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註:根據最新《USMLE Step1 考經可信度分級標準》(Version 2.0)?點擊閱讀,這篇考經rating為:5/5星考經。

評分細節:

根據考經可信度分級標準 ,考經應該具有出分前考經和出分後考經兩部分。本文為出分後考經,出分前考經見

百歌醫學:USMLE Step1 257 出分前考經(by 付亦男)- 老酒系列?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各位看官,考前考經簡明扼要,列出了各個時間點我備考用過的所有資料和模考成績,此文冗長乏味,不如猛戳考前考經 ̄□ ̄

付亦男,性別男,聲明一下,在朋友圈發了成績後竟然在回復裏看到「學姐加油」幾個字。。。

從大三開始準備,到大四結束考完step 1,斷斷續續兩年的時間,這一階段算是畫上了句號。回顧這段經歷,發生了很多故事,也有許多感慨。(醞釀了半天怎麼開頭,只苦於詞句貧乏,各位看官將就將就吧。。。)

說實話直到大二快結束都沒有出國的打算,正如曲師姐所唱(請關注glaucoma豆瓣音樂小站,曲師姐看到了請務必打賞廣告費喔~ ?(′▽`)):「學醫毀全家!」,不不,是「學醫惠全家」,家裡好不容易有個學醫的,結果還跑國外去了,沒有了近水樓臺,怎談惠全家,所以一直不怎麼關注出國的事,也從沒準備TOEFL,GRE什麼的,好好學術、好好做學生工作、好好做實驗,拿過國獎各種榮譽,算是那種「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吧━(???)━!

聽說USMLE這事還是從小羅師兄那得知的,在一次學生會例會中,部長請來了小羅師兄,這也是第一次聽說USMLE,第一次聽說BUG和百歌醫學,聽說了一些備考的故事,心想,這麼刺激事怎能不帶上我!其實當時的初衷也不是出國,主要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不如試一試,於是告別了實驗室,推掉了學生工作的職務,大三上學期正式開始了USMLE的征程。

開始準備就發現了自己捉雞之處,何止醫學英文單詞不認識,勉強混過了四六級的讀這教材簡直是天書,拿著手機終於一個詞一個詞的查清楚,整個句子連起來只能稱的上理解字面意思,句子的言外之意根本讀不出來,第一本BRS pathology,醫學辭彙的爆炸,超多知識點的碾壓,即使是走馬觀花的翻,也讀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加之自己備考意志一般,習慣了做「好學生」的日子,不翹課(除了政治)好好聽講PBL也算認真學校考試好好複習,所以用在USMLE上的時間並不是太足。總之在讀3P1M這段日子,應該說是最艱難的,也不是沒想過放棄,可一想連學妹們都知道我要考U的事,哪能說放棄就放棄,繼續往前走!

摸爬滾打了半年,終於是英語沒有太大障礙,但是欠的債終歸是要還的,英語不好在考試中不斷被放大,這事後文再提。總之閱讀英文書方面比較順利了,而自己在校醫學基礎課學的還算紮實(? "? ?),將英文書和中文書的內容對應上以後,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之後在百歌醫學的週末精講上,也還比較順利,偶爾完成一些遭雷劈的技術動作,在這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決心走下去的信念要更進了一步。

在上週末班的期間,也逐漸完成了第一遍精讀,其實說實話,百歌醫學推薦的那些教材我並沒有看完,原因是自己閱讀能力實在是太捉雞了,尤其是看HY neurology那本的時候,簡直費勁,由於還沒進臨牀,除了在解剖時學過那些基本的神經通路,其他的各種更複雜的東西聞所未聞,完全沒有前輩們醍醐灌頂的感覺,於是自己買了八年制的綠皮神經病學,啃完了前幾章,終於對這塊內容有了點認識。於是之後的幾本HY書,全都沒看,索性把中文教材複習一遍就過了。接著結合百歌醫學週末班課件的內容,翻看FA找相應的章節,週末精講上完,FA一大半的內容也基本看完了。

到了大四上開始了進院見習的生活,從問診查體消毒鋪巾學起,絲毫不敢怠慢,加上橋樑課結束便是大內科見習,所以這段時間放緩了備考的進度。直到13年年底,突然想到自己買的Kaplan還有4個月就到期了,掐指一算,Kaplan qbank加模考一共3000道題,現在開始的話,每個月得做七八百題,每週就得兩百,這期間學校還各種考試沒法做題,一不做二不休,開幹!一路kaplan,UW,各個模考,最後到考試。

關於這個考試,這可得多BB兩句了,也是給後來人參考。這考試和兩年前可謂是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前NBME就提過考試改革的事,我相信做了NBME 第15,16套模考以及前面幾套NBME的同志們一定能體會出來差別,NBME15,16也放出一年有餘,變化不斷積累,今日之考試與這兩套也有著很大的變化。

首先題目長度上,NBME 15,16比之前的幾套長度上升了一個檔次,而真實的考試,題目會比那兩套還要再長一個檔次,英語捉雞簡直體現的淋漓盡致,做題時間緊張、題目內容把握不夠都是我存在的問題。其次整個考試給我的感覺是廣而不深、偏重臨牀,涉及各個與醫學健康相關的方面都有可能成為考題,比如減肥、健身、戶外、飲食飲水等等,在備考時常常會去抓一些很深很細節化的東西,但其實考試涉及死記硬背的很少,而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偏多,為什麼說是偏重臨牀呢,因為非常多的考點證實就是CK的考點,感覺有CK下放到step1的節奏,甚至帶教老師天天叨叨的那些東西,都有可能成為考點,因為考察的就是臨牀最常用的東西,而這些在FA上不會有。

臨牀見習給我的幫助很大,但臨牀接觸的有限程度也成我自己的一個劣勢,印象尤為深的是考的口腔科和皮科的題,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科室做題碰到的時候確實很怵,所謂皮科的一眼活還真就是這麼考,一個小故事性質的題目配一張圖,圖片認識就能選,不認識就只能蒙,我就屬於後者。一個疾病出現什麼情況最需要做什麼檢查、一個疾病進程中最需要關注什麼指標的變化、一個疾病出現的新的癥狀或者指標的變化如何考慮怎麼處理、疾病嚴重程度的劃分、疾病之間的鑒別診斷、各種X片CT、MRI、12導聯心電圖等等,這樣的問題不佔少數,不會的回來查清楚了也就記住了,臨牀思維的培養任重道遠,看書、做題、考試,都是成長。

整個備考和考試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插曲。比方一些巧合,那還是我在上週末班的時候,那天萬姐姐講課,結束後有位同學去問萬姐姐問題,把萬姐姐給問住了,正巧我背著書包經過聽到,而且自己前不久剛看過這塊,於是我就說了,當時得到了萬大美女肯定中微帶讚許的眼神,這要是換成楊教授,夠他怡情傷身灰飛煙滅,而這一瞬間我也因此記下,直到考試正好涉及到這個知識點,並且從未在曾經練習過的任何一套題中見到;考試還考過我關於一個比較小眾的手術的原理,巧的是我們的外總帶教老師,除了本職手術外,另一項專長就是這個。有一些蛋蛋的憂桑,比方做完UW發現成績基本沒怎麼提升,看國外的考經,什麼兩個月準備考出270多,看他們的模考成績,動輒700+,只能感慨,智商是硬傷。

比方一些想起來就後怕的意外,本來到考前狀態維持的還不錯,但在考前5天時,做UW sim2,發現精神不太好,記憶思維明顯下降,明明很熟的知識點突然發懵,當時就傻眼了,心想,靠,不會被下毒了吧......當天晚上直接燒到39度,寒戰、全身乏力、肌肉痠痛,一時自己也嚇傻了,這考試還考不考了……在這裡真心感謝組裡的同伴給我的關心和照顧,送來各種葯還有水果零食,昏睡三天以後癥狀基本消去了,留下的是大腦一片空白突然不知所措,於是放棄了看FA,緊急開始掃錯題,儘可能的找回感覺。也有一些不足,雖然也有兩年了,但破釜沉舟的勇氣欠了不少,所以自己花的時間、讀過的書、做過的題都有所欠缺,連推薦的教材和題庫都不曾看完做完,FA只完整看過一遍,更別說什麼Pathoma, DIT, Goljan的書和音頻等等一些被譽為備考神作的東西,如果你想考個高分,那麼一定得多讀書,尤其是Goljan,仔細讀好好讀用心讀,據說小羅師兄大二就讀完了Robbins病理那本大厚書,並且看過的書可不是一般的多,你們感受一下。

說起那些身邊的大神和榜樣,小羅師兄,在沒進臨牀的情況下就考下260多分的高分;魏丹萌師姐,GRE、託福、科研、雙學位、臨牀實習、step1照樣250多分;某直系學長,不過不考U,年年國獎,臨牀科研都極其優異,全國有名,心目中的超級學神,給人的感覺是什麼都知道,有時候覺得此等大神不考U實在可惜,不過現在師從國內第一骨腫瘤大師,人各有志,想想兩年前的自己也只是想著在國內做一個優秀的醫生,有一天自習的時候,正巧坐在學長對面,看到他的外科書,泛黃的頁面,捲起的邊角,滿滿批註,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他們比起來,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需要改進需要完善的地方。

以前覺得step1是座大山,現在想來step1其實是最容易的一步,唯一要做的只是看書和做題,考完了纔是真正麻煩的開始。感謝父母的支持、女朋友的陪伴、小羅師兄的指引、丹萌師姐的幫助、組內大家對我的關心和照顧、以及前輩們開闢的這條道路。我會緊跟各位學長學姐前輩們的步伐,也祝願學長學姐們前路一帆風順。即將來臨的麻煩事,想想既有不安也有興奮,來,戰個痛!


正確閱讀考經(beta版): 考經,不是循證科學範疇的single case report,而是一種個人傳記文學(屬於anecdote類型,在循證水平上屬於最低的)。

百歌醫學通過《USMLE Step1 考經可信度分級標準》(Version 1.5)?點擊閱讀,為大家提供了可信度大於3.0分的考經,即作為第三方來確認考經"是否為真人真事真成績單而寫成的真考經」,而非別有用心的組織或個人杜撰拼湊的虛假考經。但考經本身的個人傳記文學屬性是無法通過《USMLE Step1 考經可信度分級標準》而改變成為single case report這種最基礎的scientific evidence的。 所以,在同學們閱讀時,請注意考經這種個人傳記文學「在全面性和準確度方面存在的先天誤差,在可重複性和普適性方面存在的侷限性」。故,考經作為一種鼓舞鬥志的文學作品是合格的,考經作為指導USMLE考試的學習複習是有潛在危險性的。 請所有真正複習準備USMLE考試的同學,嚴格遵循路標系統(來源於cohort study和case control),按部就班完成「做題 + 精講 + 按時高標準通過checkpoint」的循環,這是正確的guideline。 PS:《正確閱讀考經(beta版)》是2018年1月12日新出現的配合於《USMLE Step1 考經可信度分級標準》,進一步指導大家正確精細準備USMLE最初版,今後會逐漸更新為正式版。 by 百歌醫學 2018年1月12日


#USMLE考經#考生更詳細信息:

  • 複習模式:兼職(詳見:《考USMLE,全職準備好還是兼職準備好?》?點擊閱讀)
  • 參照的路標系統版本:第二版路標系統?點擊閱讀
  • 【課考區間】 =525天(詳見:《考出USMLE Step1 需要多少時間?》?點擊閱讀)
  • 考試題目數:46x7=322(詳見:《最新USMLE Step1考試改革影響分析》?點擊閱讀)
  • 考試地點:北京考場
  • MBBS學位學校:北大醫學部(北京)
  • 星座:巨蟹座
  • 姓名:付亦男


本文於2014年9月始發在百歌醫學官網,原文鏈接→baigemed.com/blog/usmle

作者:付亦男( @付亦男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