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是一個地區能否獲得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一般情況下,修建難度也不大,但是中國山區較多,不僅爲修路增加了很大難度,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因爲一般山上都會有森林覆蓋,開山修路必然需要砍伐森林。但是湖北一條公路爲避免開山建在水上,成本多花200萬,卻意外成爲景點。

  古昭公路是一條連接古夫鎮和昭君大橋的水上公路,因爲附近地勢複雜,幾乎沒有平坦的地方方便修路。所以一開始工作人員是準備採用比較傳統的盤山公路的方式建造,但是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山上建造一條公路,會對森林造成很大破壞。經過多方討論,最終決定在水上修建古昭公路。

  因爲部分路段繞過了最近距離,有長達4公里的路段建在香溪水中,所以最終的投資成本比預算高了200多萬,但是對環境的保護價值卻遠遠不止這些。而且作爲第一條爲山林讓路的公路,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目光,在這裏不僅能看到獨特的水上公路,而且周邊景色在當地人的保護下,也非常具有旅遊價值。

  可能會有人好奇,建在水上的路爲什麼不叫做大橋呢?因爲這條公路並不是爲了連接河水兩岸的溝通而建造,所以不存在跨越河流這一概念。而且橋樑和公路的外觀也有所不同,橋樑上方一般會有懸索或者拱形建築,基本上都有固定和承重的作用,但是古昭公路的路面上幾乎沒有任何建築。

  爲了保護環境可以多花200多萬,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比較新鮮的事情,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當地的整體環境質量比較高,再加上這樣條公路,很多遊客都會來這裏體驗一番自駕遊的感覺,在遊客的帶動下,多花的成本很快就可以收回,你喜歡這條因爲意外成爲景點的公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