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嶽麓山不好玩,或者不好看,五A景區也是徒有虛名,因為大部分人到嶽麓山遊玩,就是為了爬爬山鍛煉鍛煉身體,大多時候都是走大路的,所以就錯過了很多好看的景點。另外嶽麓山被評為5A景區,也並非是因為嶽麓山的景色特別美,而是有著其歷史文化原因的。

十年前來到長沙讀大學(湖師大),那時候嶽麓山是收門票的,第一次爬嶽麓山是我們宿舍九個人跟會計班一個宿舍的女生聯誼一起去的,由於都對嶽麓山不熟,每走一條小道都有工作人員攔路收門票,每次讓我們買學生票都繞道繼續走小路,後來我們上了山頂,可還是被工作人員逮著了,收了每人15元的門票。

後來有經驗了,每次為了上嶽麓山都選擇下班後抄小路去,因為那時候即使下班了,晚上九點之前大門也還是有人收門票的,所以我們還是隻能走小路進去。記得大一第下學期,我們宿舍的人連續一週晚上都在爬嶽麓山,感覺每爬一次嶽麓山就能賺30塊一樣,其實,那只是為了打發我們無聊的時間罷了!嶽麓山有七個景值得遊玩

一、穿石坡湖

穿石坡湖位於嶽麓山半山腰之上,是嶽麓山東南幽谷中的自然景觀,此處林壑清幽,巨石橫亙,山澗清溪自雲麓峯經穿石坡直下山腳的楓林村,終年不竭,尤以溪流穿越巨石而過,嘆為觀止。

二、麓山沁園

前年長沙遊拍的嶽麓山瀑布照片,報道的瀑布拍攝位置就是在麓山沁園,這裡火了一段時間,現在這裡已經改叫「能量谷」了,裡面的景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名字變了,具體是用來做什麼還未知,工作人員也不願透露, 之前被曝光這裡日消費過萬。當然,這裡是免費對外開放的,進去遊玩拍照夏日乘涼都是不錯的好地方。

沿著愛晚亭斜對面(洗手間後面)的馬路直走400米左右可到目的地。

三、古麓山寺

麓山寺坐落在嶽麓山的古樹叢中,是湖南省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始建於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為麓山寺。該寺左臨清風峽,右飲白鶴泉,前瞰赫曦丹楓、長島湘流,後倚禹碑風雲、深壑林海。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譽,現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該寺創建1700多年來,曾六度毀於戰火。1944年毀於日軍,今僅存山門和藏經閣。殿堂現已修復,殿內千手觀音莊嚴慈祥。寺由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齋堂等主要建築組成。山門作牌樓式,額書「古麓山寺」,藏經閣又名觀音閣,閣前有古羅漢松二株,傳為六朝所植,又名六朝松,成為麓山寺悠久歷史的活見證。

四、麓山瀑布

嚴格的說,這裡僅供攝影愛好者遊玩採風的,因為我們的肉眼看到的並不是這樣的,照片是經過相機長曝後拍攝而成,同時瀑布也並沒有照片上的那麼壯觀,最長的瀑布也就四五米高。而且還是限時供應,得暴雨或者連續下幾天的大雨後才能在嶽麓山看到瀑布。

小編在微博曬了幾張嶽麓山瀑布照片後,近百家媒體網站相繼報道嶽麓山瀑布

瀑布主要在愛晚亭清楓峽附近、麓山沁園(現名「能量谷」)及沿著門口上山路邊的小溪、再就是沿著湖南師大嶽王亭後面的小溪一直走可以看到好幾處小瀑布。

五、麓山茶園

茶園位置比較偏,很多朋友可能都還不知道在哪裡,茶園位於穿石坡湖走廊尾處,走完走廊有條類似上山的小路, 沿著小路走100米可以看到茶廠及幾間老房子,從房子的左邊門口進去,穿過房子走200米左右就能看到茶園了。老房子門口有狗,鎖著的,有時候會叫,經過時得注意下。

茶園種植面積具體多大小編忘記問了,大概有五六十畝的左右,喜歡拍照 的朋友可以在這裡採風、拍人像,這裡平時基本沒人,很安靜。

六、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古代漢族書院建築,屬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嶽麓山風景區嶽麓山東面山下。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羣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剛來長沙讀書的時候就聽說湖大的學生上嶽麓山不要門票,進嶽麓書院也不要門票。上面的照片都是在書院外面拍的,所以至今為止小編都沒進過書院裡面, 門票太貴買不起啊(由20漲到了50)。進去過的朋友說裡面還是很不錯值得一去的,不然說真心話小編真不想把這裡寫進來,土豪請隨意!

七、桃子湖

由昔日長沙第二都市繁華街——墮落街演變而成今日的桃子湖公園,是師大、湖大兩所學校學生散步遊玩的好去處,也是遊客上嶽麓山必經之地,夏天在這裡釣龍蝦、釣魚、賞荷都是不錯的。對:湖邊還有很多的田螺!

一年四季各有千秋,有的人怕冷,所以夏天出門遊玩,有的人怕熱,所以天涼的時候出門遊玩,而嶽麓山每個季節也有它不一樣的美。馬上冬天了,先帶你看看嶽麓山冬天的美!

冬天的嶽麓山

照片拍攝於2016年2月1號,連續下了2天的雪。城區內下了雪後融化的快,基本看不到白的,很多人說長沙的雪都下到了朋友圈,因為長沙人太熱情了雪還沒到地上就被融化了,其實上山就能看到雪啦!

嶽麓山的霧凇

如果當日天氣預報為-1°甚至更低,當天就算沒有下雪,而嶽麓山頂也是能看到霧凇的,因為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就會降低0.5°——1°,嶽麓山海拔為300米,那麼到山頂的氣溫就是-2到-3度了,這樣的氣溫能沒有霧凇嗎? 同樣的道理,如果同樣的天氣選擇去遠一點海拔更高的黑麋峯、大圍山那霧凇肯定更好看!

嶽麓山的秋天

10月中旬野柿子、鬼爪子、酸棗、毛栗子都熟了, 野柿子主要分佈在炮臺下坡300米往左處;鬼爪子主要在中南大學圖書館門口、湖南師大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後面、湖南大學附屬中學體育場後面、湖南師範大學嶽王亭上山的路西南角600米左右; 酸棗樹較多,只要不走大路,走嶽麓山的小路,基本隨處可見;毛栗子走黨校上山的路一路都是。

每年11月雲麓宮門口的銀杏、以及南泥灣的菊花展

嶽麓山的夏天

釣龍蝦

這就是打水的地方蘭圃拱橋下面的小水池裡(也就是麓山沁園附近),這裡的蝦很嫩且不臟,小編每年5月都要去釣幾次,每年也基本都是小編第一個人去釣蝦,然後每次一釣,就會接連著圍上一羣人釣,上至七八十歲嗲嗲娭毑、下至六七歲小弟弟小妹妹。遺憾的是今年5月1號小編去釣的時候得知在4月30號就被一羣人釣了好幾斤回去了,不過龍蝦的繁殖能力很強的,現在又去的話應該又有了。

打山泉水

留意的人,應該經常能看到在愛晚亭附近有人提著大大小小的桶子裝滿了水或者提著空桶子去打水的路上 。一來山上的泉水要比自來水甜, 二來打水也可以鍛煉身體,很多人都是從河東搭車或者開車過來特意打水噢。 嶽麓山有五處泉水被取樣檢查為合格的,分別是嶽麓山清風泉上棧道、蟒蛇洞、蘭圃拱橋處、七十三軍墓附近、白鶴泉

夜爬麓山、煮茶

有人說夏天太曬都不敢出門了,好吧!既然怕曬,那晚上總不至於還曬吧?而且山頂有風非常的涼快。每到夏天,長沙很多圈子都有組織夜爬嶽麓山。山頂吹吹晚風,在蟒蛇洞旁泡泡茶、磕磕瓜子、聊聊家常、玩玩遊戲,這樣的夏天夜晚也是很愜意的 。

山頂看夕陽、煙花、夜景

之所以選擇夏天推薦這些,是因為這幾年長沙的空氣質量也就夏天好些,不管是在山頂看煙花還是看夕陽晚霞夜景都是不錯的。

嶽麓山春天

湖大賞瓊花、蘭花

在東方紅廣場的北側湖南大學圖書館後花園邊,每年的3月底到4月中旬盛開著一排瓊花,關注這種花的人很少,每次小編去拍照的時候沒幾個人拍,有的也基本都是湖大在校學生,可能是因為太隱蔽了吧,可是這花也還是蠻好看的啊!

在湖南大學籃球場過馬路東邊、土木工程學院對面也是在瓊花盛開的時候,這裡有一片鳶尾蘭盛開著,因為在路邊,遊客都能看到,還是吸引著不少遊客的。

扯竹筍

去年扯筍子的時候,長沙攝影外拍羣有個羣員告訴小編說她在山上扯筍子,被工作人員說了,那筍子是在景區裏,聽到後被小編笑話了,說自己是農村人,有的筍子是不能喫的。嶽麓山那麼大不是所有的竹子都是都是人工種植的,其實有時候把筍子扯了就跟在地裏拔草一樣,有些地方的筍子扯了反而是好事,在麓山寺門口往北走大概150米有一處竹筍密集處,小編經常在那裡扯筍子 。

採靈芝、蘑菇

靈芝又稱林中靈、瓊珍(學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體。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眩暈不眠、心悸氣短、神經衰弱、虛勞咳喘,延年益壽的功效。

由於長沙的氣候等因素影響,嶽麓山的靈芝壽命時間也就維持在半年左右,從4月到11月,進入冬天就要變壞了(這是從2012年到2015年這三年在嶽麓山採靈芝所總結的經驗)

瀟湘晨報採訪了小編後又問了嶽麓山管理處的工作人員, 當時還想讓小編帶他們找靈芝,小編以工作忙沒時間給搪塞過去了。靈芝有100多種,確實如嶽麓山管理處工作人員所說的一樣,如果是木芝的話是沒有多大的藥性的,而嶽麓山也確實木芝為多,但小編找到的靈芝基本都是赤芝、紫芝。

靈芝主要集中在麓山沁園後面的山腰上,靈芝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地方。去找靈芝的朋友記得穿長褲帶長衣防止蛇咬。

摘枇杷

在桃子湖後面的那座山——鳳凰山,從湖南大學老籃球場旁上去150米左右,路邊右側有一棵枇杷樹;其次就是湖南師大嶽王亭,沿著小溪一直走,走到打水的地方再繼續沿著小溪走200米左右可以看到三棵琵琶樹。樹都在林子裡面,沒有路,平時基本沒有人走,要去摘枇杷的朋友記得喊上幾個小夥伴,好有個照應。

以上回答內容由長沙遊原創寫作,圖片也是獨家拍攝分享,禁止其它媒體報社盜圖去水印侵權必究,如需轉載、刊登請聯繫獲得授權。本平臺已加入「維權騎士」的版權保護計劃!圖片均有版權保護,切勿轉載商用,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如果你喜歡長沙,喜歡遊玩,歡迎關注長沙遊,一起了解長沙、發現長沙、分享長沙美!

嶽麓山並不高,海拔才三百多米。風景雖然秀麗,卻也不見得如何之出眾。但它卻被稱為「大麓」,我也認為當之無愧。這是一座內涵浩大的山。山腳嶽麓書院名列吾國四大書院,山腰有麓山寺乃漢魏古剎,山頂有雲麓宮系道教名觀,可謂納儒、佛、道於一體,且各安然。這是一座胸懷博大的山。山中安臥著許多民國的仁人志士,他們生前或許陣營不同,政見有異,嶽麓山卻一律給予他們身後的寧靜。山不在高,有容乃大。這是一座有情懷的山,而且,氤氳著一種自然與人文交融無礙的氣息。這種情懷,這種氣息,方是其深遠魅力之核心。

我一個人來到嶽麓山,我是專程來聽嶽麓山的雨聲的。這之前,長沙城下了幾天的暴雨,湘江河水狂漲,洪水饕餮,這時的雨水已不再是潤物的珍雨,反成窮虐之勢。我平生無任何嗜好,偏好聽雨,但又不為淫雨所累,更不願雨水成為累贅,因此,到嶽麓山聽雨,是我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站在山上往東邊山下望去,臥著一片古香古色的房子,這就是「納於大麓,藏之名山」的嶽麓書院。其實,當你來到嶽麓書院門前,是看不到裡面縱橫交錯的建築的,只有大樹掩映下的一扇大門和一堵高高的牆,正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八個大字格外醒目。這座創建於公元976年,在全球第二老資格,沉澱著千年文化夢的古老書院,既不像現代高樓那樣華麗,也不是鄉下籬笆柵欄那樣簡單,而是厚重又樸實,低調又高雅,整個建築風格包含了濃厚的中國藝術氣息。從書院走過,會有一種磁場般的力量吸引著你,這裡的每片瓦、每塊磚、每顆石粒都有一種透徹心靈的書香。  嶽麓書院無疑是嶽麓山的魂,是他,讓一脈普通的山峯有了精氣神。嶽麓書院乃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的盛景猶在眼前。依山而建的湖南大學等多所學府書聲琅琅,人才雲集,讓「惟楚有才,於斯為盛」不是一句虛言。 拾級而上,分佈於山腰的黃興、蔡鍔等國葬墓地,安息眾多名重青史的近代英雄之靈。散見於各處的碑文,留住毛澤東、蔡和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家侯」的萬丈豪情,積聚青春不老之「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人文底蘊。氣概森然,是英雄之氣,精神矍鑠,乃民族之神。   嶽麓山上羅漢松、銀杏密集,香樟、楓慄並立,虯枝蒼勁。掩映其中,有一座別緻的亭子,叫「愛晚亭」,是清朝乾隆年間建造的。亭子由四根硃紅色圓柱子支撐,外圍是四根花崗石方柱。 千百年來,長沙、嶽麓山、愛晚亭和紅楓樹在朗朗的書聲裏和沉重的鉛字中薪火傳承。古往今來,嶽麓山風光令世人仰慕不已,令天下文人騷客激情飛揚。而今,我等攝影人頻頻舉起現代化的「新式武器」——單反相機和智能手機,按動快門獲取精彩瞬間,不亦快哉!  長沙有幸,留住了萬木蔥籠的嶽麓山,延續了千年學府的興盛。文化底蘊深厚的嶽麓山,千萬次聚焦在捕「楓」捉影的鏡頭裡,千萬次感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我在嶽麓山腳下求學四年,談談我對嶽麓山的看法。嶽麓山能被評為5A景區,靠的不是自然風景,而是文化,是歷史。當就風景而言,嶽麓山一般般,一座山,沒有奇石,也不險峻,並且不高。但是,這裡有千年書院——嶽麓書院,有赫赫有名的愛晚亭,並且,嶽麓山青山埋忠骨,上面有大量烈士墓,包括蔡鍔墓、黃興墓等。每次爬嶽麓山,都能感受到這座山的文化,感覺自己在與歷史對話。求學時,我喜歡抱一本書,在山上野讀,或躺在赫石破上,坐在愛晚亭裏,讓清風吹拂,渴了就喝一口山泉。畢業後來了廣州十多年,做起媒體人,去過國內外景點無數,但嶽麓山那種狀態,再也找不回了。


嶽麓山除了風景秀麗外,最值得看的是愛國的仁人志士的墓地,我軍開國大將肖勁光之碑,民國先驅黃興蔡鍔等幾十位先輩們的墓園,抗日戰爭長沙保衛戰的遺跡等等,訴說著百年來中國人民可歌可泣的輝煌歷史。可惜最值得大書一筆的英雄史詩卻沒有被管理者和觀景者所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