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禮儀大國,自古以來在說話方面就非常講究。在什麼情況下說什麼話,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家教問題,還能反映出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凡是和人相處都要客氣一番,一般來說中國人在社會中呆久了自然而然就懂得了衆多“客氣”的套路了,互相之間形成一種無言的默契,也從而形成了無言的和諧。就像尋常時分,和街坊鄰居、和親戚朋友打交道時,都會拉扯幾句、寒暄一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客套話”。不過有些人在城市裏沒有經歷過這種寒暄,去往外地農村遊玩常常不知道這些套路,鬧了不少笑話。有些“客套話”是真的,有些卻是假的,一定要辨別清楚才能避免尷尬。我們一起來看看,去農村旅遊,4句“客套話”別當真,不然容易鬧笑話。

  沒零錢就別找了

  如果你去農村集市買菜,那裏的人相當熱情,從頭到尾熱熱乎乎地將客人服務好,且直接又高效。如果是碰到了熟人正賣自家的農產品,大多會幫襯幫襯。這時熟人相遇,客套話就立馬開始蹦了。賣家:“沒帶錢就算了”,賣家:“沒零錢就不用找了”。農村人樸實熱情,但十分較真,雖然自己經濟不富裕,但卻很少會佔別人便宜。所以自己來到農村也要多多瞭解這種思想,才能融入當地的生活中。

  不着急你先用着

  在農村缺個日常用具,一般都會就近到左鄰右舍借用一下。比如家裏來了客人坐不下了,就會問鄰居借幾張小桌子,借幾把小椅子。又或者到了忙起來的時候,會借鋤頭。當歸還之時,主人總會非常客氣道“不着急,你先用着,用多久都沒事”。當然這只是客套話,千萬別當真。

  沒事再坐會

  去農村旅遊,你會經常聽到這麼一句“再坐會吧,留下來吃頓飯再走”。這是不明就裏的人或許就會一屁股真坐下來吃飯,這就太實在了。生活在農村裏的人,到了日落黃昏之際都有大把的事情要忙,少有空閒。一般人都會說:“不不不,家裏飯都熟了,都等着呢”。

  以後常來玩

  到了末尾,主人還有一句客套話等着,他會說:“以後常來玩啊。”如果自己死心眼太耿直還真會天天往人家家裏跑,這樣就會主人感到有些爲難了。因此千萬被當真,不然容易鬧笑話。有人說起這些客套話顯得人特別虛僞,其實並非如此。凡是掌握一個度,說了兩三次客套話,某些時候噹噹真更加能聯繫感情。因此在農村生活,比城市裏更有人情味,就是這麼來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贊收藏,喜歡旅行八卦可以關注一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