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咸豐駕崩後,竭力扶持慈禧垂簾的正是咸豐之弟恭親王奕訢。待慈禧穩坐深宮論功行賞時,奕訢也一躍成爲大清總管,掌持軍機處、內務府、宗人府,一時間呼風喚雨煊赫之勢無人能比。但彼時受慈禧倚重的親王,並非只有奕訢,還有奕訢之弟奕譞。奕譞是道光第7子,在咸豐年間僅爲郡王,後因佐助慈禧有功,成爲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相較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更爲受慈禧信任,因爲奕譞的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一母同胞的姊妹,這一姻親爲奕譞的崛起埋下伏筆。同治十三年,19歲的載淳早逝,身後未有子嗣,慈禧顧不得傷懷,立即馬不停蹄召諸位宗室貴胄“擇賢而立”,最終她力排衆議,選定了自己的侄兒兼外甥載湉爲嗣君,是爲光緒,光緒正是奕譞與婉貞的兒子。

  消息傳來,婉貞頓覺天崩地裂,遂大病一場,而奕譞遊走慈禧左右十餘年,對其手段瞭解至深,故亦是憂心忡忡,不知所措,但慈禧懿旨已下,光緒被八擡大轎請進深宮。霎時間,奕譞竟然成了君王之父,顯赫卻也險要,洞察其中利害的奕譞在光緒元年上摺子懇請告老歸府,未成。奕譞越是謙恭退讓,慈禧就越是欣賞,屢屢厚賜。

  光緒十年,恭親王奕訢被踢出軍機處,大清管家的擔子落在了奕譞肩上,彼時其子載淳爲君,而奕譞爲大清總管,父子二人一內一外,將江山社稷握在手中。常言道人心隔肚皮,慈禧雖無才能,卻是揣測人心的好手,光緒年幼不足爲患,但奕譞肚皮裏是忠心還是禍心,卻拿捏不準,故而設法試探。

  光緒十二年,奕譞掌持水師衙門,遣李鴻章於北洋修築船塢炮臺,水師展開訓練,就在北洋水師漸成威儀之時,慈禧突然下令命奕譞前往檢閱,並且特別破例賞賜他一副杏黃大轎子,命李蓮英親自呈送。此杏黃大轎屬於皇家御用,除了皇帝、太子以外,無人能乘坐,慈禧能賞賜奕譞如此座駕,足見榮耀隆盛。

  若是旁人,必然要乘坐此大轎前往水師檢閱,方能彰顯君王之父的威儀。然而奕譞見到這一份大禮後,卻臉色大變,徑直匍匐在地,嚎哭着受用不起。奕譞爲何如此反應?這是因爲他一旦堂而皇之的受用此僭越的大轎,就意味着他有更進一步的野心,而慈禧斷然不能容他。如此帶着重重殺機的賞賜,令奕譞背心發涼。

  這份厚禮,終究被擡往了醇王府,奕譞將其擺在正房,每逢初一十五都在大轎前焚香叩拜,誦唸慈禧的恩情,慈禧聞聽後十分滿意。由此可見,奕譞這個皇帝的生父,亦如其子光緒一樣,被慈禧太后死死的掌握,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一疏忽,就可能招惹殺身之禍。奕譞因此備受煎熬,焦慮過度,身體每況愈下,不幾年就一命嗚呼了。

相关文章