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肝病科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來自上虞的謝爺爺今年70多歲了,來醫院就診的時候卻像個孕婦般挺着一個大肚子,很是顯眼。

  肚子無故脹大滿是腹水

  據謝爺爺說,自己的身體一直很好,然而今年2月初開始,肚子無緣無故變大了。一開始他感到肚子有些脹卻沒在意,後來肚子變得越來越大,直到原先的衣服褲子都穿不上了,纔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檢查發現,謝爺爺肚子裏有大量的腹水,入院治療後沒有好轉,家裏人十分焦慮,最後帶着爺爺趕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肝病科就診。

  醫生在謝爺爺B超、CT等檢查中發現,謝爺爺確有肝腫大、腹水情況,且腹水量遠遠超過了200ml(正常狀態下,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一般少於200ml,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而任何病理狀態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增加超過200ml時,稱爲腹水)。

  那麼,但引起爺爺肝硬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醫生仔細詢問病情得知,原來謝爺爺在2018年12月喫過自己種的土三七。他聽說,服用土三七水,可以治療跌打損傷,有散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於是,他就泡了五六根小手指這麼長的土三七服用。

  聯合會診發現是土三七惹的禍

  一聽到“土三七”3個字,醫生心裏有數了。爲了確認原由,肝病科陳公英主任隨即組織了由血管介入科、病理科、影像科、消化科、胃腸肝膽外科等通力合作的多學科聯合會診。

  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謝爺爺先後做了增強磁共振、肝靜脈壓力梯度測定(HVPG)、經頸靜脈肝組織活檢等一系列檢查,專家組詳細分析了病情,綜合判斷,果不其然,謝爺爺被確診爲“肝竇阻塞綜合徵(SOS)”。

  肝竇阻塞綜合徵(HSOS),又稱肝小靜脈閉塞病(HVOD,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肝血竇、肝小靜脈和小葉間靜脈內皮細胞水腫、壞死、脫落進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內淤血、肝功能損傷和門靜脈高壓的一種肝臟血管性疾病。

  多學科會診後,專家組最後決定,手術方式採用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TIPS),由血管介入科周兵主任主刀。

  手術後,謝爺爺的肚子很快就小下去了,肚子脹的感覺也慢慢消失了,體重恢復了正常,家屬感到非常高興,連聲謝道多虧了多學科的專家聯合會診,成功爲爺爺制定了最佳治療方案。

  不要盲目服用所謂的土中藥

  陳公英主任說,三七能夠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民間流傳已久,不少老百姓對它的認識根深蒂固。殊不知,三七是個系列家族,名字中帶三七的中藥就有七八種。正宗的三七屬五加科,與人蔘同屬,三七可用於跌打損傷及心腦血管淤滯的調理,而“土三七”雖和三七僅一字之差,卻是天然之別。

  陳公英主任解釋道,謝爺爺食用的菊科“土三七”中含有一種叫“吡咯烷”的毒物,食入會導致肝臟血竇中內皮細胞損傷,肝臟的小靜脈閉塞,導致肝臟的血只進不出,引起門靜脈高壓增加,肝功損害,形成腹水、黃疸、食管靜脈曲張、脾腫大等類似肝硬化的症狀。

  “每年基本都會接診誤食土三七導致腹水、肝腫大患者,大都來自農村。”陳公英主任說,“這種病早期很難發現,往往都是腹水後才發現,一旦發生後果就會不可預測,因此日常規避誘發疾病的藥物就顯得尤爲重要。”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朋友不要盲目服用所謂的土中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若要服用三七粉,建議去正規醫院或藥店購買,切不可自己種植服用或者在不正規的地方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