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ZER(雷蛇)新鮮發布了Blade Stealth(靈刃潛行)2019版筆記本電腦。新本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增MX150 4GB獨顯版本,補足了一部分遊戲短板。雷蛇發布2019款靈刃潛行:新增MX150獨顯、1399美元起


Windows 的話,預算夠用的話,輕薄本最佳肯定是這款了。個人認為從做工,顏值,體積重量,配置,性能,介面,都是五星級的,無可挑剔。

如果完全排除價格以及操作系統的因素,我認為這本子就是目前最佳的13寸超薄本,MacBook Pro 2018版也不是對手。


Navis Li:雷蛇靈刃潛行版 — 粉晶魅力上手體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之前在專欄寫過一次靈刃潛行 2019 的粉晶特別版上手體驗,因為是體驗所以也沒有寫測試,不過我們也測了一些基礎的東西,正好在這次的回答里加上,算是一個補充吧。


提起雷蛇的筆記本產品,估計最先想起的還會是 15 英寸級別的雷蛇靈刃 15, 我們之前也對精英版和標準版兩個版本的雷蛇靈刃 15 有過評測,它們的簡約設計和超薄機身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過雷蛇靈刃還有另一個尺寸的產品,那就是 13.3 英寸的 Razer Blade Stealth 靈刃潛行版,它在 2018 年末剛剛更新了最新的版本,而這一次伴隨著粉晶情人節限定互動,粉晶配色的雷蛇靈刃潛行版也就順勢而出。

這一次我們也就借著粉晶特別版,來看看粉晶的真機到底好不好看,也準備說說 19 款靈刃潛行的表現怎麼樣。

首先,2019 版的雷蛇靈刃潛行相對於之前的版本,大幅減小了機身尺寸,這都是因為它的左右邊框被縮小到了 4.9mm 級別,上邊框也只有 9mm 左右,屏佔比較高,所以視覺上看起來也會更清爽。

在屏幕規格上,標準版,競技和粉晶版都標配的是 1080P 霧面屏幕,4K 競技版則是 2160P 的 4K 鏡面觸摸屏,所有版本的屏幕都經過了出廠校準,能覆蓋 100% sRGB, 所以看起來的效果非常不錯。

上邊框的 9mm 寬度也不是白留的,雷蛇靈刃潛行版沒有選擇指紋識別,而是標配了紅外人臉識別攝像頭,所以可以通過 Win 10 的 Windows Hello 功能實現人臉識別解鎖,相對於輸入密碼,這樣要方便得多。

雷蛇靈刃潛行的出風口都在轉軸處,為左右雙風扇後置出風設計,當屏幕打開的時候屏幕底部的圓弧形狀設計會讓出風口的風阻盡量減少,分成上下兩股排出。靈刃潛行版的揚聲器在鍵盤左右兩側,由內部的 4 個超大發聲單元組成,支持杜比全景聲,環繞的沉浸感比較足,實際聽感也比較不錯。

鍵盤方面,靈刃潛行版自然是支持 CHROMA 幻彩背光的,通過雷雲 3 的軟體,可以設置全綵的背光顏色,不過沒有單個按鍵獨立調光,只能全鍵盤統一一個顏色。

按鍵的佈局基本和標準鍵盤相似,只是由於寬度溫度減少了最右邊的回車,右 Shift 等等按鍵的寬度,同時全尺寸方向鍵的上鍵也擠佔了右 Shift 的空間,所以可以看出靈刃潛行版還是為了遊戲優先考慮,但是左側Fn鍵位置比較尷尬,用戶在使用 Alt 組合鍵時容易誤把 Fn 當成 Alt 按下,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靈刃潛行版的所有介面都在機身兩側,除了左側多出一個 3.5mm 耳機介面之外,左右兩側的介面也剛好是對稱的,都是一個 USB-C介面,加上一個 USB-A 的 3.1 介面.

不過機身右側的介面最為頂級,因為它是 40Gbps 的雷電 3 介面,可以外接兩臺 4K 顯示器或者一臺 5K 顯示器,同時支持超高的數據傳輸速度,並且能為筆記本電腦供電。

而機身左側的 USB-C 介面是 10Gbps 的 USB 3.1 Gen 2 介面,它的速度比右側 USB-C 慢一些,所以只能支持外接一個 4K 顯示器,也可以支持數據傳輸和為筆記本電腦供電。

我們都知道,雷蛇靈刃潛行版的初衷,就是為了提供一個超便攜,但在外接顯卡之後也能提供頂級遊戲體驗的解決方案,所以它的介面設置也正是為了這一目標而生的。

通過目前最為頂級的 40Gbps 雷電 3 介面外接顯卡之後,就可以在外接大屏上體驗到頂級畫質的 3A 大作,在需要外出時也能通過機身上的 USB-C USB-A 雙重介面保證高速傳輸數據和兼容老設備,這樣的介面設置可以說是比較合理且易用。

既然採用了 USB-C 介面,相應的充電器也不能拖後腿,雷蛇靈刃潛行版的電源適配器非常小巧,擁有 65W 的輸出能力,通過 USB-C 連接左右任意一個 USB-C 介面就可以完成供電,電源適配器支持 PD 3.0 協議,也就是說它也可以用來給你的 USB-C 介面手機供電,同時如果那你出門在外沒有帶原創適配器,通過其他 USB-C 介面適配器也可以為雷蛇靈刃潛行供電,這就是 USB-C 的優勢。

整機框架採用了鋁合金材質經過 CNC 加工而成,讓雷蛇靈刃潛行版的重量最低只有 1.28Kg, 粉晶版因為增加了獨立顯卡重量上升到 1.31kg, 厚度只有 14.8mm, 同時達到了高度的一體感,做工非常精緻,嚴絲合縫,細節處理也都很到位。

通過陽極氧化工藝把粉色輸入金屬,最後的結果是超出我預期的,我甚至認為真機看起來超出了官方的定妝照中所表現的顏值,在一定的光線條件下,粉晶版本的靈刃潛行擁有著一種特別的魅力。

新雷蛇靈刃潛行版的工業設計相對之前更具力量感,更加硬朗的邊緣和更銳利的轉角都讓它看起來更加乾淨利落,而粉晶特別版的顏色加上這樣的外形設計,也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


屏幕測試:

靈刃潛行搭載是 1080P 60Hz 屏幕,擁有出場校色,為什麼不上 144Hz 呢,我猜可能是為了外出續航表現,以及設計理念是回家外接顯卡外接屏幕打遊戲吧。

經過實測靈刃潛行 2019達到了:

  • 96.5% sRGB
  • 66.8% AdobeRGB
  • 69.9% P3

忽略測試誤差已經屬於能覆蓋 sRGB 的範圍,也就是說你看到的畫面足夠精準沒有過飽和或者不夠鮮艷的情況,瀏覽圖片,看視頻都會有很好的體驗。

在 MDT 實測亮度的環節,靈刃潛行通過快捷鍵一共可以調整 11 級亮度,最高達到了 328 cd/m2, 比一般的 300 cd/m2 級別稍微強一些,足夠滿足室內使用,所有亮度下都沒有頻閃。

在色準上,由於有出場校色所以也表現很不錯:

  • 平均 ΔE 為 0.94
  • 最大灰階 ΔE 為 2.28
  • 最大彩色 ΔE 為 2.07

校色之前 ΔE 都小於 3, 同時色溫為 6545K 與 sRGB 標準的 6500K 相比很接近,不會偏冷也不會大黃屏,而在進一步校色之後色準還能得到繼續的提升:

  • 平均 ΔE 為 0.18
  • 最大灰階 ΔE 為 0.65
  • 最大彩色 ΔE 為 0.16

所以這塊屏幕確實非常不錯,如果你沒有專業需求必須廣色域,那麼這對於大眾消費者會是一塊很完美的屏幕,能覆蓋 sRGB, 色準很好,沒有頻閃,可以說是開箱即用水平。


性能,散熱與噪音:

靈刃潛行 2019 搭載的是俗稱 8.5 代酷睿的 i7-8565U, 以及 MX150 獨立顯卡,對於一個 13.3 英寸的產品來說很符合常理,不過由於內部的散熱規格較高,所以實測性能都會比大部分輕薄旗艦要高不少。

在最新的 CINEBENCH R20 裏靈刃潛行可以達到 1314 cb 多核和 395 cb 的單核成績,而 CINEBENCH R15 則有 702 cb 的多核成績,峯值性能不需要有多少擔心,所以我們繼續測試了 CINEBENCH R15 連續跑分:

一開始能達到 700 多,隨後因為溫度限制稍稍降低到 630, 最後則可以穩定在 650 cb 左右,這樣的性能在 13.3 英寸級別裏已經算是很強的成績了。

我們將整個 CINEBENCH R15 測試的過程記錄並製圖如上,可以發現靈刃潛行在最開始可以短暫地以 37W 運行,溫度也迅速攀升至 80°C, 隨後觸發溫度限制慢慢降低功率,最終 CPU 可以穩定在 22W 和 68°C, 如果你還記得我們之前的 MacBook Pro 長測,那應該也知道 MacBook Pro 2018 雖然能穩定在 700 cb 以上,但代價是高達 100°C 的內部溫度。

所以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靈刃潛行的表面溫度和噪音怎麼樣呢?

答案在這,極限情況下靈刃潛行的表面溫度也不算高,畢竟內部的 CPU 溫度也只有 70°C 左右,所以鍵盤均溫只有 39.6°C, 由於左右雙風扇的緣故,鍵盤中間會熱一些,達到了 42°C~43°C, 但是 AWSD 附近(點3)回車鍵附近(點4)都不到 40°C,總體給人的感受都只是溫溫的。

噪音從分貝來衡量也不高,45dBA 級別對於這個性能和體積來說不算什麼,就是在 3660Hz 附近有一個小小的異音,突出率不大所以也還好,畢竟 MacBook Pro 2018 的噪音也是這個級別。

所以總體來看吧,靈刃潛行如果能把溫度限制稍微放高到 85°C, 我估計長期穩定性能也可以到 700 cb 以上,而且溫度和噪音表現都會比 MacBook Pro 2018 要強,13.3 英寸輕薄本的性能之王,大概率就會是靈刃潛行了。


如果是頂配4k屏不是很推薦,16g 1080p對一下X1c2018還是沒問題的

還是希望日後能出一個16g無獨顯,畢竟MX150這個卡有點雞肋。它未來的用戶也許都是等x1c2019的


建議上隱士,顯卡更好


不值得。現在256根本不夠用,要買512可以差不多上15寸了。


看你信仰夠不夠咯,不玩遊戲18款mbp還不錯,玩遊戲的話加錢上15寸,如果就玩玩lol這種輕型網遊,又經常要帶電腦出門去不差錢的話這個還不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