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廷

  從校服到婚紗,從情書到誓言,這樣的校園戀情彌足珍貴。

  而在婚禮上,那封當年被沒收的情書又被老師“物歸原主”,這樣的證婚環節,更讓不少網友表示“實名羨慕”。

  近日,在一場婚禮現場上,一位高中老師把多年前沒收的情書還給了結婚的學生。老師稱,本想高中畢業時返還,但錯過了,保存多年後終於可以在兩人結婚時作爲特別的禮物送給新人。不少網友看到後稱:“老師太暖了!這纔是真正的時光慢遞。”

  一封遲到的情書,承載着校園戀情的青澀和懵懂,也承載着老師對學生的體諒和關愛。任時光飛逝,它化成青春的剪影,也勾勒出教育的溫情。

  對待早戀的學生,老師可能有很多種處理方式,而哪種最合適,恐怕是擺在每一個教育者面前的難題,也是體現教育理念差異的所在。

  有的老師可能把情書當場撕掉,或者當着其他同學的面朗讀;有的老師可能會減少男女生接觸的機會,將他們調離同桌座位,禁止他們在校園內並肩而行;有的老師可能會把家長叫來一起做思想工作,灌輸男女交往“浪費感情,害人害己”的思想,或者勸說學生“將眼光放長遠,未來還會遇見更好的人”……

  但也有的老師,選擇進行剛性約束的同時,做柔性處理;“嚴防死守”的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一點個人空間;不是粗暴的一刀切,而是爲青春記憶留一個念想。

  其實,出現懵懂的感情,是年齡和身體發育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現象。現實中,也不乏從青梅竹馬發展爲人生伴侶的情況。因此對愛情萌芽時期的青少年進行合理的心理引導,培養他們正確的愛情觀,恐怕更是考驗老師教育智慧的重要方面。

  因爲在如何處理學生早戀這件事上,教師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以參考,沒有標準的方法能夠遵循,它折射的是教育者本身的教育觀和人生觀,體現的是對學生的責任、尊重、呵護和愛,給予學生的是與傳道授業同樣寶貴的人生體驗。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或許多年後,我們學過的數學公式,都還給了老師;但有心的老師,卻將“情書”連同那個模糊褪色的青春還給了我們。

  老師,不妨也做個青春慢遞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