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政策轉向,但是美聯儲政策轉向到降息寬鬆,尚有距離。那麼現階段,中國和國外依然存在一定的利差。也就是說,按道理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利率要略微高一點,但是由於美聯儲之前加息,我們沒有跟隨,那麼利率上看我們反而低於美國(中國國債一年期利率如今2.415%,美國2.426%,而國債利率一般認爲是一個國家的無風險利率)。如果我們降低利率,而美聯儲不變化,我們國債利率將進一步利率下調,這樣部分資本追求利差就會去美國套利。實體經濟會在短期內獲得明顯的支撐,外資在流入。但是這種支撐和流入的時間和空間要珍惜,當鼓點開始越來越急促的時候,我們也要知道演出已經進入高潮,而高潮的到來,也意味着我們距離演出結束,越來越近了。央行的工具,就是爲了演出高潮之後的緩衝,不讓演出結束的過於突兀而準備的。換句話說,不能輕易的祭出法寶。

  短時間內降息可能性不大,國內就當前利率來講,降息空間有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要在經濟出現下行跡象時候,而且目前市場流動性尚可,不需要降息以待。貨幣政策配合財政降稅減費,MLF,TMLF,永續債各種金融工具配合,緩解市場壓力。增加市場對經濟平穩運行信心,資本市場情緒繼續提振,可能推遲降準的時間點,但是二季度經濟壓力很大,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可能越過基礎貨幣操作,而更多對銀行的資產端進行定向支持,由此前的TMLF和永續債可見一斑,後期可能信用寬鬆成爲主流。近5000億永續債即將發行,後續地方債發行規模也會增加。美聯儲暫緩加息,對全球新興市場壓力有所緩解,意味着新興國家貨幣有更多的操作空間,但是全球經濟放緩大勢所趨,國內也下調2019年GDP增速,後期寬鬆不會太遠。

  用降準的方式對衝基礎貨幣缺口可能仍是央行的最優選擇,究竟是先降0.5%以觀後效,還是直接降1%一勞永逸則都有可能,區別只是在對MLF的置換量不同上,最終帶來資金淨投放規模並無顯著差異,央行可根據3月份金融數據的情況選擇4月降準信號的強弱,但在4月17日MLF到期前降準仍是大概率事件。國金證券認爲,從內部來看,當前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貨幣政策依然需要保持邊際寬鬆,未來政策重心將從化解企業融資難轉向融資貴問題。預計年內再降準2-3次基礎上,降息概率上升,以避免實際利率被動走高制約融資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