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的兒子3歲多了,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家裏人都很喜歡他,因爲小言的公公婆婆身體不好,所以孩子一直都是小言自己帶着的,雖然是個新手媽媽,但是小言是個好學的人,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會及時請教,因此一個人帶孩子也不是太辛苦。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小言有了一件頭疼的事情,兒子不知道爲什麼有點不太正常,小言也說不出來究竟是哪裏不對,但越發覺得孩子是生病了。

  原來,最近小言發現兒子突然不願意用自己的嬰兒馬桶上廁所了,而且孩子明明已經會自己上廁所了,卻拉了好幾次褲子,而且小言還發現孩子有尿頻的習慣,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要去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明明想上廁所了,孩子卻要用勁兒憋着,看到孩子的這些奇怪行爲,小言覺得自己不能坐視不理,就準備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可是檢查的結果並沒有發現孩子哪裏不正常,醫生解釋說,孩子出現這些行爲,不是病了也不是變得奇怪,可能是到了“特殊時期”,也就是“肛欲期”。

  在寶寶1到3歲期間,可能會突然對自己的排泄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覺得自己排出來的東西都是“禮物”,就會喜歡尿褲子和拉褲子,很多家長不能理解,就會覺得孩子是生病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孩子進入肛欲期,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先來看一個例子吧。

  小木的兒子剛剛3歲,前段時間總是出現拉褲子的情況,因爲小木和老公都在上班,平時都是姥爺照顧孩子,據說孩子因此被姥爺揍過好幾次。有一次週末,小木在家打掃衛生,兒子忽然怯生生的叫她,小木轉過身問怎麼了?兒子嚇得聲音都抖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媽媽,我拉褲子裏了。”

  比起生氣,小木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很心疼,她趕緊安慰孩子:“沒關係的,寶貝,媽媽帶你去洗乾淨。”等收拾好了之後,小木跟兒子說:“寶貝,拉在褲子裏也沒關係的,你現在還小,有的時候是會憋不住,不用感到害怕。”之後孩子也出現過幾次拉褲子的情況,但是小木都會安慰他:“呀,寶貝今天只弄了一點點在褲子上,有進步喲。”再後來,孩子拉臭臭前都會通知媽媽,小木都會表現的很開心,說:“我們寶貝今天沒有拉褲子,也沒有弄到褲子上,真的太棒了!”就這樣誇了一段時間,孩子再也沒有拉過褲子了。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拉褲子時的第一反應都是生氣,都會責怪孩子,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內心的尷尬並不比家長少,甚至更多,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平靜面對,並且用溫和的語氣安慰孩子,讓孩子平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本文由“育兒臺”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米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