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美醫療交流的密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美國執業醫師考試(USMLE)的大軍。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00名~200名中國醫學生挑戰這項考試。在部分頂尖醫學院,備考USMLE甚至成為衡量學生水平的一種標杆;汕頭大學也在全國首創了全英班畢業必須通過USMLE的規定。那麼美國執業醫師考試為何會受熱捧?它會給中國的醫學教育帶來哪些影響呢?

據美國中國醫學畢業生論壇統計,截至2013年12月,在美獲得醫師執照的中國醫學畢業生已近7000人,其中絕大多數是改革開放初期赴美留學的醫學畢業生,近年來也不乏醫學院剛剛畢業的fresh graduate成功申請。他們分別代表了兩條不同的途徑:

案例一:先做基礎研究後重拾臨牀

1989年研究生畢業後,31歲的王明濤赴紐約做訪問學者。在實驗室,他第一次知道,通過USMLE就有機會在美國當醫生。這便成了他努力的方向。王明濤於1994年考完Step1,1996年考完Step2,1997年5月才開始在新澤西醫科和牙科大學做住院醫。現在他已經是美國伊利諾伊州著名的神經內科醫生。

和王明濤同時代的中國留學生,大多都有著相似的「美國執考路」,從申請實驗室研究工作起步,再努力通過考試。他們選擇美國執考的理由不盡相同,有的為了當醫生獲得更高收入,有的為了堅持醫學夢想,還有的是為了服務當地的華人。雖然等到住院醫師培訓結束後,這些人常常已近不惑之年,但是由於之前在美國多年的研究經歷,其中一些人在完成住院醫師培訓後就進入頂級醫院擔任教職,並以此為平臺促進中美醫學交流。

案例二:備考與國內實習同時進行

2003年,剛進入北大醫學部學習的李嘉華在網上發帖,諮詢如何去美國行醫,結果被眾多「不可能」的回復淹沒。10年後,已在美讀完博士的他憑藉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高分(Step1 258,Step2 CK 262, Step3 240)和全美住院醫項目面試中的出色表現,成功被芝加哥庫克郡醫院錄取為內科住院醫,這時距他從醫學院畢業僅5年。

與王明濤那一代人不同的是,以李嘉華為代表的新一代漂洋過海的住院醫,一般是醫學院在讀或者剛剛畢業。他們年輕,英語好,USMLE考分高,對出國行醫充滿渴望,很多人還有美國臨牀實習經歷。不僅如此,與上一代先做基礎實驗後重拾臨牀不同,他們的複習備考過程往往伴隨著國內的科室實習進行,就這一點而言,甚至可以認為是與美國醫學生同步的。而他們參加美國執考的目的,也有別於上一代,有人是為了學習美國醫療系統裏的先進部分,以便回國後發展國內醫療;有人是為了實現美國夢;有人希望以此為平臺,促進中美醫學交流。

看到優秀人才紛紛赴美行醫,一些醫學前輩有些擔憂:「這些人離開中國,那麼若干年後,是否會出老無所醫的局面?」這種擔憂聽上去雖有道理,但大可不必。

目前,美國執考熱對我國的醫學教育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有目共睹,現如今活躍在國內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很多都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走出去的公派留學生,在前幾年國家大力引進人才的浪潮中回到了祖國。然而在臨牀醫學領域,這種人才卻少得可憐。100年前的美國醫學界,也面臨著我國現在類似的問題:醫患矛盾頻發,醫生質量良莠不齊。之後,成百上千的美國醫生、醫學生前往當時的世界醫學中心德國、法國、英國,完成醫學教育、住院醫訓練,然後回到美國。正是這批人才改變了美國的醫學教育和科研環境。

現在的美國執考熱正是這樣一種機會,讓年輕醫生走出去,通過在先進的醫學教育體系中學習、比較和領悟,找到我國醫學教育的不足,促進醫學教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隨著我國醫改的深入、多點執業等政策的放開,部分最早走出去的醫生已經開始尋找回國從醫的機會,他們帶回的不僅僅是發達的醫療技術,還有先進的醫學教育理念。得益於這種回歸,相信未來中國不會無醫可用,反而會良醫滿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