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在下不才,去過一次幼兒園。當時大一,作為實習生去的幼兒園。所以和幼兒有過一次接觸。分離焦慮和幼小銜接一直以來都是幼兒教育的一項熱點話題。因為這是大部分孩子都會有的。那麼分以下兩種

一。如果你是老師

如果你是老師,請你注重師德!注重師德!注重師德。在師範屆有這樣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即使你是幼兒園老師,就算你不是公立幼兒園的老師,就算你沒有事業編,那麼也請你善待幼兒。很多幼兒的分離焦慮,大多是來源於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恐懼,因為老師。當時我去的幼兒園,是一個國際連鎖幼兒園(雖然我沒聽說過),存在著一種什麼情況呢,幼兒園裡面大部分老師,不具備專業資格。沒有幼師資格證,甚至沒有保育員或者育嬰師證,甚至不是初中畢業,沒讀過初中。與其說是她們教孩子,不如說是她們看孩子,每天每個月甚至一年,重複的放一個英文歌曲,就算沒學過英語的也會因為機械記憶而記住。

但我記得當時園長給實習生開會的時候說,任何的工作崗位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他肯定存在著某些和你想像中不一樣的地方。這句話確實是有道理的,所以,幼兒教師的自身素質一定要提高。

其實,道理很簡單。幼兒園裡有吸引幼兒的東西,幼兒肯定每天跑著去幼兒園。而不是有讓他們恐懼的東西。

二。如果你是家長

我強調一點。家裡的所有人,在教育孩子這一點上面,必須要保持一樣的觀點,至於這個觀點。比如,在冬天,孩子就要喫一個冰淇淋,媽媽說:不行,天氣太冷了,不許喫!爸爸說:那你只能喫一小口,剩下的給爸爸喫。奶奶說:孩子愛喫就讓他喫唄,走大孫子,她不讓,咱們去外頭買去。

這就是教育上的大忌!!!!!

把這個放到幼兒園的事情上也是同樣的,就是全家所有人,包括你家的寵物,都必須堅持,就得上幼兒園!這樣幼兒就沒有了「後路」,不能跑去找別人。

還有就是她哭,如果是鬧脾氣不去幼兒園,你就在旁邊看她哭,等她哭夠了,拿紙巾擦擦淚,帶她喝口水,等她情緒穩定了和他說:媽媽去上班,爸爸去上班,寶寶去幼兒園…等等。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他明白,哭解決不了問題。

還有就是,千萬不可以說,你只要去幼兒園,我就給你買你最想要的變形金剛。請問,你這是教育,還是交易?

(另:附圖日本人眼中的部分中國式教育,截圖自微博,侵權私我刪)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兒子剛上幼兒園不到一個月,從出生開始一直自己帶,算是滿粘媽媽的小孩,第一天哭比較激烈,上課不哭下課了就哭,但中午睡覺會乖乖安靜躺牀上,他在家都不睡午覺的,第二天哭到學校,換完室內鞋就不哭了,第三天哭到進校門前,還叫我幫他把眼淚擦乾淨,第四天早上起來哭了半個多小時,第五天早上起來哭了兩分鐘,是哭鬧逐步遞減,到第二個禮拜就很適應了,都開心上學去了,老師說這樣算很快,一般一個月以內適應期都正常,老師還說見過哭一個學期的.....就很崩潰了

我的做法是,到了學校堅定的把他交給老師,跟他溫柔說好好上課,放學就來接你了,然後頭也不回走掉. 道理都在家中說,溫柔告訴他小朋友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上學,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不去上學你就學不到知識,以後長大沒法賺錢生存,在幼兒園有老師會照顧你,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總之讓他明白這件事無可商量,自己要去接受適應。他再怎麼鬧,都不要對他發火,因為這對他是一個新的挑戰,媽媽一定是支持鼓勵他的立場。

他剛開始去,老師會比較照顧,都會抱著他,給他安全感,建立對老師的信賴。所以老師真的也很重要,面對幼兒園新生的哭鬧,老師是否有愛心和耐心溫柔安撫。如果小孩長時間對幼兒園有強烈抵抗情緒,哭鬧不減,家長應該要找找原因,是不是老師的確管教態度不佳,之前看一個爸爸因為女兒一直激烈反抗去幼兒園,就在書包裡放了錄音筆,結果發現老師用及其惡劣的態度對待其小孩,用十分不堪的言語辱罵,以致給小孩之後的學校生活都造成嚴重心理陰影。

每天也跟他多聊聊幼兒園的事情,我兒子從開始上幼兒園後,回家都會說很多學校的八卦,那個班老師兇,哪個同學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家長可以知道他在學校是否開心,他也會對上幼兒園更有興趣,聽到他說他們班的女生男生都很可愛,他們班的老師最溫柔最可愛,我就很放心了。


讓她逐漸適應和你的分離,讓她發現覺得幼兒園裡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吸引她的注意


可以在入園前讓孩子去幼托機構適應一下,

與孩子多交流,

送的時候,送進去就走不要多停留


父母要學會放手,相信老師!給予老師最大程度的支持,相信老師,有任何問題可以及時私聊老師!在家多鼓勵孩子,跟孩子說幼兒園的好,讓孩子明白上幼兒園的意義!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環境!


分離焦慮很常見 但確實是家長和孩子必須要過渡的一個階段

1.首先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很難的事 因為你所表現出來的煩躁、不捨、焦慮都會影響孩子 這些情緒甚至會被孩子放大

2.送孩子上學不要糾糾纏纏 和老師交接好就走 一定要和孩子說再見 承諾放學會來接

不然孩子會更加恐慌 誤以為被拋棄

3.帶一些安撫物品 比如孩子慣用的水壺 抱著睡覺的洋娃娃 毯子 手帕……等

4.提前帶幼兒熟悉幼兒園環境 (如果幼兒園允許) 多給孩子幼講講兒園裡有什麼 在幼兒園上學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

沒有哪個孩子一開始上幼兒園不哭的 沒有哪個家長不心疼不捨得 最主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勇敢的度過這個階段


看這個設問,您應該是從家長的角度提問的吧?

孩子會有入園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只是每個孩子表現出來的程度不同而已。孩子會有入園焦慮的情緒可能是平常較少接觸陌生的環境,使得孩子的社會適應性發展較慢,發展的程度較低;入園後,孩子需要在較長時間內離開看護人並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相處,會讓他們缺乏熟悉的安全感,因此會不願意入園。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的焦慮程度較低,家長可以在送孩子入園時讓孩子帶上一個家裡的小物件,例如孩子經常玩的娃娃等,熟悉的物品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到一定的安撫,緩解入園焦慮。如果孩子的焦慮程度較高,那麼家長可以在送孩子入園時陪她在各個區域看一看,玩一會再離開;在家長陪伴孩子適應環境這個過程中,還可以事先和老師溝通好,讓老師也適時地參與,在家長給予了孩子熟悉的安全感的氛圍下,孩子會更容易親近陌生人(此處指的是孩子的帶班老師)。每天都給予孩子這一小會陪伴的時間,孩子的入園焦慮也會得到緩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