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實習記者 周克洋4月10日,在《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發佈式暨養老保險降費形式研討會上,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巡視員張浩表示,未來,人社部將進一步推動重點省份儘快啓動委託投資,加大力度推進第二支柱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和第三支柱(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

  張浩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主要面臨三個問題,首先便是老齡化壓力巨大,大部分省份贍養率進一步提高,未來養老保險制度收支形勢惡化。

  她表示,雖然從全國來看,結餘資金是逐步增多的,但是各省發展不平衡,有的省收不抵支,主要靠中央以及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前不久人社部到各省調研,瞭解到降費以後,實際上對各省的養老保險工作壓力還是非常大的,有結餘的省份壓縮了這個結餘的資金。那麼沒有結餘資金的省份,對財政支持的要求就更高。

  第二是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組成中,投資收入佔比的份額還是比較少的,財政補貼的份額逐年增大。

  第三是過去五年來,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設發展還是比較緩慢。

  張浩表示,三個問題對新時代的基金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她也提出了人社部未來將採取的三點舉措。

  她表示,首先,人社部將進一步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

  2015年,國務院頒佈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辦法,明確了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她表示,養老基金投資一方面可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以應對老人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度的彈性,可以爲制度提供降費的空間。

  “未來,人社部將進一步推動重點省份儘快啓動委託投資。委託投資不僅要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結餘的集的投資,其中的還要加大力度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的投資”張浩表示。

  二是加大力度推進第二支柱補充養老保險的發展。未來隨着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啓動,應該進一步加大推動和扶持的力度,並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補充養老保險事業健康發展。

  她表示,補充養老保險是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和提高退休人員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自1986年年末開始委託投資以來,發展已近十餘年,企業年金制度發展還是比較緩慢的。截至2018年,全國參加職工人數也僅僅是2388萬人,且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14770億元。目前覆蓋的人羣少,補充養老作用發揮有限,特別是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力度也還不夠,缺乏鼓勵和激勵的作用。

  三是在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進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上,推動第三支柱的發展,也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建立由國家稅收政策支持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既可以減輕第一支柱的壓力,也可以彌補其二支柱的不足,又可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對美好退休生活的多樣化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