼近這棟大樓的牆面,怎麼能夠拍到大樓呢?即使廣角鏡頭,至少也要走出這棟大樓的寬度距離吧?這樣就至少還要飛1倍多的距離。

可是,現在人類不但在銀河系的“孃胎”裏,甚至還在太陽系的“孃胎”裏。

人類現在的太空探索能力如何呢?旅行者1號是人類已經飛得最遠的飛行器了,飛了40多年,飛出了217億公里,是1光年的435分之一。目前它的速度為每秒17公里,也就是說還要飛17000多年,才能飛出1光年距離。

所以,現在人類要到銀河系外去拍攝銀河系全貌照片只能是做個“胎夢”。

人類目前還無法拍攝銀河系全景照片 現有的網絡圖片都是藝術品 科技 第3張

有人會問,那麼現在充斥網絡的銀河系圖片是哪來的呢?我就悄悄告訴你,那都是“假”的。

事實上銀河系現在的所有圖片都是推測出來的,是通過電腦建模得來的。輸入電腦的基礎數據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根據望遠鏡對銀河系巡天掃描的各種恆星分佈數據;二是對其他同類型星系觀測的來得數據予以借鑒;三是對銀心的觀測數據。

科學家們把這些得到的數據輸入電腦,經過一系列運算建模,就得到了大致銀河系的樣子。

在我們這個銀河系位置,肉眼觀測銀心還是比較方便的。在合適的時間,晴朗的夜空,我們擡頭仰望就可以看到星空中有一條密集的光帶,被民間傳為天河,最亮最厚處就是銀河系中心。

人類目前還無法拍攝銀河系全景照片 現有的網絡圖片都是藝術品 科技 第4張

現在有一張最接近真實的銀河系樣子圖片,是NASA(美國宇航局)2014年公佈的數字版銀河系360度全景圖。(見上圖)

這張如果打印出來有一個體育場大小的照片,是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用了10年時間拍攝的200萬張銀河系照片拼接而成,其中包括了銀河系一半以上的恆星,像素達到200億。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是一臺在地球軌道遙看太空的紅外線望遠鏡,這臺望遠鏡彌補了光學望遠鏡由於宇宙塵埃和氣體阻礙了可見光的缺陷,“斯皮策”可以穿透這些幹擾看到更遙遠的銀河系中心地帶。

正是基於這些照片,科學家們合成了一副更精確的銀河系中心地帶星圖,得到了銀河系更立體的模型,而且獲得了銀河系比原來認定的要大很多的數據。

人類目前還無法拍攝銀河系全景照片 現有的網絡圖片都是藝術品 科技 第5張

但這張圖片從外行看來,是所有銀河系圖片中中最不像銀河系的圖片,你覺得呢?(見上圖)

日前歐洲南方天文臺宣佈,將在4月10日宣佈一項突破性新成果,就是發布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第一章真正的銀河系中心黑洞照片,這是人類對銀河系研究的又一重大進展,我們拭目以待。

但不管怎樣,要獲得真正在系外拍攝的銀河系全景照片,人類恐怕還要等待一個漫長的時間。就是這樣,歡迎大家都來探討。時空通訊原創文章,請勿侵權,謝謝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