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演講恐懼症的小夥伴在學習演講的時候,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上臺不緊張?這個比較常見的演講前的想法,會導致我們的緊張。同時演講恐懼是一種心理反應,但如果不消除它,卻可以給你帶來如下的演講問題:

1. 心跳加快

2. 手腳冰冷

3. 大腦出現空白

4. 口吃

5. 身體不停的晃動

6. 語速變快

7. 聲音變小

那麼演講恐懼是怎麼產生的呢 ?

大部分演講恐懼症患者在上臺前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類似以下的消極負面的心態,比如:

1、如果我上臺講的不好怎麼辦?

2、如果聽眾不喜歡我的演講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兩個想法,它就是讓你在演講前開始緊張的原因了。這也叫限制性思維。那怎麼解決呢?接下來我們來一一對症下藥。

限制性思維 1:如果我講的不好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個想法,那麼先要問自己,什麼會導致我講的不好?有很多小夥伴上臺演講,講著講著就忘詞了,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而多數人的緊張是因為沒有充分準備,如果你沒有成功地準備,那麼你就準備失敗吧。什麼是成功準備?一定要提前演練。首先建議最好一定要寫稿子,寫稿子的好處是可以把所有的演講詞列出來去記憶。然後可以對著稿子熟讀,再把稿子放在一邊,進行脫稿練習。而脫稿練習的目的是要先把內容打磨熟練,這樣你在臺上即使緊張,你也會流利的把內容說出來,同時也為了保證熟練和流利的現場發揮。

限制性思維 2: 如果有聽眾不喜歡我的演講怎麼辦?

這個想法通常反映出了我們的不自信。如何改變這種不自信的想法呢?演講是自信的傳遞,情緒的表達,動作可以創造情緒, 如果你想變的自信,你就要先裝的自信,最後你就可以真的變的自信。她的建議是,如果你可以嘗試做一個自信的身體動作,比如把雙臂展開,保持兩分鐘,可以讓你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更加自信。

除了身體語言可以影響我們的自信以外,思維的轉變也很重要。我之前練習演講,上臺前也會想:如果有聽眾不喜歡我的演講怎麼辦?經過長時間的演講我發現,即使再完美的演講,底下一定也是會有聽眾不喜歡我的。與其擔心 20% 的聽眾不喜歡我,還不如想想如何讓那 80% 的聽眾愛聽。所以,我開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開始接受聽眾的不滿意。比如,如果我發現講話的時候有的聽眾不感興趣,或者笑話我,我不會緊張,反而會去想如何改變我講話的方式去把這些不感興趣的聽眾吸引過來。比如我會問一個問題,展示一副圖畫,或者講一個笑話,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從擔心聽眾不喜歡我到專註在我的演講技巧上,思維上的轉變是我最後告別演講恐懼的最大原因。

以上就是改變兩個限制性思維的三個方法,我們回顧一下:演講的恐懼不是來自演講本身,而是來自對演講的限制性思維。通過情緒控制的 ABC 法則,找到那個真正讓你緊張的想法 B。

有三個方法可以告別舞臺恐懼:

第一:正確的準備演講方法,脫稿練習至少十遍。

第二:演講前和演講的時候用自信的開放式身體語言。

第三:接受聽眾的不喜歡,專註演講內容和價值,而不是擔心聽眾。

當你在臺上感覺緊張恐懼的時候,接受這種緊張,但是接下來要專註在你說的話上,慢慢的使用不同的演講思維去吸引並影響聽眾的注意力。所有的技巧都代替不了內容和思想本身,思想的價值,永遠凌駕於所有的技巧之上。後續一一跟大家分享!


1.學會面對緊張。緊張這件事在很多同學人前說話的時候,都會潛意識作用覺得會壞事,會搗亂,甚至會毀掉你的演講。但請你不要忘了,任何一個正常的人,在面對這樣的狀況下都會產生緊張的情緒。所以我第一個建議是告訴你,學會習慣面對緊張感。

2.學會用練習克服緊張。我不止一次回答類似問題的時候說,演講是一件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大量的練習,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體態,用錄音去傾聽自己的語氣語調,你的進步肉眼可見。

3.演講內容上要足夠自信,自信到你藐視緊張感。你要對自己的內容充分自信,甚至要有一種「我只要通順的把我的內容講給大家聽,我就已經無敵」的感覺,這個需要一定的文稿水準和臉皮厚度,抱著一種「我是來給各位同學上一課」的心態來演講,或許你能做的更好。

4.學會利用緊張感。不吹牛逼的說,有時候參加演講比賽我會試著讓自己緊張起來,因為緊張對我而言可能會讓我超常發揮。緊張在給你帶來緊繃感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興奮,我們要做的是抓住這種興奮,提高自己的狀態。新手不建議這麼學。


演講緊張很多人都遇到過,這大多出於心理因素,或者準備不足,心中無底;或者顧慮較多,怕這憂那;或者面臨師長,或聽眾甚眾,不一而足。

如果對所講內容缺少準備,那根本就別講,改日再講,先考慮成熟吧。

可明明花足功夫,甚至一字一句都書面準備好,暗自背誦也背了多遍,卻臨講時緊張了起來,其實準備過細,想逐字逐句將書面準備轉換為演講,反倒被拘束,不如事前擬訂提綱數條,理順邏輯關係,穿插事例數個,也就罷了。

以上兩條權作"有我"之想,待上講臺後,便需作"無我"之想,忘掉多慮之一切,管他聽講者眼光都射向你,管他前輩師長,甚至"閻王老子"在場,放鬆自我,並為自己打氣:"我定能講好!"

如此這般,你試試看,或許能行。

以前採訪過一位著名滑稽藝術大師,問:"如何才能登臺不緊張?"他答:"我年輕時也容易緊張,後漸漸磨出了膽量,上臺前就自語:我就是行!我是最好的!"

謝邀,僅供參考。


緊張和興奮,就是硬幣的兩面,對於有一定經驗的演講者和精於此道的高手,適當保留一點不確定感,會讓你在講臺上更加興奮,更加投入。緊張的時候讓自己利用緊張的情緒變得反應更快,甚至故意讓自己緊張起來。當然,這個知易行難,需要你自己長時間的揣摩和練習。

分享給你克服緊張的8個小竅門

「克緊八式」

1. 提前30分鐘到場,熟悉環境、場地、設備、流程。

2. 和現場觀眾聊天,瞭解他們是誰,從哪裡來,有什麼期待。

3. 與親朋好友通個電話,聊聊今天演講這件事。

4. 進入「對話模式」,別一個人藏在角落裡悶頭看ppt、背稿。

5. 上臺前可以喝一杯紅酒,生理放鬆,消除應激機制。

6. 提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在腦海中預演整個演講。

7. 準備演講過程中,至少完成一次錄音或者錄像。

8. 有條件的話,提前到現場預講一遍,並錄像。


講一個我的故事:

大學畢業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程序員,每天都面對電腦,不與人溝通。當時的我很自卑和內向,更別說上臺演講了,在公司裏也沒有什麼話語權,每一天都過得毫無朝氣,按部就班,沒有目標。

當時的我想改變自己,並不想一直這麼下去,有一天我鼓足勇氣報了一個演講班。到那一看,連老師加同學一共才3個人,但是就是面對這3個人,我依然緊張得大腦一片空白,雙腳不停地發抖,手心不停地冒汗,一分鐘不到我就灰溜溜地逃下了舞臺。當時心裡特別失望,心想我根本不適合上臺演講。就在我將要離開教室的那一刻,老師叫住了我,對我說:「沒事的,第一次緊張很正常,只要你堅持上臺,會越來越好!」聽了老師鼓勵,我又燃起了希望,於是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稿子背得滾瓜爛熟,每週都去演講班上臺練習,當我第10次上臺的時候發現我不太緊張了;當我第50次的上臺時候,我發現我可以加一些肢體動作了;當我100次的時候,我發現我在舞臺上有點遊刃有餘了。

後來,我拿著練的稿子去參加單位演講比賽,沒想到我居然得了第一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之後,單位裏的各種活動主持和演講都會找我,我也告別了默默無聞,慢慢地開始嶄露頭角。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準備和大量練習。

那麼,在演講正式上臺前,也可以做一些準備:

生理療法

我經過10年的演講和主持的經歷之後,我上舞臺次數應該已經有萬次了。但是當我踏上舞臺的那一刻,還是會有一些緊張,可以說沒有人上臺是完全不緊張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身體的放鬆練習可以去緩解上臺緊張或者更從容去面對那份緊張。

肢體緩解:上臺之前,做一些深呼吸,打哈欠,抖抖手,抖抖腳,盡量讓身體處於一種放鬆舒服的狀態。

口部緩解:做一些口部操,放鬆一下脣飢、舌頭、顴飢,聲音高低起伏放鬆練習。

食物緩解 :喝一些水,潤潤嗓子(注意不能喝太多),喫一點巧克力(甜食),有助於補充體力,緩解壓力。

積極的心理暗示

很多時候,演講者緊張往往是因為害怕自己講的不好,害怕觀眾不喜歡自己的演講。演講者在上臺前要改變這種思維,給自己大腦中一些積極的暗示:我很棒,我講的很好,我的演講是來給大家送禮物的,不管別人怎麼想,我會把我最好的思想分享給大家。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會給演講者的潛意識中樹立自信。當來到舞臺,展示微笑,用自信的目光和大家接觸,多用眼神去接觸那些對你也報以微笑的觀眾,因為他們可能已經成為了你的粉絲。如果看到一些愁眉不展的觀眾,想像一下他可能正在經歷一些不愉快的事(比如失戀了,失業了,手機丟了,),而那些事與你無關,並不是因為你的演講。所以用積極陽光的心態去面對上臺演講,你會收穫粉絲和自信。

學會這三招,並且經常性不斷去練習,相信有朝一日你就是舞臺上的王者。

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魯佳演說,裡面很多演講乾貨,歡迎來一起交流和成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