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現在社會的競爭是非常嚴苛的,很多家長爲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小的時候就瘋狂砸錢培養他們。可以說爲了孩子日後能夠出人頭地,家長們在金錢方面都非常捨得。可是,在物質這方面爲孩子提供充足的保障,並不意味着就能保證他們成才,有的時候,父母需要在其他方面更加捨得,才能讓孩子更加出色。

  在無數家庭倫理劇中,可以看到很多家境優越的孩子,缺失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最終誤入歧途。這個時候父母才幡然醒悟,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老一輩的人都說“生養”孩子,這也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生育孩子,還要教育孩子,而教育本身就是個費時費力的過程,想要走捷徑本就是不靠譜的想法。

  家長做到這“五大舍得”,孩子可能會更有出息

  1.捨得自我投資

  很多家長在有了孩子後就會放棄自我充電的機會,將生活重心全部傾斜到孩子身上,從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殊不知,天天盯着孩子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感到壓力巨大。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說到一句話,“你知道我爲了生你,放棄了多好的前途和機會嗎?”似乎自己一切的不如意都是孩子造成的。

  其實,家長根本不需要放棄自己的生活,反而在有了孩子之後,更要學會自我投資,這纔是爲人父母者最閃亮的時刻,更會讓孩子感到自豪。試想一下,天底下有哪個孩子不希望看到父母耀眼的樣子呢?只有當你捨得自我投資之後,纔會接觸到更多的新生事物,自己的眼界變寬,纔會讓孩子看到更多精彩的世界,這正是父母言傳身教的最好方式。

  2.捨得耐心管教孩子

  曾經有一個家長教育孩子的視頻,視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每次都會被孩子的學業或者生活中的問題煩到無言以對,有的甚至會大發雷霆。有些孩子會直接告訴父母不要對自己發脾氣,更多的就只是默默忍受,似乎父母們在沒有耐心管教孩子的時候,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衝着孩子大吼大叫。俗話說得好“有理不在聲高”,越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越要學會耐心一點,孩子也會感知到我們焦躁的情緒,即便發自內心想要改正,也會被父母的情緒影響。

  3.捨得表揚孩子

  中國式的父母一向推崇讓孩子在自我反省中長大,哪怕平時孩子考試考得好也不會表揚,甚至覺得這是孩子理所應當做到的事情。更可怕的是,父母經常會說你的身份就是學生,學習好也是應該的事情,成績不好就受批評,成績好反倒也成了應該的事。其實,研究表明從小受到鼓勵和表揚長大的孩子,在成人以後會具備更強的社交能力,也有更強的自信心。

  4.捨得讓孩子動手

  很多家庭中,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樣子,有時候學校佈置家庭作業,讓孩子幫家長洗腳,家長都會不捨得讓孩子動手。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之後,讓他們學會做些家務活以及力所能及的事情,反而能夠培養他們的責任心,不至於讓孩子長大後成爲“低能兒”。

  5.捨得讓孩子受傷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一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經歷磨難和挫折,會讓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一旦失去了父母的庇護,孩子將一事無成。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考上了名校的人,在社會上卻很難立足,他們連面對困難的解決辦法都不願意想,一旦出了問題就會怨恨父母。甚至於出現“鴕鳥”般的姿態,將頭埋在沙漠裏逃避現實。

  不過,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着孩子。想要讓孩子更快成長,父母還是要捨得放手,郭德綱老師曾經說過“孩子吃虧要趁早”,這句話的確非常有道理,越早經歷挫折和磨難,會讓自己的心臟越來越強大。

  今日互動話題:以上這“五大舍得”,看看你中了幾條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