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社論前沿第S1247期推送

編者按:

之前(像女孩那樣丟球——女性/女權主義書單推薦)有給大家介紹過關於女性主義的書籍,本推送將繼續介紹關於女性主義的書籍,主要是學術著作,歡迎讀者在留言區分享其他關於女性主義的書籍呦!

0 1

《女性主義思潮導論》

《女性主義思潮導論》系“婦女與社會性別”譯叢之一,根據女性主義的歷史演進,對各派理論給予了細緻的說理和精當的評價,力求作出辯證的分析,既討論其優點,也指出其不足。作者爲羅斯瑪麗·帕特南·童,美國北卡羅來大學夏洛特分校哲學系任教,享有健康保健倫理學傑出教授的榮譽。

《女性主義思潮導論》現爲英美大學女性主義及其婦女研究課程的必讀書目。

豆瓣網友評論:

以比較成型的理論體系來看,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女性主義流派,在早期的爭取女性與男性平等的政治權利、教育機會和經濟機會的鬥爭中發揮了核心力量。其關注的領域主要在公共領域,而對女性的私人生活和性角色沒有充分的論述或訴求。其價值觀主要是希望女性具備理性、獨立、競爭能力等多被傳統認爲屬於“男性美德”的品質,對職業女性的苦惱並沒有給出結構性的解決方案。它更多被認爲是屬於白人中產階級異性戀女性的女性主義學說。基本上屬於比較保守的女性主義思想。——思樂

0 2

性別麻煩

1990年面世的《性別麻煩》是女性主義理論和性別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經出版即引來讚譽和爭議無數,並被奉爲開創“酷兒理論”的經典文本。巴特勒因此書而一舉成爲當代思想界最閃耀的學術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別麻煩》開篇,首先對“女性”作爲女性主義的主體提出了質疑。她對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維蒂格、伊裏格瑞等法國女性主義理論家的主要觀點分別進行了梳理,並追溯到她們各自所依據或所反對的陽具邏格斯中心主義理論源頭。她借用後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和女性主義的分析框架,通過對斯特勞斯結構主義人類學、福柯的管控性生產、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論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鬱的解讀,從哲學本體論層面重新追問語言、主體、性別身份等關鍵性概念,深刻闡述了異性戀框架下的性別身份和慾望關係是如何形成的,從而顛覆了霸權話語對性、性別、性慾的強制性規定。

豆瓣網友評論:

因爲上“文化研究”這門課,借來了《性別研究》讀。作者朱迪斯·巴特勒是個很帥的女人,當然恐怕她並不會同意任何一種身份,畢竟提出“酷兒理論”的她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性別麻煩》中最重要的觀點在於提出“性別“不僅有先天的“生理性別”,更由後天的規訓而形成“社會性別”。本書有些章節讀起來有些晦澀,但更多的原因不是在於文字,而在於對我們傳統觀唸的挑戰。——蠹魚

0 3

全球化與理論旅行

《全球化與理論旅行:跨國女性主義的知識生產》爲“婦女與社會性別學書系”中的一本。全書主要探討了“流動的空間”與“消失的地域”——反思全球化過程中的空間與地域的想象;翻譯的問題也是知識生產的問題嗎;跨國女權主義運動快照之一:gender在中國的旅行片段;在不可能中創造可能——關於婦女/性別研究學科化的思考等方面的知識,供讀者朋友們參考。在全球化已經在中國着陸的大背景下,如何認識全球化?全球化是否只是代表着“全球”,“國際”這些“懸在天上”的概念?說到全球化,國內還有個很流行的說法,就是“全球一體化”。那麼,全球是否是一體化?如果不是,或不完全是,它又是什麼?如何認識全球化的另一方面——地方化?以及與其相關的概念“地方”、“地域”,它們與全球化是個什麼樣的關係?

在國內婦女研究已經步入全球化的狀況下,如果只關注“本土化”或“中國化”,是否還能說明問題?如果不能,那麼,全球化對中國婦女研究又意味着什麼?

0 4

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是李銀河40年女性主義研究精華。基於對中西方社會學理論的研究,基於對中國進行了多年的的田野調查和社會觀察。

李銀河在這本《女性主義》中,對女性主義理論、女性主義運動、女性主義流派、女性主義論爭和女性主義之後的思潮進行了條分縷析的梳理。綜觀這些理論,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靜如水,有些主張做決死抗爭,有些認可退讓妥協。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在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

如果你想要了解女性主義卻不知道從何着手,李銀河老師這本書可以爲你建構一個堅實的理論框架。

豆瓣網友評論:

最後說到的點,正是我這個自稱爲女權主義者的人講不清道不明的內心想法。我們的目的是讓男女都在保留個性差異的前提下,使性別不再成爲一個凡事首先被考慮到的因素,而是作爲一個人的其他本質因素,使男男女女都掙脫性別枷鎖,充分挖掘和發揮自己的潛力,享受生命本真。——脆弱的feminist

0 5

當婦女提問時

在本書中,瑪麗琳J.波克塞對幾十年來婦女學研究成敗得失的精密梳理,證實了婦女學對高等教育的長久影響,並總結出婦女學研究的誕生對高校的影響就像女權主義對社會的影響一樣深遠。

作爲一名歷史學家、女權主義者、學校行政人員,以及婦女學會的前主席,波克塞發現通過這份爲婦女討回公道的婦女學研究工作,哪怕是僅爲改變這種性別不平等狀態的工作,婦女即能在更多的創造、教授和積累知識的工作崗位發揮光和熱。

作爲一部理論女權主義一婦女學的經典著作,本書集大成地將美國學者創立、建設婦女學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梳理出來,對婦女乃至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都表現出了博大的人文胸襟與終級關懷。

0 6

讓女人自己說話——獨立的歷程

在中國大陸這塊土地上做婦女口述史,是因爲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史學中同樣存在着如上問題。長期以來,女性一直是作爲社會弱勢羣體被認知、女性的話語權利和能力一向被忽視、女性的聲音很少得到學術界特別是史學界的關注,鑑於此,在我們這裏,發掘和記錄女性的歷史經歷和她們的聲音,成爲建構婦女史的重要部分。

豆瓣網友評論:

看了一半,決定先打五星了。 李小江是80年代後最早一批做婦女史和婦女研究的學者,這裏面的內容對於瞭解上世紀女性方方面面的生活很有幫助。(雖然在女權運動上她被認爲有些保守,但這本身也是時代侷限)我對這輯四本書最滿意的除了本身的故事敘述,還有標題——“讓女人自己說話”。這絕對是有開創意義的做法,尤其是在學術領域被男性和精英主導的情況下,女人自己的聲音尤爲珍貴。我對互聯網上有些粗暴的討論不滿的也是,他們人人都可以談邏輯和數據,卻忘了讓女人自己說話——奧威爾和阿倫特

0 7

不守規矩的知識

《不守規矩的知識:婦女學的全球與區域視界》立足於全球和區域的視界,介紹國外婦女與社會性別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學科的跨學科、跨界域、跨地區的特點。在注重學術前沿性的同時,強調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博大胸襟與終極關懷。

社論譯介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自媒體、媒體、機構轉載請申請授權,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註明“機構名稱+轉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