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信仰文化中,符篆尤爲神祕,也是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道教元素之一。

  實則,在道教信仰中,符篆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通常表現爲符號、圖形,一般書寫於黃紙、帛上。

  早期符篆起源於原始巫覡,始見於東漢,祖天師創教時便承襲此術,以造作符書和符水爲人治病等方式來弘傳教法。

  後來,以丹道修煉爲長的全真道興起,但擅長符篆的正一道派仍在南方與之鼎足而立,直至今天,道教分佈上仍然爲北方多全真,南方多正一。

  在繪製符篆也就是俗稱的畫符時,道長們常用墨或硃砂,墨好理解,本身便是古代書法繪畫的必用品,但爲什麼要用硃砂呢?

  原來,在道教自身對世界的認識中,硃砂是天地純陽之氣所結,以硃砂畫符能夠增加符力,更長神威。

  硃砂,又稱“丹砂”、“辰砂”,是常見礦物,被大量用於道教煉丹術中,由於色澤鮮紅,也是製作顏料的主要原材料。

  (硃砂礦石)

  道經《太真科》中,曾以陰陽類比於朱漆和墨籙,認爲紅色爲陽,黑色爲陰。用硃砂畫符,則明顯帶有崇尚陽氣的含義。

  清代道教徒兼具名醫的徐靈胎所著藥學大作《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說:“丹砂,味甘微寒,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久服通神明不老”,“大赤爲天地純陽之色,故足以闢陰邪”,他認爲硃砂是“得天地五行之精以成其質,人身不外陰陽五行,採其精氣,以補真元,則神靈通而形質固矣!”,故可以入心經,安魂神。

  而從硃砂外形顏色上看,按八卦類象,大赤爲乾卦,是以大赤屬於純陽之色,所以說,硃砂是天地純陽之氣所結,純陽之物的代表之一,可以闢陰邪。

  因此,在道教信仰中,用硃砂畫符,是憑天地純陽之氣畫符,模仿了元始符文的產生過程,故而具有不可思議的效驗。

  同樣道理,也可以解釋,有些正一道派中至今還保留着用雞冠血調和硃砂畫符的做法,之所以用雞冠血,也是因爲公雞每天寅卯時開始鳴叫,應乎陽氣之發生,所以雞冠血和硃砂一樣同屬大陽之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