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嘉回應質疑:自己的初衷是為了帶孩子玩,讓她見識不同的風景,試一試不同於日常的生活走一走不曾走過的路,做一個能夠克服困難,懂得堅持的人。

有人贊成,更多人覺得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殘忍」,不過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精雕細琢、溫室裏的花朵?

但是我覺得,其實這種教育對孩子確實有益無害,因為作為父親其實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孩子,照顧孩子,是不會讓她真的受到傷害。

而我們,我們根本沒辦法拿出這樣時間精力陪著孩子去完成這樣的挑戰,真的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所以我會選擇閉嘴不評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雖小但體悟一點不比大人差。正值暑期,多少父母帶著孩子享受各地美景各國風情各路美食,樂不思蜀。可這些旅遊的意義僅僅停留在感官的享樂上,有多少能給孩子帶來成長,帶來心靈的感悟與引領。雖然我不提倡樂嘉的做法,但是我卻很佩服這樣的父親,因為他把喫苦受罪帶給孩子,這財富為人父母都知道,而人為製造卻沒有幾個,喫苦沒有先後,但堅韌的心確實是靠一點點挫折苦痛歷練來的。生而為人一路走來都會有跌倒,從跌倒到爬起需要的就是內心的堅韌與強大。父母主動給予孩子喫苦受罪,樂嘉是榜樣!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這種行為是一次很好的磨鍊機會,能增加自己在生活中的韌性;也是一種很好的經歷,可以說是人生中的一次無形財富;

但是對於一個4歲的孩子按理說心智都還沒有發育完全,讓她去經歷這麼一段行程個人認為應該是不合適的,畢竟孩子太小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作為旁人最多也只能表達下自己的看法而不好去評價樂嘉的這個做法,畢竟他是以一個父親的角色在跟女兒進行互動,縱使過程艱辛無比,父親對女兒的愛總是滿滿的。

小姑娘在徒步過程中肯定有委屈有淚水甚至有受傷,但她也跟其他人一樣走完了全程,說明她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動力的;而樂嘉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女兒的委屈肯定也有心酸的;


我覺得明星更多的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出生時就不一樣,就想著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普通人,付出的更多,一個四歲的孩子可以,獨自完成這麼艱巨的任務,我覺得,在其他事情上,樂嘉肯定,要求的也很嚴格,長大後孩子,絕對比別的孩子,承受事情的能力更強,但是要求一個四歲的孩子,走這麼多路,我還是很不理解的,希望可以中和一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寶寶來適應,去成長。也許這次是完成了,但如果給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陰影,我覺得下次孩子,不一定會再去參加,爸爸的任何活動,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