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封神的道路上击败过无数伟大的对手,跨过“微笑刺客”汤马士和“魔术手”庄臣的球队,让佐敦在1991年得偿所愿一圆冠军梦。相比之下,佐敦隔年卫冕就多了几分游刃有余的味道,拓荒者从来都算不上公牛王朝最令人惋惜的输家,尽管他们和公牛僵持了六场。更多人的记住的是纪录片放映的那段情节:佐敦半场六记三分后摊开双手,以及那位臣服在上帝脚下的“第二分卫”——德士拿。

  “还是有一点威胁”的滑翔机

  总决赛跟佐敦碰面时的克莱德-德士拿,到底是什么水平的球星?一切还要追溯到当年说起。

  1983年的选秀大会上,来自休斯敦大学的锋卫摇摆人德士拿在首轮第14顺位被波特兰拓荒者挑走。彼时的拓荒者并非顶尖强队,然而德基尔斯勒也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获得重用,因为刚好撞上了占美-帕特森的巅峰期,他的新秀赛季只能去适应后备角色,场均还不到20分钟。显而易见,德士拿出道的起点并不算高,跟佐敦等出道即巅峰的现象级新人有本质区别。然而休赛期的选秀大会上,考虑到德士拿富有潜力可挖,手握榜眼签的拓荒者还是跳过佐敦,转而选了司职中锋的萨姆-鲍伊。

  德士拿好歹不算辜负球队寄予的厚望,就在佐敦大杀四方的新秀赛季里,逐渐从波特兰的后备席中冒出头来,他的上场时间暴涨,数据是极其亮眼的17+6+5.5+2.2,如果进步最快球员奖项能提前一年设置的话,德士拿完全有机会成为首位获奖者。

  从有关球员攻防影响力的估值BPM来看,德士拿实现质变的赛季不止是生涯第二年。数据显示,1987-88赛季,不满26岁的“滑翔机”开始把自己的水准提升到“最佳阵容级别”,BPM高达+7。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携手范德维奇、泰利-波特等一众悍将,叩开50胜的大门后,场均27分的德士拿首次入选了赛季二阵。这位球场多面手带著球队刮起“快打旋风”,成为整个联盟节奏最快、火力最凶猛的球队之一,极富观赏性。1989年,千胜教头艾度文入主波特兰,直接把球队打造成了60胜级别的逐冠之师。

  也就是在那时候起,坊间开始有人把德士拿跟佐敦相提并论了。1991-92赛季,拓荒者战绩仅次于67胜的公牛,在西岸力压爵勇位列榜首。产量明显高于去年的“滑翔机”已被普遍视作联盟前五的巨星,MVP评选中,正是他紧随佐敦之后高居次席。但德士拿的生涯顶点也就在这儿了,当年万众瞩目的总决赛上,恐怕“既生瑜,何生亮”恐怕会是他唯一的感受。

  佐敦对于这位竞争者充满不屑,即便到今天都是如此,“我不是说他不算一个威胁,还是有一点的,但是如果要拿我和他比较,我就生气了。”总决赛首战前夜,发怒的“飞人”在魔术手家中打牌时撂下狠话并付诸行动,半场三分雨只是冰山一角:六场较量里他剁下35.8分4.8篮板6.5次助攻,真实命中率61.5%;反观德士拿,25+8+5的数据乍看之下不算跌份,五成出头的真实命中率则高下立判了。

  重回航天城,结局终无憾

  “别让忠诚害了你”,加纳特十年前对占士的那句忠告,早在德士拿身上得到应验。1994-95赛季,已经在拓荒者打拚了11年的他刚从反复的伤势中恢复健康,自感巅峰已过,眼看冠军渐行渐远,便主动向管理层“递交辞呈”。于是乎赛季中途时,球队不得不把他交易到休斯敦马赛克,换来奥蒂斯-索普。大学时期就在休斯敦打球的德士拿终于得以跟当年的老队友奥拉祖云强强联手,在佐敦退役之际,马赛克取而代之成为联盟新的王者,德士拿的到来,为马赛克的卫冕添足燃料。

  休斯敦人在1995年季后赛上演“黑六”奇迹,一路以下克上逆风夺冠,期间“滑翔机”功不可没。首轮第四战,他在作风硬朗的爵士面前潇洒掠下41+9+6,和40分的“大梦”交相辉映;连扳三场掀翻太阳的生死战中,德士拿独得29分;总决赛遇上新兵魔术,其21+9+7的数据足以证明他绝非躺赢之辈。就这样,德士拿在自己32岁时,戴上了梦寐以求的冠军戒指,补上了他荣誉表上最欠缺的一项。

  比起很多名宿只能发挥余热的晚年,德士拿的油箱直到退役时都有不少存货。在提前宣布自己将成为休斯敦大学教练后,德士拿还是兢兢业业地打完1997-98赛季,18.4分和5.5次助攻均领衔马赛克全队,昂首离开了联盟。

  米高佐敦是神,万千宠爱,自在云端;德士拿终归不是神,底层出发,拨云见日,至少在后者身上,你能看到更“接地气”的发展轨迹。能与“飞人”较高下,是输家亦是赢家。

  (篮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