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僅渝中車管所每天就有600多人辦理業務。因不熟悉辦理流程,或者爲了圖方便,又或者急於辦理業務,在辦理車駕管業務時車主和駕駛員往往花錢請代辦辦理業務。但往往就是這種心理給了非法代辦們可乘之機,非法中介魚龍混雜,不但亂收費,還通過非法手段坑害車主,讓車主利益受損。

  案例一:

  今年3月28日,非法中介楊某蘭在虎頭巖檢測站門口路邊,攔停上線檢測小轎車渝A***76,與車主商議除上線費用140元以外另收取代辦費200元。據車主稱自己因不熟悉流程又擔心車輛不能順利通過檢測,爲了省事才找了非法中介。

  民警解析:上線檢測只需繳納140元檢測費用,其餘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條件允許羣衆最好親自辦理,羣衆如在檢測過程中對流程不清楚的,可諮詢檢測站工作人員,根據公安部放管服改革措施,車管所、檢測站爲羣衆提供免費的諮詢、導辦服務。

  案例二:

  去年12月,市民歐先生到車管所辦理期滿換證業務,駕駛證顯示仍有50元罰款未繳納,車管所工作人員告知歐先生繳納罰款後方可辦理業務。歐先生在路邊遇到非法攬客的中介,該中介稱不用交罰款,給200元好處費可走“後門”立即辦理業務。實際上該非法中介在互聯網爲羣衆繳納罰款後,帶領羣衆在自助機辦理了期滿換證業務。

  民警解析:此爲典型的非法中介利用羣衆不熟悉業務,欺瞞羣衆非法牟利。罰款違章繳納可通過支付寶、微信、車管所和銀行的自助機進行繳款,方便快捷。放管服改革後,車管所業務流程簡化,辦理時間大大縮短,簡單的期滿換證、補證換證業務都可以通過自助機辦理,免檢辦理僅需3分鐘左右。車管所業務公開透明,均嚴格按照公安部部令辦理業務,並無“捷徑”可走。羣衆可關注重慶交巡警微信公衆號和12123交管APP,不僅能爲羣衆普及交管知識,還能爲羣衆提供業務指引和政策答疑。

  這些“冤枉”錢真的不必花

  據介紹,以上案例中非法代辦人員均已被渝中區車管所民警查處,並將其列入重慶市車管所黑名單,三年以內不得代理任何業務。據悉,渝中區車管所將持續加大對非法代辦人員的巡邏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在主次幹道旁以代辦、“消分”等手段,誘騙、欺瞞羣衆,非法收取羣衆錢財的行爲。也請廣大車主和駕駛員朋友按照正規程序辦理車駕管業務,謹防上當受騙,有些“冤枉”錢真的不必花!

  據瞭解,下一步,渝中區車管所將廣泛利用互聯網宣傳車駕管服務,推進互聯網+服務,下放服務職能,拓展網上車駕管服務,利用互聯網爲羣衆提供導辦諮詢、業務辦理,縮短羣衆辦事路徑、簡明羣衆辦事渠道,進一步擠壓非法中介生存空間,淨化車管服務環境,着力維護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

  上游新聞記者 譚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