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首先,華天並不是中國唯一參加奧運會的馬術運動員,在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有多名馬術運動員參賽,除了華天以外,還有劉麗娜、李振強、黃祖平,趙志文、張濱等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盛裝舞步以及場地障礙的比賽,在這些選手中,華天的名氣大一些,聽說的人比較多,剩餘的選手名氣比較小,可能大眾聽說的不多,不過在其餘的幾名選手之中,勞道君對從新疆走出去的劉麗娜比較熟悉,也採訪過很多次,所以用採訪的經歷來說說馬術這項運動吧。

在中國,說到馬術大多數人的心裡第一反應可能是在大草原上,騎手騎著一匹快馬馳騁,那種豪情可能是很多人的嚮往,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奧運賽場上的馬術是一個舶來品,雖然馬術在近幾年在中國逐漸升溫,但事實上,中國馬術是從08年的奧運會之後菜開始慢慢普及的,至今還不到10年的時間。

至於為什麼參賽的人這麼少?那是因為普及的時間短,高水平運動員非常少。

提起馬術,很多人都會用貴族運動來形容,雖然目前很多馬場,以及馬術俱樂部的收費慢慢平民化 ,但是想要成為高水平運動員,需要的時間以及馬匹依舊是巨額費用。馬匹價格很高,一匹比賽用馬的價格從幾百萬到幾千萬人民幣不等。第29屆奧運會上最貴的一匹場地障礙賽的馬成交價為1千萬歐元。 這些對於普通人來收,無疑是天文數字。

另外,由於普及時間短,國內大部分的馬術俱樂部水平多有限,大部分的馬術運動員常年都在外訓練,劉麗娜15歲進入馬術隊,大部分的時間劉麗娜都是在國外度過,每天和他相伴的,只有馬匹,這種長年的集訓生活,是很多常人無法忍受的。

如今,馬術運動慢慢正在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或許再過10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馬術運動員走上國際大賽的舞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