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简称“《重点任务》“),指出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等共6个大方面共22个小点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总体要求方面,《重点任务》提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那么,这份文件里面对于寿光百姓来说有哪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重磅信息,又有哪些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小编将带您一起进行详尽解读:

  1.取消落户限制

  政策内容: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政策解读:城镇落户政策,一直是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次发改委的文件,将落户政策做了全面的改革与升级。

  100—300万人口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意味着不需要甄别对方资格,这主要是鼓励附近农村人口入城定居。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意味着对方不一定要买房。也就是说,之前入户政策中对学历、购房能力的要求,都不存在了,我国存在多年的2种户口差别,可能即将消失。

  影响:一旦取消了户口制度,对于房价肯定是有影响的。

  房价是由什么决定的?

  虽然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样,答案也有十几种,但基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判断一个地方未来房价的涨跌,最主要的判断力便是人口。

  人口流入大的地方,需求自然就增大,众所周知,农民进城买房结婚、孩子进城上学,是很多三、四线城市购房者的主流需求。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这种需求将被全面释放,人口流动将向都市周边聚集,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市场,对区域内房价带来一定影响。

  2.公共服务完全覆盖

  政策内容: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在优化大城市公共资源布局的同时,立足实际在中小城市适度增加公共资源供给。鼓励各地区优化潜力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合理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规模。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

  政策解读: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养老等都是大家特别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原来我国城市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各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影响:本次政策出台,则让这两种资源分布的更均衡,有利于中小城市未来的发展,也会为这些地方的房产项目加分。如果你买的房子附近有了一个三级医院的分院、有了一所中小学,那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业内人士也纷纷通过这次政策发声,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说,人口的增加,必然带动土地指标和财政指标的增加。尤其是土地指标增加了,城市就可以在更大的空间上布局,发展更多产业,做大做强城市规模,提升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因此,土地指标的增加对很多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以及大都市圈周围的三四线城市是一大利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也在这些城市。

  本次政策的出台对于我们寿光的发展来说可谓是一个重大利好的消息;对于楼市的发展来说,兴许会迎来一波真正的楼市小阳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