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古称饶州、信州,为江西省地级市,因鄱阳湖,被称为“鱼米之乡”;因三清山,素有“山郁珍奇”之誉;因扼赣、浙、闽、皖四省要冲,成为“豫章第一门户”、“江西东大门”,历来享有“富饶之洲”、“信美之郡”的美誉。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1、清华彩虹桥:位于婺源县清华镇(古属徽州),始建于南宋,迄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桥长140米,宽3.1米,由两头引桥、四墩五间桥架与六亭五廊构成,为长廊式人行桥。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

  2、鹅湖书院:位于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书院历经数百年,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留存,是书院实物遗存中少有的得以完整原貌保存的一处。

  3、婺源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属于俞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由朝议大夫俞应纶(正三品)入宫后省亲回乡时捐资兴建,是一所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

  4、龙溪祝氏宗祠:位于广丰县东阳乡龙溪村,是一处建于明成化年间( 1465-1487)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祝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康熙、乾隆两朝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祠分三进,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一进戏台、二进中厅三进享堂,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5、凤山查氏宗祠:位于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又名“孝义祠”,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凤山查氏宗祠遗存高大气派,享堂六柱五开间,木柱粗壮,直径达40多公分;柱础有方形、鼓形、莲花瓣形等;木构架为擡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样式,那大梁为千年银杏树所制,硕大结实;梁枋雕有莲花堆砌、百鸟朝凤、孝子义行、如意器物等图案。

  6、理坑村民居:位于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7、龚氏宗祠两牌楼及浣沙记石雕:位于上饶市上饶县应家乡安坑村,龚氏宗祠有两个宗祠一个叫玳公祠,一个叫叙公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乾隆时重修。龚氏宗祠两牌楼及石刻《浣纱记》包括玳公祠牌楼和叙千祠牌楼以及玳公祠里保存下来的浣纱记石雕。

  8、永福寺塔:坐落在鄱阳县县城土井巷中段,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该塔八面七级,高42米,为密檐楼阁式空心砖塔。塔身八面设有拱卷门,柱枋上设斗拱,造型古雅威武,历经史上10多次地震而安然无恙。永福寺塔和妙果寺塔,为古饶州东湖十景之一“双塔铃音”。

  9、三清山古建筑群:位于三清山北山(大部分属德兴市境内),以三清宫为核心,包括石殿、摩崖石刻及造像、石塔、石牌坊、石构古墓、石构古井等多种建筑类型,均就地取材,以三清山的花岗岩建造。是以石构为主的道教建筑。

  10、南岩石窟:位于上饶市弋阳县城郊南岩山下,是一座依托天然岩石大洞穴而建的古寺庙。洞内现存石龛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处,依岩环列成半圆形,龛内雕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大士、十八罗汉等佛雕以及宝塔等造型。南岩石窟是一座国内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因此,它被誉为“中华第一佛洞”。

  11、上饶集中营:是指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江西省上饶设立的法西斯集中营。1941年1月成立,对外名称分别为“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集训总队”和“特别训练班”。由第三战区情报专员室专员、军统大特务张超兼任集训总队大队长和特别训练班主任。1942年4月合并为“中央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仍由特务头子张超把持。上饶集中营由七峰岩、周田村、茅家岭、李村和石塘等五处集中营组成,因都在上饶附近,故统称为“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共囚禁一千余人,其中主要是囚禁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和爱国人士。

  12、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位于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同志,于1931年兼任省委书记时就住在这里。方志敏同志办公室兼卧室仍保存完好,陈设一如当年,还留着主人睡过的四轮架子床,墙壁上糊着《工农报》、《红色东北报》

  13、社山头遗址:位于广丰县五都镇前山村罗家自然村,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周商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这里出土了最古老的原始瓷钀以及大量原始农具和石器,其房基遗迹成为省内夏代考古标准器物。这些遗迹和包含物对于研究江南远古、上古文明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14、银山银矿遗址:位于上饶市德兴市银山铅锌现代矿区境内,唐高宗上元二年,朝廷在此开设银场,任命邓远为主事,主管采冶之事。遗址大部分原生态状况良好,是国内目前所见开采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矿井数量最多、延续开采时代最长的一处大型银矿遗址。

  15、包家金矿遗址:位于上饶茶亭镇包家境内,它是迄今所见中国开采年代最早、开采时间最长、矿业遗迹极为丰富的岩金矿遗址。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持续开采一千一百年以上。

  16、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分别位于万年县大源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相距约800米,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洞穴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清晰的地层关系证据,并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遗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