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了上帝的部落 — 司马库斯。


部落入口
(by 骑机车的热血朋友,我晕车晕得乱七八糟,瞄了一眼入口想说终于到了,然后继续瘫软)


司马库斯位于新竹县尖石乡海拔1500公尺高山上,可能是台湾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这里在1979年才开始有电力供应,对外道路则是在1991年发现神木群后,于1995年底才正式开通。在此之前,一切物资都得靠人力徒步五小时穿越溪谷背负运送。(神木竟然比人还重要,想想真是很莫名其妙...=.=)


我一直以为「神木群」这种东西,是住在附近的原住民世世代代「本来」就知道的存在。看了官网才知道,原来司马库斯神木群的发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族人寻找许久的结果。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1991年某天司马库斯邻长到拉拉山地区时,发现神木为当地带来了观光人潮,也因为水蜜桃的种植而使生活大有改善。当天该邻长睡梦之际就听到了上帝的谜之音,指示在司马库斯附近也有神木。 邻长睡醒之后,想起先人所说往鸳鸯湖方向有红水及大树的事,于是回到部落后发动居民前往寻找神木,经过两三个月的寻找才发现了壮观的神木区。部落透过各种管道对外宣传,使神木的存在为外界所知,也因此才促成了对外道路的开通。



神木区最大的老爷神木,三千多岁了呐... 好有大王的气势呀!


产业道路开通至今20年,今日的部落和昔日已大不相同。


光是看到上山下山的「游览车」,就跟我想像中的深山部落很不一样(不是都只能开九人小巴勉强上山的吗?)。抵达不久,小小的旅客服务中心挤满了准备听导览的人,感觉游客的人数都要比当地居民还要多了(登记居民约150人上下)。然后,我们听到了强。国。人。的讲话声…。


并不是说不欢迎强国人,人家也只是几个学生,不是旅行团。只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复杂,如果你懂的话…。


停了好多中小巴士的停车场
(by 字典里没有腿酸的P)


撇除游客太多这项因素,司马库斯还是很值得一去(把记忆画面中的人群全部用橡皮擦擦掉这样)。神木群很壮观,步道沿路上翠绿茂密的竹林会让人想起玉娇龙,晴空下远望雪山山脉也是很美的景致。原住民的质朴幽默当然也是美丽风景的一部分,看著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免觉得我们平地人到底是在计较些什么。(有时会觉得他们好像很失序、散漫,但这种心态是不是也太「都市」了?)


幽静的竹林
(by S老板)


饱览群山+水蜜桃棚架
(by 字典里没有腿酸的P)


神木林,整片绿绿的,有点像梦幻的阿凡达场景
(by S老板)


我问补给站的阿姨会不会觉得游客太多很吵,阿姨说,还好啦,我们都习惯了。我又问说,那会不会很怀念以前没有观光客的生活,阿姨说,当然会呀,安静多了,但是没办法啦,我们也需要有观光客呀。


我私心当然是希望司马库斯可以保有原来传统的样貌,继续维持原民部落的宁静朴实。但我也不能因为我这个平地人想要找个角落安静休息,就要人家原住民通通吃土,不能招揽太多游客,不能太进步,不能有7-11,最好继续打猎织布种小米供人观赏,满足平地人对「原始生活」的想像。


新光国小司马库斯实验分班,部落自己设计兴建的,好美的建筑,我好喜欢
(by 字典里没有腿酸的P)

关于美丽小学的小文章 刘克襄:请饶了司马库斯的小学吧- 独立评论@天下- 天下杂志


部落里的路灯,每一盏灯的灯罩都取自树木枝干,超酷的


新盖好的迦南农庄小木屋,房间很舒适,电视wifi都不缺
旁边工地正在盖另一批小木屋,以接待更多游客
(by 字典里没有腿酸的P)


对于「传统」与「进步」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我无法说怎样的作法才是绝对正确,或是最好的。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些提早体验「进步生活」的平地人,最近开始发觉有些美好的传统,正因为追求所谓进步有效率的生活而逐渐消失,消失了就是再也回不来了。不知道可爱的「远」住民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件事?准备好了没有?


临别前的车窗倒影,下次再见


注记1:途中在宇老部落用餐,宇老观景台的景色很棒,以娜的店餐点好吃,连路边的玉米摊都造成大家的抢购。这是个好地方,有经过记得要停留喔~!!

注记2:司马库斯产业道路有交通管制,行前请参阅司马库斯官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