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9號去的成都PEC,感覺氣氛可以的啊,很嗨的啊。我周圍沒見到幾個一直拿手機錄的,拿著手機的也是一邊錄一邊嗨。

為什麼一些人說國內電音節很尷尬?難道是因為我這次去的這個還不錯?


煙花不能放。

各種審批不過。

為了發朋友圈。微博。ins。纔去的。

歌沒懂幾首。蹦迪裝備倒是挺厲害的。

最後。你蹦迪戴口罩不熱嗎。我看著都熱。


PEC我也去了 你是沒去過邁阿密的ultra和拉斯維加斯的edc嗎 你去過了其實就能很明顯體驗到國內的「辣雞」 因為根本就沒有這種文化 都是近幾年突然開始流行 相比於edc22年 以及ultra20年的經歷 是比不起的

說起PEC 你往後面站一點你就能看到站著發獃 尷尬 聊天 玩手機的人 真正電音迷在最前面而且很少

對於edc和tomorrowland還有ultra來說 16萬人到40萬人不等 全部一起嗨 真正不在狀態的人很少


謝邀

看國外的umf,edc錄播就知道為什麼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倒不是說我們國家的聽眾都是木頭啥的

會搖頭的,會*欄杆,能跟著蹦的我們不是沒有

但是能達到對臺上DJ的每首歌都基本瞭解的能夠聽出在放什麼和什麼的remix能知道是在放誰的曲子,有什麼用意的人就不多了

每次電音節去的人都不少,但是有多少是連演出陣容都不瞭解,連自己號稱能吹一輩子的DJ的歌都只聽過一兩首的人呢?

紋著紋身,光著膀子,帶著墨鏡,戴兩串都不知道上面單詞什麼意思的kandi去湊熱鬧的…錄兩三個小視頻拍兩張自拍就走人的…太多了…

不過

我們才剛起步,又有各種條條框框限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至少這種文化正在我們國家逐漸普及

總會有developed的一天,希望早點到來吧

沒有club文化做支撐 哪來這麼多野雞自稱raver?形式倒是很會,內核一點兒都沒


一個從業工作者飄過,原本想好好答一發但是比較懶就簡單說一下。

首先就是國內電子音樂的發展是落後於西方國家的,目前來看的話落後的還是比較多的那種。在國內電子音樂目前還稱不上一個成熟的產業。既然稱不上成熟的產業,那麼它的受眾羣體自然也不夠成熟。國內現在的所謂電音愛好者大部分還是EDM粉,且年齡偏小集中於16-26歲之間,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分不清廣義和狹義的電子音樂的區別。他們更多的通過各類短視頻來接觸到電子音樂。這導致了很多人對於電子音樂並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認知,我身邊的很多人說起電子音樂就是EDM,就是嗨~

那麼說到電音節,電音節我個人認為是電子音樂線下的一個展示。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覺得國內的電音節尷尬呢?我覺得主要就是目前電子音樂的受眾羣體還不夠成熟。尤其是參與到線下的這部分人是由多種人羣構成的。

同時通過後期復盤,我們也發現了:參與到現場的我們所謂的「Raver」≠電子音樂愛好者

「Raver」人羣與「電音愛好者」人羣有一部分重合,但是並不是所有的「Raver」都是「電音愛好者」。前面說過國內的電音愛好者年齡層次偏低,以大學生和剛踏入工作崗位的人為主,這導致了他們的經濟水平不足以支持他們參加國內舉辦的每一場電音節,他們更多的是會選擇參加在自己所在地舉辦的電音節。也就是國內每場的電音節都會電音愛好者來參加,但是他們只是一部分,甚至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下那部分人羣他們並不好奇你上面是哪位DJ,放的是什麼風格的音樂,反正我就是過來嗨的,過來放鬆的,我管你那麼多呢?(我有領過女朋友參加電音節,她對於電音一竅不通,就是過來減壓放鬆的,不一樣蹦的時候很開心,過後還是醉心於民謠= =)

還有國內現在Raver圈子有個個人認為很不好的現象就是蹦迪隊和組CP。

下班車上碼的字所以可能說的有點亂,有時間會好好再改改,順便寫一下個人對於國內外電音節的一些看法~大概就醬吧~


這種東西不是雲蹦迪就是沒去過現場的人說的

詳見b站評論區和直播xd


首先是語言問題

大部分中國人英語都不是特別好導致人家MC DJ臺上喊了半天結果下面的人一點反應都沒有你自己都覺得尬

然後就是文化問題

中國的電音文化才剛剛起步百分之九十的人連音樂類型都分不清楚

也沒我有那麼熱愛音樂

更多的是 我覺得不錯,很新鮮或者說 我聽電音高人一等 僅此而已你可以看看Defqon.1 Tomorrow land EDC之類的大型活動那種一呼百應的感覺讓人熱血沸騰人家的電音節已經形成一種文化了

大年30我都不回家

去電音節感覺就像回到家一樣


北京奶油田,瞭解一下

即使蹦了一天了,氣氛依舊嗨~

北京奶油田萬人級趕鴨子

想看高清的可以去雲村裡搜一下。。。


這和我國的禁毒力度是有關係的。

但做的確實和EDC,Tomorrowland 差距很大。EDC上海和EDC Vegas 差的不止一點點!Hands up in the air.

今年四月份去edc,氣氛還好,大家都很嗨


謝邀。

不知道是不是思想上的問題 國內觀眾似乎對大型演出有一種理所當然的「被服務心理」…但大家似乎都忘了臺上的演出者也是普通人啊……

對一些大城市的電音節也早有耳聞…觀眾數量還是很可觀的,但趕鴨子的現象是屢屢發生的。也許也有禮教的一部分影響吧…大家腦子裡的思維定式就是:嗨可以 沒必要累著自己。

國外就大不相同了。國外的大多EDM. Fans是真正稱得上的良心粉成天出沒各類電音節不說…自己做起編曲的也不在少數……Raver的生活方式似乎也成了他們的樂趣所在。其實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既然喜歡一樣東西,就不要勉強…不然花那麼多錢去看現場幹嘛…不跳起來還不如在家裡用耳機聽……

不過國內也有很稱職的raver…前些日子去了廈門的奶油田…氣氛是相當好…大家都跳的很嗨…看得出來DJ也很開心……

所以說,國人也許該看開一些。PLAYHARD WORKHARD,這樣大家也都開心嘛。

自己的選擇不都是用來討好自己的嗎。


那些說氣氛不夠的,就是不去只看視頻的人,裝的

我還沒看過音樂節,但是演唱會已經把我尬死了。就說最近的一次上海火星哥的演唱會。沒沒幾個人會唱的????喵喵喵????好,就算不是粉絲,我們放過這一條。

我前面坐了兩個人全程玩手機,沒錯,全程!

其實內場前排的人大部分還比較嗨,然而當鏡頭給到第一排,大家都站著的時候,有幾個人在坐著…(不要槓

我覺得最尷尬的事 幾首特別嗨的曲目 沒什麼人站起來。

總之感受不太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