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dview

(我最近愛上instagram, 實在是太好玩了. pic: 臺北101鳥瞰臺北市)

好久沒來寫網誌, 因為最近工作上的異動, 終於讓我的新的方向比較確定

2011年一直是我在職場上很掙扎也很忙碌的一年

忙碌: 去年平均兩個月出差一次, 對於身在傳統產業的我已經是很多了, 常常都是我push主管讓我出去 

(不然我一直叫我待在臺灣工作我真的會瘋掉以及很快就會失去對於目前穩定工作的動力)

 

1月, 德國, 慕尼黑ISPO展覽 - 跑些OUTDOOR的品牌客人還去了紐倫堡拜訪Adidas (日後再寫篇ISPO的介紹)

3月, 泰國, 普吉島度假 - 哈, 不是出差, 是犒賞自己的度假

6月, 香港,澳門 - 半天拜訪客人, 剩下週末去澳門找朋友(對, 去找澳門女孩)

8月, 美國, 洛杉磯, 波特蘭 - 跑了自己公司集團的海外工廠, 還有去Portland拜訪NIKE, COLUMBIA

10月, 中國, 上海intertextile展, 東莞珠海, 香港 - 我-最-討-厭-去-大-陸-出-差! 上海跟香港是可以接受的城市 

 

掙扎: 出差頻繁, 工作增加, 視野更廣, 反思自己的表現是否滿意, 以及出差間玩樂開心的刷刷刷跟我的收入是否可以平衡

於是從10月去大陸回來之後, 開始出現工作倦怠感

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改組, 我的工作內容比較傾向亞洲去跨國整合溝通的角色

但是礙於我看到海外廠的主管與人事素質太瞎, 我可以預見未來工作的挑戰性有多大

所以在新的任務下來之前開始與主管談接下來我的工作職位上的挑整與薪資結構上的增加

12月談談談...主要卡在我希望增取2成的加薪幅度, 公司只能給我1成2的空間, 卡在8%沒有談妥

緊接著1月底我又出差去了德國ISPO展, 結束德國的工作行程我在英國待了5天, 2月底我又去了新加坡家族旅遊

我這個人事案就pending到了3月

 

拖到3月我看沒有動靜, 我就不爽了...主管剛好找我談接下來新的組織變動, 以及新的工作方向

會議室就我跟我主管, 我聽她畫大餅畫了1個小時之後, (而且我很想叫她閉嘴, 不要把我當傻傻的客人一直講重覆的官腔場面話)

我簡單回應了一下說

過去三年我作的工作跟接下來的新任務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 

唯一變動的是大中華區這4個工廠的窗口變了, 挑戰在於未來的團隊溝通與默契的培養

我又補充, 因為我的人事案拖了3個月, 看來公司與我沒有達成共識, 我接下來要把重心放在我自己的人生規劃了

 

於是我看著錯愕的主管, 又要開始展開拖延戰術, 跟我談離職的時間, 一方面我要堅持我的立場, 二方面我又要給他面子

她一開始很瞎的說希望我給他半年的時間找人培養人才交接, 我說我已經決定離職了, 希望愈快愈好

於是最後敲定5月中可以瀟灑離開這個待了3年半的工作

即將展開與實踐我人生第二階段的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