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學問,追根究底就是趨勢、轉折、資金控管三項而已。應在盤勢演變中,很自然的反射出正確的動作。

多頭拉回時做多,起漲k買;空頭反彈時做空,起跌k空。掌握這兩個機會就可以榮華富貴了

◆世人皆為漲跌苦,唯有線圖最清楚。

在股票市場里,風險是要自己承擔,而獲利當然也是自己享受。如何享受獲利?如何承擔風險?只在買賣之間。買進然後持有,似乎是獲利的不二法門。當然,買到下跌股或者是不漲股者除外。

買賣之間其實平淡無奇,打通電話或者滑鼠一按就解決了,問題是決定做上面的動作之前,你的決策過程,恐怕不是平淡無奇的,它是你對公司基本面的了解,它包括你對股價的預期,它當然也需要很多技術面的佐證,然後,在你認為最適當的時刻按下快門。

什麼時候是最適當的時刻?不計較最低點,不計較最高點,重要的是安不安全。可以防守的點,看得見就是安全,看不見就是危險。不信,一樣的磚頭擺在地上和擺在懸崖邊,你站在上面看看,這樣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危險。

現在的盤,安不安全?分線級數的下殺對短線客來說可能是重挫,分線級數的上漲也可能是噴出,但是對長期投資的人來說呢,也不過是小小的漣漪。所以安不安全完全在你的機制和你的認知。以 的方法來看,短、中、長都還沒有立即的危險,但是要我買進,現在...還不夠安全。買賣之間真的很難拿捏嗎,也未必,專心看圖,時間到了它自然會告訴你。

◆彼得林區曾說,如果能找到預測上漲的線圖,那我就能找到更多相同的線圖,但他的發展卻是往相反方向。線圖只是輔助工具,不是全部。說得甚是,如果線圖就是全部,那股票就一點也不好玩了。

套進公式就可以了,不是嗎?線圖是人類交易該商品的心理狀況、資金狀況等等的累積。但是顯現出來的是價格、成交量、k線、各種指針,而在這些信息裡面,決定你的動作的只有兩個..買進或者賣出。

線圖的右邊是最迷人的;線圖的左邊是最清楚的。會漲的股票的條件都一樣,但是一樣條件的股票未必會漲。買賣之間,需要一點看圖的實力,買賣之間,也需要一點運氣。

◆有人說,如果每一波都讓你抓對了,那股票有什麼樂趣可言?好奇怪的一句話,我們操作股票不就是希望每一波都做對的方向?不就是追求可以低買高賣的轉折點嗎?每一波都抓對有什麼不好?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

看對了,高興一下,看錯了,檢討一番。對對錯錯之間,如何讓對的時候多賺一點,錯的時候少虧一點,年終結算的時候,盈餘多一點,也就對了,如果每年都能夠盈餘,那不就是對了嗎?

回檔是好事不是壞事,讓有獲利的人跑一趟,讓空手的人有機會買,不是皆大歡喜嗎?過高回測頸線不是很正常嗎?你是不是磨拳擦掌準備承接了呢?承接點還沒到,請耐心等待,這是比忍功的時候。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一波上漲會創造很多贏家,但是一個500點的回檔,會讓很多贏家變輸家。差別在哪裡?真正的贏家知道要跑,假的贏家只會享受帳面上的利潤,空歡喜而已。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布局靠忍耐。

指數和個股的操作哪一個比較好?我想多頭格局和盤整格局裡面可能個股操作會比較吃香,因為我們有特別的尋找穩定獲利的選股方式,可以選擇股票操作,而期指有如鎖股操作,你只能在這唯一的商品上跟著節奏走,碰到盤整或者關卡也只有乾瞪眼的份了。但是在空頭的時候,期指就比較吃香了,因為空頭時買多必套,放空不易,期指的操作就比較簡單。

有些股票是買了就上,有些是要慢慢布局等待發動,想要買到買了就上的股票,要等待回檔的好時機,要買到長線安穩的股票,就要買了然後忍耐。有些股票長期處於低檔,這些股票遲早要發動的。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 操作法屬於後者。◆能賺能守,才是贏家。大多數的投資人,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為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獲利,甚至反勝為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留住大部份的資金才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將是箇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股市,大盤也好,個股也罷,常常超漲超跌,超漲時,固然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但股價一旦反轉,沒有適時的避開,也會讓人剝掉好幾層皮,好幾年翻不了身。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做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為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而個股,若股價在高擋,18日均價走平時,股價若是有兩次跌破6日均線,大概高點也不多了。該是出場休息的時候。能閃過下跌,才可確保獲利,成為贏家。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沒有隻漲不跌的好市,也沒有隻跌不升的淡市。漲跌交替出現是市場走勢的基本規律。但漲跌逆轉卻有兩類不同性質的演變:

一種是大方向的改變,大升勢轉變為大跌勢或者大跌勢轉變為大升勢。這種轉向,通常以雙頂或雙底、三次到頂或三次到底、頭肩頂或倒頭肩底、大圓頂或大圓底等形態為標誌,屬於大動作,一般需要三個星期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去孕育。

另一種是技術性調整,即大漲中出現小跌或者大跌中出現小漲。這種轉向,通常以一條高開低收,很多時帶有上影的黑線;或者一條低開高收,很多時帶有下影的紅線為標誌,屬於小動作,在一個交易日內完成,所以稱之為單日轉向。

獲利回吐是產生單日轉向的主要原周。一個大的漲勢或大的跌勢,往往由幾個小的升浪或跌浪組成。漲跌一段就回吐一下,消化之後再來下一波的漲跌。在每一個小的升浪的頂或小的跌浪的底,比較集中。平倉性賣出或平倉性買入便造成單日轉向。

單日轉向的最特別之處,是它的開市價和收市價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連漲多日後再跳空開高或連跌多日後再跳空開低,是單日轉向的第一個特點。這一點對於持續多日的急促升勢或跌勢具有延續性,可以說是「承先」。開高之後擁有浮動利潤的買家,紛紛趁高出貨套利,將市價推低,與前一段升市方向相反,形成當日是由升轉跌;或者開低之後擁有浮動利潤的賣家,紛紛趁低補倉平倉,把市價搶高,與前一段跌市方向相反,形成當日是由跌轉升。這是單日轉向的第二個特點。這一點對於接下來的幾天技術性調整的小跌或小漲具有指示性,可以說是「啟後」。

單日轉向出現後,隨之而來的調整幅度,一般相當於前一段升幅或跌幅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得把握得到,利潤頗為可觀。因此,在一輪急升或急跌之後,就要留意是否有單日轉向的跡象出現。在單日轉向的局面將要確定,即臨近收市時去做空頭或多頭,往往可以賺到往後數日的跌幅或升幅。


操盤秘笈

(一) 不準套牢,不準攤平

輸家的第一種輸法是套牢不賣,第二種輸法是攤平。

大家自己去找一條適合你自己的控盤線(均線),那就是你的趨勢依據。線上是多方,線下是空方,在線上你做多,跌到線下你做空;貼著盤面走,那就是你的原則。

按照規則做,沒有等一下的機會,沒有心存僥倖的想法,那麼這條線會像是沉浮在股票市場中的浮木和救生繩,免得你沉入海底,並拉你到勝利的彼岸。

想在市場生存,趨勢永遠要擺第一!我沒有看過不尊重趨勢的人還能在股市生存的。通常他們都很快消失。認錯,在第一時間止損,不猶疑,不等一下,就不會被套牢,不被套就不會去攤平而加速滅亡。

(二) 談談掛止損單的必要性

放在心裡的止損,是不明智的,因為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很容易和自己妥協,很容易原諒自己。當你預設的止損點到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等一下的心理而不會立刻執行,而這等一下的心理是贏家與輸家最大的差別。等一下之後,會變成下不了手,然後套牢,最後可能是斷頭,不可不慎。

「最初的止損點是最小的損失」,這是期貨市場的一句老話,如何執行?不必有大學問,直接掛單到市場就好了。要好好利用止損,哪怕一生只碰到一次,都可能是你的保命仙丹。

止損未必是損失,有時候是止贏的動作。「止損」這兩個字,你要把它當作是一種進出場的機制,而不要單純的以字面解釋為停止損失。 只要知道何時該出場,任何點都可以進場,也就是說進場之前要先設定好止損點,如果這個止損點離進場的價位是你能夠忍受的範圍,那又何妨? 買賣股票沒有穩贏的,俗話說:未贏先想輸,就是這個道理。

會輸小贏大的人最後都能長命,而場上能夠長命的人往往是贏家。 做對了當然要讓獲利自然擴大,萬一錯了要能夠立刻出場,這是止損的精華所在。

有了止損的觀念,是你進入金融投機市場的護身符。接著就是要慎選進場點,盡量避免被止損出場。否則,經常止損,會像冰塊融化一般,慢慢地腐蝕你的資金,這也是很傷腦筋的。

(三) 技術進階三步曲

對一個新手而言,進入股市叢林要如何求生存?要在波動的市場中獲利,要有一些基本的工具,也就是所謂的技術分析,那麼在林林總總的技術分析方式中,要由哪一個方向著手?要如何進步呢?

(1)量和價的均線的方向,一定要先搞懂,均線是股價進行的方向,不誤判大方向和大格局是第一要務。能分辨多空方向與判斷出是否盤整箱型,這是進入市場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求生本能。沒有方向猶如行進間沒有指南針,開車沒有地圖,要到達目的地必定很難。

(2)再就是配合技術指標和型態的看法與研究,可以讓你以技術指標來彌補均線的不足,可以讓你除了運用乖離之外,還可以利用技術指標的轉折,低進高出。能把量、價、均線、技術指標、型態都配合得很好時,你將會進入高獲利狀態,自不待言。

(3)當你能做到上面的情況之後,才可以精進短線的技巧,進入極短線的當沖逆勢操作之中,獲取額外利潤。

這三步曲是操作的進階,不可顛倒,先求穩,再求准,最後是狠。此三步驟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的用功就可以達到的,而必定需要經過長時間不斷的嘗試之後,才能深刻領悟。

先習慣於均線的方向,再漸入技術指標的配合,你才能在趨勢之中抓到轉折,抓轉折時又不違背趨勢,如此趨勢與轉摺合一才是正道。

均線是很好的趨勢技術指標。設定參數,最好是有長有短,才可以看清長線的趨勢和短線的方向。至於參數要設多少,可以因人而異,並不絕對。

型態大略可分為底部型態、頭部型態、整理型態三種。型態很重要,但是在實戰走勢中誰也不知道會走出何種型態出來。 比如寫英文字 V→ N → M → W → ? 複合型態?你知道現在進行的是何種型態?實戰走勢中看不出來也猜不著。但是事後來看,原來是這樣的!型態就是這樣,會搞死人。所以,把型態當知識就好,不要太執著。

(四)是否真的想走這條路

當初在踏進股市前就想過,這個事業可以算是永不淘汰的行業,只要你不被市場淘汰,就有機會。所以這個事業是可以投入的。

可是投入就一定會賺到錢嗎?只有20%不到的人是賺錢的贏家。

要多久才能成為所謂專業投資人,這是要學習的,它沒有標準教材,只有市場的實習課,很貴的學費,會讓人一無所有,可是並不能讓你學得等值的專業知識及正確的操作觀念,所

以找適當的途徑進修,花小錢縮短學習時程,用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建立起正確的操作觀念。

技術分析很容易學,操作EQ才是學問。在這領域不是靠IQ的聰明,而是 EQ的掌控,不急不貪、不驚不懼,是需要有點超人的意志的。

如果你有心,就一定可以成功,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你才有希望比別人更接近那前20%的贏家。股市投資這條路很辛苦,沒有毅力的人是無法完成,要麼就不要進來,進來了就沒有退路,只有一直往前走,朋友們,自己去決定你是否可以。請考慮一下,您是否真的想走這條路?

(五) 你適不適合股市投資

股市投資的規則是最簡單的,但卻是所有事業中最難的一項。因為股市投資的本身就是賭博,賭博,最難的不是難在方法難學,而是難在心法難練。好比打籃球,把球丟給你,你也會拍兩三下,運球、投籃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可是這樣就能夠上場打比賽了嗎?

一位老前輩的諍言:新手為什麼虧錢?剛會一招半式就想搶錢,那老手混什麼? 何況一招半式究竟是獨門功夫,還是每個人都會的三腳貓功夫? 中手為什麼虧錢? 十八般武藝也練了,為什麼還是虧錢? 因為練得太雜,忽而武當劍,忽而少林拳,雜而不精,碰到行家不被修理才怪。

高手又為什麼虧錢? 功夫已屬上乘,也已百戰沙場,怎麼還會被修理? 怎麼不會! 高手虧錢常常是虧大錢,遭遇一次,就得重頭開始。高手功夫了得,虧在有恃無恐,虧在大環境的不可變數,虧在太過自信,毀在資金管控,能不慎乎。

看人撈錢好象容易,其實不然。由新手,到中手,甚至老手,過程中到處充滿陷阱。練得眾多方 法,還得吸收消化,融會貫通,再經過市場洗禮,汰蕪存精,並磨練心性,喜怒不形於色,最後粹練出一種適合你自己個性的好方法,才算大功告成。

你適不適合股市投資? 問你自己! 若不適合,趕快離開。若有志於此,趕緊修鍊,如果練了幾年還練不會,忘了它吧。

反省!你是不是沒有好方法或者是方法太多了?出招的時候是不是用同一種方法進出?資金管控、EQ情緒的管理是否達到一定的要求?

平時閑暇之餘與股友們交流學習「雙龍短線戰法」「漲停複製擒牛戰法」「中線主力高控盤戰法」「資金複利解套戰法」等實戰操盤技巧,有興趣自願學習的股友歡迎找我交流學習,定當鼎力相助。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大家可以關注本人,直接私信回復「戰法」免費領取戰法和交易系統一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